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事業單位改革席捲全國,教師的待遇會上一個台階嗎?

花冷妍


如今,我們地區事業單位改革如火如荼,作為一名教師,事實求是講,此時此刻,教師作為“公職人員”,不在是“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了。教師的待遇不會因“事業單位改革席捲全國”,而上一個臺階的。



2018年,作為一名教師,最初是驚喜萬分的,一度自以為“教師的春天來了!”。這一年也被譽為“教師工資年”,基於27條“教育新政”的出臺,廣大教師確實為之一振。從年初,到新學期開學,又到“五一”“,再到“七一”,又到教師節”,再到“十一”……內心深處一直非常激動,廣大教師,特別是一線教師始終期待著,盼望著……迄今為止,鬧的沸沸揚揚的教師地位和待遇大幅度提升,反而,因事業單位轟轟烈烈的改革而銷聲匿跡了。教師是事業單位人員最多的一支隊伍,看來改革的步伐依然在路上……

2018年,事業單位改革確實席捲全國,更是改革最關鍵的一年。今年的改革三類人員將有所變化,其中,行政類事業單位轉為公務員;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轉為企業;公益類強化管理,改革的路還很長,尤其是教師隊伍。究其根源在於這類事業單位的情況複雜,面對不同的服務對象,面臨的問題不同,改革的重點也不盡相同,所以,公益類事業單位的改革還需假以時日,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2018年,事業單位改革節點為2年以後。至於改革後的待遇問題,承擔行政執法類事業單位人員將享受公務員一切福利、待遇及晉升規定;承擔公益屬性事業單位人員改制後,享受事業單位規定的福利、待遇;經營性質的事業單位人員,改制後待遇將由市場和企業效益決定。由此不難看出,教師的待遇不會上一個臺階的,改革在路上,夢想在遠方。


俺油菜


2018年,教師的待遇會不會提高?

2018年1月20日,中央發佈了《2018年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解讀其中細則可以發現,未來教師無論是待遇還是收入,都將得到明顯提升。毫無疑問,科教強國,正在逐步變為現實。

在《2018年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第五章,著重強調了要“不斷提高地位待遇,真正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並明確提出要“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其中,具體列出了5項措施:

明確教師的特別重要地位

突顯教師職業的公共屬性,確立公辦中小學教師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特殊的法律地位,強化保障和管理。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負起中小學教師保障責任,提升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吸引和穩定優秀人才從教。公辦中小學教師要切實履行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的義務,強化國家責任、政治責任、社會責任和教育責任。

完善中小學教師待遇保障機制

健全中小學教師工資長效聯動機制,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統籌考慮當地公務員實際收入水平,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完善教師收入分配激勵機制,有效體現教師工作量和工作績效,績效工資分配向班主任和特殊教育教師傾斜。實行中小學校長職級制的地區,根據實際實施相應的校長收入分配辦法。

大力提升鄉村教師待遇

深入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關心鄉村教師生活。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提高補助標準,努力惠及更多鄉村教師。加強鄉村教師週轉宿舍建設,按規定將符合條件的教師納入當地住房保障範圍,讓鄉村教師住有所居。在培訓、職稱評聘、表彰獎勵等方面向鄉村青年教師傾斜。

維護民辦學校教師權益

完善學校、個人、政府合理分擔的民辦學校教師社會保障機制,民辦學校應與教師依法簽訂合同,按時足額支付工資,保障其福利待遇和其他合法權益,併為教師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

推進高等學校教師薪酬制度改革

擴大高等學校收入分配自主權,高等學校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自主確定收入分配辦法。高等學校教師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轉化獎勵收入,不納入本單位工資總額基數。完善適應高等學校教學崗位特點的內部激勵機制,對專職從事教學的人員,適當提高基礎性績效工資在績效工資中的比重,加大對教學型名師的崗位激勵力度。



我是小公,專注公務員考試、任用、提拔等體制類問答,感興趣或有疑問諮詢的,可以關注私信我,我將提供全方位的權威解答


80後小公


編者按: 2018年事業單位改革,包括教育改革都在穩步推進,先試點,再總結經驗,然後全面鋪開,有序進行。



教育改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縣管校聘

縣管校聘在多地已經實行,山東、江蘇等地最先試點,然後推進,效果如何?不得而知,我認為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只是給教師套上了又一層枷鎖而已,也是專家教授的想當然。

在城市不知道可行不,在我們農村沒必要。

二、崗編分離

縣管校聘說是能解決崗編分離的問題,理論上是成立的,但結果是把老弱病殘化成一類,送往人們都不願意去的邊遠地區學校,雖然解決了問題,但又有新問題的產生。

崗編分離的目的是讓教師競聘工作崗位,激發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結果是一部分教師有編無崗,待崗提升一年,領80%的工資,如果還不行,就分流一年,在不適應工作就下崗了。

目前,城市裡出現了這種情況,我們農村還沒有。



三、支教交流

支教是縣城教師到農村薄弱學校去任教,家在縣城,孩子老人在縣城,只有一年(現在變成了兩年)時間,每天都要來回跑,能安心嗎?能起到支教的作用了嗎?

