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有一些從銀行辭職的人,現在銀行工作是不行了嗎?

不負如來wqs


很多小夥伴對銀行的認識都停留在待遇好、福利高,又有面子,這樣的一種職業上。

但是就是這樣的職業,卻有越來越多的相繼辭職離開,這是為什麼?

第一,銀行的盈利越來越困難。

從傳統靠存款、貸款的利率差,到後來找到資管業務做為新的贏利點,到資管變嚴、去扛杆化。在整個國家經濟寒冬期,銀行的生存就更困難了。

作為一個高利潤的行業,它的利潤正在被互聯網金融、消費金融、影子銀行等慢慢吞噬,銀行最光輝的時候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也可以說,整個金融業的日子都不如以前那麼好過了,不再是躺著就掙錢了。

第二,銀行的工作環境複雜,壓力大。

在銀行工作過的小夥伴都知道,多數銀行職員都是有存貸款業績壓力的。而且加班熬夜也都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在銀行裡,工作環境並不單純,人際關係更是複雜,升職加薪都是需要拉項目、拉關係。

第三,銀行的崗位競爭大。

銀行的業績考核非常嚴格,稍不努力獎金就可能泡湯,現在銀行有很多職位都逐漸被IT技術人員和人工智能取代,所以不少職位都被邊緣化了,沒有太多上升空間和發展潛力了,與其如此,還不如趁年輕趕快離開,另謀高就。

所以,通過考取公務員、升學、跳槽等方式,尋找個人其他的發展空間是一件好事。

任何一個職業都不可能一枝獨秀,也不可能永遠高薪,有競爭、有壓力,才有發展。


家族財富高級研究員:金鐮刀


家族財富密碼


傳說中的“金飯碗”“鐵飯碗”快要保不住了,現在有大量人員從銀行離職,到底是什麼原因了?

隨著互聯網金融以及第三方支付的快速發展,銀行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很多地方的銀行網點面臨倒閉的情況,很多銀行工作人員面臨失業的情況。此外,手機銀行以及ATM機甚至無人銀行的出現,都預示著銀行不需要那麼多的人,因此還在銀行的人會面臨較大的工作壓力,一部小心你的崗位就被替代了。

雖然近些年來,銀行發展比較困難,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銀行的工資收入還是可觀的,因此很多大學生就業還是會選擇銀行。身邊有一些從銀行辭職的人只能說或許找到了更好的去處,所以並不能說明銀行的工作不行了。

銀行自身也在不斷髮展和進步,希望未來的銀行更多是一種“服務”,而不僅是“場所”。未來你會想在銀行工作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想法吧。


環球老虎財經


本人從事人力資源行業十多年,回答這個問題還是比較有權威的。

一句話:不是銀行不行了,而是現在銀行用工套路深

怎麼理解這句話呢,我們來看看銀行現在的用工形式:

現在銀行用工無非三種形式:

1、正式合同工:這一種通常是主任級別以上或者是有一些關係的,這一種就不提了,福利什麼的肯定好。

2、派遣員工:現在銀行的一線櫃員,基本採用的就是這種方式,派遣是什麼意思呢,簡單的說就是,你並非是銀行的員工,你是銀行合作的某家人力資源公司的員工,你只是被人力資源公司派遣到銀行上班。這一種員工就是起的比雞早,睡的比狗晚,沒日沒夜的幹,還掙不到錢。

3、外包員工:銀行的保安、客服,基本採用了這種方式,和派遣有相同之處,外包的意思就是,銀行以項目的形式把這個崗位直接打包了給人力資源公司,你工資的發放,發放多少,都是 力資源公司說了算,如果人力資源公司正規,那麼基本的福利你可能還可以享受否則,你就真的只有基本工資了。


