空姐搭乘滴滴被害:媒体真的应该多宣传天网摄像头的威慑力

我认为现在媒体们真正能做的,在于要多多宣传如今天网和摄像头的威力。

因为单就事件的避免来看,其实很多人的呼吁都没什么建设性。翻来覆去都是老生常谈的女生们要注意安全,滴滴要加强监护等言论。

本质上,都是牺牲了被害者的便利性换安全性的方法,但不论滴滴还是出事的女生,都并非犯罪案件的发起者,养兵千日易,防贼千日难。

被害者不应该为犯罪者的罪行买单。

我的建议是,媒体们多多宣传现在的天网摄像头系统,多发一些“出事三小时,犯罪者落网”“天网大数据,罪犯无处逃”的报道。告诉潜在犯罪者,这个时代,你犯了事,跑不了。

核心是威慑潜在犯罪者。因为大多数犯罪者,本身并非穷凶极恶的罪犯,临时起意占多数,所以强有力的威慑教育,其实是非常有效的。

事实上这样的措施,已经有不少地方在实行,比如:

南京,当行人在红灯时穿越马路

这时就会听见紧急刹车声

接着路边的大屏幕就会拍下闯红灯行人的照片,让你上大屏幕接受批评

深圳也有类似的

上海更先进,还能人脸匹配

如果你闯了红灯成了“网红”,

警察蜀黍会通过电话或书面告知,

这时候你就要去交警部门接受处理了。

很多人说这有什么用?

其实他们根本不懂,合理有效宣传的正面意义

实际上,有用,非常有用,在多个报道中都有显示,除开贩毒,大部分犯罪事件,临时起意犯罪。占大多数。例子:1245件未成年人犯罪案大多是临时起意

这样的宣传,可以最最直接了当的告诉所有人,现在的摄像头很厉害,天网很厉害,人脸识别很厉害,你犯了错保证全都给你记得。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样虚无缥缈的道德自律,变为实实在在可以直接看见的技术威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