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所欲繪 情為之往 上下求索 屈節向上——黑松盆景《搏》成型記

山採松樹樁坯蒼老古樸,形態奇特,深受盆景作家歡迎,但山採松坯缺點較多。如何保持和發揮山採松樁的優勢,改造和優化缺陷,創作出既有個性特點,又符合現代盆景審美要求的精美作品,無疑是對盆景作家的極大挑戰。

圖1是產自安徽、經數年培養,截去多餘枝條後的一棵黑松樁坯(攝於2004年)。這個樁坯樹幹彎曲,前後扭轉,過渡合理,線條流暢,是下山樁中的上上樁選。【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但也存在較大的缺點:主幹上部一段僵直無味,與下部幹勢、節奏很不協調,四向枝條細小無力,更無主次之分。

圖1 經數年培養的黑松樁坯(攝於2004年)

經換盆放養,2005年春,松樁樹氣漸旺,於是用自制的整形器對僵直的一段進行拿彎處理(圖2)。2006年改用牽引式整形器作業,加強彎度(圖3),又經2007年、2008年的重複作業,彎度已達90度(圖4)。從正面看主幹節奏協調,樹勢統一,達到了預期目標(圖5)。這個樁材枝條的養粗養壯貫穿了盆樹造型的全過程。【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2010年見枝條增粗不少,遂取捨初整,樹形骨架基本定局,但枝與乾的粗度、比例等尚欠合理,需繼續放養(圖6)。結合翻盆提根,加強根盤的培養,對四向爪根走向、高低用金屬絲進行矯正(圖7)。

圖2 2005年春,用整形器對僵直的一段枝幹進行拿彎

圖3 2006年改用牽引式整形器加強彎度

圖4 經07、08年兩年的重複作業,枝幹彎度已達90度

圖5 此時,從正面看主幹節奏協調,樹勢統一,達到預期目標

圖6 2010年經取捨初整基本定形,但枝與幹粗度、比例等尚欠合理,繼續放養

圖7 結合翻盆提根,加強根盤的培養,對四向爪根走向、高低用金屬絲進行矯正

2012年復整後試配觀賞盆,根盤爪根有力,幹身曲線流暢,枝條主次分明,整體結構完整。但仔細觀察,枝幹比例仍未達到要求(圖8)。【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

圖8 2012年復整,配觀賞盆後的樹相

又經兩年的大盆放養,2014年盆樹長勢喜人(圖9)。2015年初復整,再次換上觀賞盆(圖10,攝於2016年初)。2016年中期實施短針法,圖11和圖12分別是10月刪除老葉後的正面照和側面照,這時樹高72釐米。

圖9 2014年盆樹長勢喜人

圖10 2015年初復整,再次換上觀賞盆(攝於2016年初)

圖11 2016年實施短針法並去除老葉後的樹照

圖12 側面照

題名《搏》。寓意:蒼松生幽谷,任憑風霜雪。艱難拼搏曲而不折,上下求索屈節向上。

創作隨筆:自然美藝術美

自然美和藝術美是中國盆景藝術的精髓,也是中國盆景藝術的審美準則,儘管各地各人盆景創作風格有異,手法不同,也儘管為彰顯個性或創新會破格闖忌,但自然美藝術美的原則始終不能違背。

自然美藝術美是將自然界樹木的生長規律與現代美學理論相結合,通過線條美的形式在盆樹整體和局部上的具體反映。

衡量盆景作品自然美藝術美的標準,首先要看作品各部分是否達到一定的基本要求,如根盤的形態、大小,樹幹的過渡、節奏,出枝的粗度、點位,樹冠的冠幅、比例等等。在此前提下,再看作品在藝術表現上是否到位,如主題、結構、線條、對比、爭讓、呼應、虛實、誇張等等。

盆景創作與其他門類藝術的創作一樣,必須按照一定的規律和步驟進行,應循序漸進,不得急功近利。

認可愛木盆景最好的方式——轉發,頂愛木盆景最好的方式——關注,

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

想學盆景,點擊底部藍色“瞭解更多”,

加入愛木盆景社群,和愛木一起玩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