01HR


我來替我老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我老婆是在縣城裡一家銀行工作的,我感覺到除了五險一金以及工資不拖欠以外,她們工作真的很辛苦。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1、銀行朝九晚五那都是騙人的,那是他們辦業務的時間,其實在銀行上班的人員都是需要提前到銀行接箱子,然後做一下當天的準備工作,每天早上需要開會,有的銀行還會要求做早操。由於我家距離她單位遠點,我老婆每天都是六點半起床,七點就出門走了。晚上五點開始停止辦業務,然後算當天的賬,等一切弄好了,還要在銀行等保安公司來拿走保險櫃,通常她到家早點的話是快七點,晚的話會在八點多。2、每天生活在監控下面,一舉一動別人都盡收眼底。不準玩手機和玩電腦,也不準跟同事說說笑笑,用他們的話說每天跟探監一樣。還要天天對客戶以微笑,遇到有的難纏的客戶是特別累,你還不能發脾氣。3、領導給的都有存款任務,讓員工來完成,跟銷售差不多,每月都會有很多的目標要完成。4、工作的時候精神高度集中,不敢出錯,甚至有時候辦錯業務了還要扣工資。5、每個月都會組織好多運營會等東西需要參加,佔用的都是晚上下班時間。義務加班的,沒有加班費。6、有時候需要下鄉宣傳,拉存款業務。離開銀行所在區域時要提前讓領導批准。7、每天接觸人民幣,錢上有很多細菌。再加上整天在裡面待著,通風也不好,不見太陽,人的體質弱。8、法定節假日什麼的就別想正常休息,陪家人過節的時間太少了,就拿今年過年的例子來說,我跟老婆就沒能陪父母吃一頓午飯。大過年的時候他們還要工作。9、銀行雖然天天跟錢打交道,但是工資卻不是那麼高,不過倒是從來不欠工資。以上主要是在銀行工作的壞處吧,有好幾次老婆都想辭職,我都勸她說其實幹什麼工作都不容易。最起碼他的工資還差不多,不拖欠工資,社保齊全,福利還說的過去。不過有時候看她天天起早貪黑的那麼累,真的挺心疼她的。只能說做什麼工作都不容易,錢沒有那麼好賺。珍惜我們的每一份工作,努力做好吧!



忘記時間2520


這個問題我能給你最準確的答案,因為我就在一家國有大型銀行上班!這幾年以來我單位已有將近12分之1的辭職,為什麼這麼多人辭職?其實並不是銀行工作不行了!雖然這幾年銀行經營利潤一直在下降,但是還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真正跳出銀行圈的不多!經過與他們深入的溝通,歸根結底原因就兩條:



1.壓力大,工資少

前幾年情況好的時候,大家幹活都一團和氣,但是情況不好,工資一下來,很多人都受不了了。你想想現在以前幹得活少,工資還高,現在幹得多,工資還少,畢竟都是要養家餬口的。這部分離開的人,大部分是跳到其它中小銀行,給的崗位工資都高。舉個例子我單位一個網點的客戶經理,年薪8,9萬,到一個地方性銀行帶團隊一年稅後18萬不帶獎金!



2.不受重視,但是自視甚高

名牌大學研究生最多!這部分群體,有學歷基礎,但是都忍受不了一直在銀行櫃檯辦業務,三年還願意在網點的,基本沒有。但是一個銀行崗位有限,又不能馬上提拔他們,所以時間長了,自然就不幹了。這部分人因為學歷基礎好,大部分都跳出了銀行圈,有去事業單位的,有去證券公司的,有當公務員的,有到基金公司的。

就像馬雲說的,員工不想幹了,原因就兩條,一個是錢沒給到位想,一個是心委屈了!所以銀行員工辭職跟行情有一定影響,但

不是絕對的!


