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你是否也被主宰了

你是否最近总是看到

佛系的身影?

很显然它不是宗教,而是一种借鉴式的说法。

没错,近日一篇《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一文席卷朋友圈和微博。

文章介绍了90后们的佛系生活方式,比如:“佛系养娃——出息的孩子不会那么多,童年何必要那么苦”“佛系朋友圈——随缘点赞,都是爱的鼓励”“佛系健身——跑步机上走一走,也能活到九十九”······

90后的生活方式已经慢慢被这种所谓的佛系生活所取代,其实这些并不是只停留在90后的身上,渐渐地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佛系”作为一种生活态度,这与活力、青春、疯狂似乎截然相反,反倒是呈现出一种大是大非过后的“看淡”,甚至是“消极”。

这一说法一出,无非是戳中了社会的痛点,因为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那些席卷网络的负面消息一次次地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导致许多人对待生活的太多发生了转变。

人民日报评论:“佛系青年”事事随大流只能迷失自我。他们习惯了怎么都可以、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太随意的生活让他们随波逐流,失去了许多乐趣和意义。

曾经有一个调查问到“人活着为了什么?”,很多人纷纷点赞“人活着是为了奔赴死亡,经历一场花了一辈子筹划的葬礼”。

看似不经意的一个答案,我们不得不反思当下,人们生活在一个巨大的压力场下,他们的所有人生观和价值观似乎都受到了影响。

生活节奏加快,每个人都要去面对许许多多的压力,这些都是造成了“佛系”态度出现的重要原因。

云淡风轻是一种态度,但不是支撑我们走完一生的动力。不从容,人生就会走得太急;太从容,生命纯粹是在浪费。

终日碌碌无为不是美好生活,轻轻松松的去看待一切,淡然所有,反倒是失去了一种追求的快感。坚持和随意谁也说不准,因为“佛系生活”让我们少了许多的烦劳,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随性的自己。

人生需要随性,但不能不走心。所有的历经都在告知我们需要用心去经营生活,来过便要用力握住而不是随意舍弃。“看淡”似乎是一种大彻大悟,但是在不适当的年纪,不适当的时候看淡一切就成了一种消极以待的生活态度。将“佛系”转化为一种消愁的方式,重压中偷得浮生半日闲。

90后不是被“佛系”主导的群体,而是涉世未深,已然将随性过成了生活的模样。

佛系旅 行——我们拒绝平淡无奇

佛系生活的人去旅行,于是就连旅行也变成了“佛系”的代名词。去哪里?和谁去?带什么?目的是?仿佛都将旅行烙印了无所谓的态度。

在他们看来,春夏秋冬不过是一年四季,所有风景不过是偶遇,无论怎样,旅行而已,仅仅是路过或是停留。

旅行是什么?

离开家去一个没去过的地方

看一些不一样的景呗

旅行带什么?

衣服够穿就行

钱够用就行

旅行去哪里?

只要不是在家待着

去哪都行

旅行和谁一起?

无所谓谁啊

谁要一起就一起吧

反正多一个少一个都没影响

旅行的目的?

目的就是出去走一走吧

如何去旅行?

跟不跟团都无所谓

什么方式不重要

反正都是去往同一个目的地

可能说佛系生活将所有都过成一种随性和看淡,但是将其轻松融入到旅行里,放下所有的顾虑,简简单单来一场旅行,随性很重要,而随心更重要。

90后的我们不甘被打上“佛系”的标签,一场不一样的旅行,打破常规,行走在荒野沙漠,即便没有人,也要坚持决胜到底。

“随心而遇 天上人间”——木梨硔

位于黄山市休宁县溪口乡的木梨硔是一个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地方,它被誉为“黄山最美的高山村落”。海拔近几千米的高山上建造的房屋,将天上云层揽在怀中,拥坐一方高山,独霸四面天空。

风景秀美的木梨硔,三面悬空,徽风皖韵似乎没有被遗忘,依旧在山水中呈现的尽善尽美。

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去寻访这个隐藏在高山之巅的村落。那是满心期待着的激动,也是不甘平庸的探寻。

流水一样的时间,将所有的疲惫都带走,因为这趟行程没有乏味的徒步,只有意想不到发现,在路上经历四季的变更,从山脚到山顶,坚持不再是随口说说·····

浓郁的大山气息铺面而来,传统风情一点点深入人心,这里没有拥挤的人潮,只有朴素纯真的村民,他们用一生来守卫这片青山绿水,因为挚爱的家园,永远走心的捍卫。

穿云而过的山脉,像极了一座座天宫神域,在云中飘忽不定。这趟旅行似乎早就没了佛系的光环,被重新定义。

随性出游,随心走访。

神秘的古村落,历史沉淀在落落繁华中,魅力展现在芸芸众生眼中。这不是什么名胜古迹,只是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它叫木梨硔

神域开外,佛门大开,不去寺庙祝祷,只做不一样的青年。

来一场不知名的行程,随心去漂流,拒绝漫无目的,随遇而安的佛系旅行。

图|来源网络

看小趣我是肿么办事哒

电话或短信提需求

专业顾问制定行程

确认行程预约付款

完成预订开心出游

有本事你来撩我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