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悟票》:今天你“觉悟”了吗?

“觉悟”一词,据词典上的解释是:1.由迷惑而明白,由模糊而认清,也指对道理的认识;2.进入到一种清醒的或有知觉的新的状态。可以说这个词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是形而上的,具有哲学意义的词,但凡这样类型的词是不能以量来计算的,但在极左时代的中国,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度量的,“觉悟”在那个时代是可以计算的。

前几天收到了一张1959年陵阳钢铁厂使用的“觉悟票”,正面“觉悟票”三字的两侧印有“月底收票”、“只限本人”,背面印有说面:

为考核劳动好坏,分别印制红、绿两种票色。

对劳动好,踏实,干劲大,发红票;对劳动差,没干劲,不能按时上工、下工发绿票。

参加劳动的人必须随天发票,不参加一律不发票。

全月不旷工和全红票为一功,记在功劳簿。

每月领七张绿票以上记一小过,记在功过簿。

“觉悟”以量来计算,可谓是一大发明,说明极左的思潮已经不仅仅浸透到社会各领域,而且在语言的使用方面也被渲染上。试想那时的陵阳钢铁厂的工人,到了月底计算功过时,你是29觉悟,他是30觉悟,某某是20觉悟等等,可能每天下班也要互相问上一句,今天你“觉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