豆芽乾貨


作為一名銀行正式職員,很高興可以與大家一起討論這個問題,讓大家更加了解“銀行人”的工作生活。

圖中的銀行職員,俊男靚女,無論是服裝、姿態、舉止、都讓人看起來十分嚮往。但是在這光鮮亮麗的背後,卻是隊銀行員工在衣著、動作、神態上的標準化要求。由於現在的銀行業競爭更加激烈、客戶對服務體驗的更高層次的要求,因此銀行內部在近幾年更是對員工的服務禮儀制定了嚴苛的標準。

以我行為例,我行對前臺員工制定了“櫃面服務七部曲”與“服務話術五步法”,有站相迎、笑相問、禮貌話術、微笑服務。在高清攝像頭的監控下,假如在抽查時少問了一句話,就會面臨通報批評和罰款的處罰。

其次,投訴制度的不合理。在前臺辦業務,總會遇到不同性格和脾氣的人。當然也會時常碰到難以溝通不太講理的客戶。有少部分客戶會對銀行職員破口大罵,甚至有言語上的侮辱和動手。同時,他們還有極強的“維權”意識,即使不是銀行員工的責任,一個投訴電話便會讓我們有苦說不出。面對各種各樣的客戶,銀行員工只能耐心的解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很多前臺小姑娘經常委屈的哭。

再次,全年不停的各類檢查、考試。銀行裡的檢查與考試,對應的便是我們無休止的加班、學習還有罰款、處分。加班對於銀行工作者而言是常態。超負荷的工作使大部分員工年紀輕輕的患上了頸椎病和腰椎病,十分痛苦。


另外、隨著經濟形勢的發展、科技的飛速進步,人們的選擇更加多樣,傳統銀行的處境更加艱難。而銀行員工的存款任務卻沒有因此而減少。沉重的攬存任務與越來越低的收入讓銀行人的期望越來越低,希望越來越少。


就是這樣一個看似光鮮的行業背後,是銀行人身心的疲憊。因此,銀行工作人員才會越來越多的辭職、改行。同時,我們也希望有更多的朋友理解我們。

歡迎大家的關注與討論,讓我們一同探求銀行裡的小秘密。


財經播報員


還在銀行幹著的基層民工,來回答下這個問題。

一、微信裡一萬科的妹子,在賣融創的房。一問才知上月從萬科辭職,去融創了。請問“身邊有一些從萬科辭職的人,現在萬科是不是不行了?”

二、從銀行辭職,一般有幾個去處:1)國有銀行跳動股份制,股份制跳到城商行,一般有1-2級的晉升才去,或者收入上有一定增幅。2)銀行跳到資管公司、私募公司、p2p公司的比較多。主要考慮是收入上的增長。最近資管,p2p嚴管,錢不好賺,這個趨勢逐漸減少。3)銀行跳到政府融資平臺、國有擔保公司、國有租賃小貸公司。4)其他去向,如拆遷戶銀行員工分到錢,不幹了;小富二代繼承家業去了(如我外甥)等等...

三、許多人認為現在銀行不好乾,請問哪個行業好乾呢?互聯網金融,私企創業,淘寶天貓,還是自媒體做頭條?都不好乾!認為銀行不好乾,那是以前躺在體制內不幹活,都能高收入。現在的銀行,就是一金融企業!拿人錢財替人消災,你得出活啊!

四、每個行業都是金字塔型結構。在銀行幹得好的,首先得接納銀行的文化,工作屬性,其次要適應當下銀行的變革和轉型現實,第三是你自身要什麼、努力後能得到什麼,是否是這家銀行能給的,或者將來能給的。第四就是努力幹、死命幹,擼起袖子幹。這條在哪個行業都一樣。


錢塘江畔看潮


本人在雖然年齡不大,但擁有近10年的銀行工作經驗,家族都是從事金融的,靠譜的講,銀行員工辭職已經潮流化,原因如下:

1、國家政策引導民間資本流入銀行,導致銀行打破了前些年的半壟斷地位,大大小小的銀行入雨後春筍搬崛起,競爭壓力不言而喻。

2、銀行服務同質化嚴重,優質的銀行服務不可厚非的會吸引很多客源,但你有我優,你優我轉,你轉我新的市場規律抑制了銀行的創新機制,尤其是互聯網金融的衝擊,他們可以做到不用你簽字就可借款,但銀行有幾家可以做到呢?

3、銀行的客戶資源集中化嚴重,大多進入銀行的工作人員都有一定的客戶資源或者有一定的金融專業技能,幾乎都集中在少數人手中,這一部分人成為了銀行的中流砥柱,一旦流失,銀行也會頭疼。

4、非金融機構的暴利讓越來越多的人從事這個行業,如私慕基金、貸款中介服務機構、委託理財機構,很多人因為銀行的監管及規範要求無法實現自我價值,便流入這些機構,充當著影子銀行的角色,對銀行來講也是一種無形的競爭。

5、諸多因素導致銀行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CPI的上漲導致銀行存款流失嚴重,不良貸款的增長導致銀行敢怒不敢言收賢信貸規模,都想挖掘優質的客源,畢竟蛋糕就這麼大,你分了別人就少了。種種原因使得銀行的壓力都背在銀行高層身上,他們無奈中也只有將壓力分擔至中層及基層員工身上,沉重的壓力導致許多放棄銀行工作,形成了一波銀行辭職潮。


慕楓BIA言


從銀行辭職,不見得就是銀行工作不行了。據我這些年的觀察,從銀行辭職,不外乎有幾下幾個原因:

一、有了更好的去處。例如,比現在單位工資高的銀行同業。這是銀行人辭職的最主要原因。這種情況佔比也較大。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銀行人在本單位積攢了相當的工作經驗,正是其它銀行同業所需要的,所以一個想要更高的職位,更多的經濟回報,一個想要工作經驗,跳槽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二、因為受不了銀行的壓力。銀行業,在別人看來有光鮮的外表,但是實際並不好乾。主要是壓力太大。商業銀行也是企業,也要生存,所以也要以企業的方式去做管理。需要績效考核,各種各樣推出的產品,需要賣出去,專業一點叫做營銷。

除了業績上的壓力,還有前臺櫃員工作任務繁重,服務標準要求高,既要熱情接待客戶,又要有過硬的操作本領,還要學習、培訓,一人多才,有些年輕人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怎麼和自己想像得差這麼多呢,於是,辭職走人。

三、銀行人辭職和別的行業辭職沒什麼區別。銀行也是企業,和別的公司、單位都是一樣的,人才流動很正常,所以,身邊有人從銀行辭職並不奇怪,不代表銀行工作的好與壞。不過,由於傳統銀行業受到互聯網金融的挑戰,銀行工作以後要求的條件會越來越高,專業性也會越來越強。

本人專注於分享與銀行相關、與生活貼近的財經內容,歡迎關注【博文微金融】!


博文微金融



不請自來。一些人從銀行辭職不幹了,就說銀行不行了。是不是有點武斷。人各有志,他在銀行幹著不舒服,感覺沒前途,感覺壓力大,感覺掙錢少等等,都是他辭職的原因吧,也有可能是這山望著那山高,不管什麼原因,那是他個人行為。不能說銀行不行了。銀行用工制度沒有像有的說的那麼複雜,銀行保安是派遣制,他們不屬於銀行員工;客服人員是銀行招聘來的正式員工,只不過在招聘時就說明是做客服工作的;前臺櫃員也是銀行正式招聘來的員工,沒有臨時和代辦一說,工資待遇是一樣的,只不過銀行工資是和效益掛鉤的。也不像大家想象的一人幹銀行,全家跟著忙。銀行員工要維護客戶,要服務客戶,因為銀行本身就是服務行業。有的說銀行不行了,那麼2018年全球500強銀行前十名我國銀行就有四家銀行,分別是工行,建行,中行和農行。工行排第一,實現利潤591.89億美元,比上年增加24%。建行是第二名,實現利潤567.89億美元,比上年增加37%。中行第四,實現利潤417.5億美元,比上面增加34%。農行第六實現利潤373.21億美元。比上年增加31%。前一百名裡我國就有十六家銀行,怎麼說銀行不行了呢。那個行業沒有人辭職?辭職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請大家關注講故事929,和大家一起分享銀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