交流一樣,縣城教師到農村學校,農村教師到縣城學校,只是互動是雙向的,人為的造成了“背井離鄉”,同樣,流於形式,或起到反作用。但作為晉升職稱的一個必要條件,你不去也得去。

理論高大上,實踐沒用處。

四、教師工資待遇

2018年《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指導意見》指出,提高教師待遇,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工資待遇水平,適當提高中小學中級、高級教師崗位比例,進一步完善中小學教師待遇保障機制和收入分配激勵機制。

具體變化:

1、農村教師補貼增加,30年教齡的由原來的400元增加到550元,又增加到650元。

2、取暖費也增加了不少,高級增加1000,中級和初級增加800元。

3、工資沒增加。



有了好政策,隨著地方政府的落實,教師的工資待遇也會越來越高,會上一個新臺階。

盼望著,盼望著,春天來了。


瓦良格


2018年事業單位改革主要響應十九大號召,主要體現在加強事業單位廉政勤政建設上,至於會不會給教師漲工資,從種種跡象來看,也將同樣會響應十九大中提出的提高教師待遇的號召,給老師們漲工資,特別是農村教師漲工資已然提上日程。

就我們本地來看,2017年教師冬季取暖費從每人1000元漲到2000元,按教齡發放鄉村教師補貼,分別為16年以下教齡者每人每月發放280元,16以上24年以下發360元,教齡達到32年的教師每人每月發放鄉補440元,而且鄉村教師補貼確實是面向廣大農村教師,由國家專項撥款,專款專用,已往拿同樣工資的縣城教師卻沒有這項補貼,這也體現了國家對農村艱苦地區老師的重視和農村教育發展的重視。

2018年,多年沒有的雙節福利也由當地工會統一發放,雖然不過是麵粉、大米、食用油一類的東西,但是所不同的是,今年發放的食品全部由國家軍糧供應中心統一供送,價格公道,質量上乘,沒有第三方回扣現象出現,受到老師們的一致好評。由此跡象可見,國家對老師的尊重和關懷。

2018年九月份退休教師工資按職稱高低分別漲了一級工資160左右,在職教師也按職稱高低漲了一級工資,大多在80--160不等。

按最近漲工資來看,有兩種工資增漲方式,一來源於國家專項撥款補貼教育,提高廣大教師待遇的,往往這種調資無聲無息也漲得最多;二來源於地方財政響應國家政策不得不給老師們漲工資,這種漲法往往雷聲大,雨點小,但也能按職稱工資漲上一點。

目前廣大教師最盼望的是給大家漲上車補和午餐費,車補按近年事業單位標準,大約在500元左右,午餐費按當地生活水平核算在500-1000左右,這兩部分撥款有望近年實現,另外經濟發達的地區,教師的績效工資是地方財政另撥款的,希望落後地區老師們的績效工資由國家來撥款,到那時老師的工資將再增長基本工資的30%。

總之,讓老師,特別是農村教師成為人人羨慕的職業才是發展中國教育的最有效途徑,我們期盼著教育的春天,老師們的希望能夠早一天到來。大家覺得希望漸近還是漸遠呢?歡迎關注吐槽。


指尖教育帝國


各學校:接縣教育部門通知,鄉村教師補貼按月報送,按月發放,現將花名冊重新上傳,請各學校及時下載,每月22日之前將電子版、紙質版一式兩份報學區,核算完畢後25日前向教育局提供發票。另外,自四月份開始,一類標準不變,二類標準提高15元,達到420元,三類標準提高30元,達到720元。

對於老師來說這已經是最大幅度的漲工資了


流蘇256142355


首先,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接近2018年的尾聲,但是,工資沒有任何變動!正應了有的老教師的一句話:“盼望著盼望著,盼望了三十多年,人生有多少個三十多年啊!”同時,也像廣大網友們調侃的一句話:“大空調,夏天製冷,冬天取暖,四季可用”!

是啊,教師待遇入法已幾十年了,情況怎麼樣啊?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難以達到想要的效果,甚至讓人更失望。教師與公務員的收入相比,差的不是一丁點!(很多地方把教師的基礎工資提高百分之10,來體現教師工資不低於或高於公務員,真是老師們嘔心瀝血教出的人才啊!)

不想再多說什麼,我還是會一如既往的堅守三尺講臺,不忘初心,繼續為鄉村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每月夠養活自己就行了!


最後,看看網友們對此事的看法:

1 我們只有裸體工資,什麼取暖雙節福利統統沒有,下半年比上半年每月多了一百來元,不知是正常調級還是上了一個臺階。

2 教了二十年工資才二千八百元,江西吉安永新;

3 又開始了,搞的全社會都覺得老師的工資漲了無數次了,殊不知每次都是光打雷不下雨;

4 我丈夫就是一名有著三十年工齡的鄉村中學教師,他們學校雖然是鄉中,但是每年中考不比縣級中學成績差!可他們除了工資沒有什麼福利春節發幾張紅紙,教師節,中秋節什麼也沒有。老師們和學生在同一個食堂吃飯,晚上值班老師和學生一起睡覺!但他們都很敬業!

5 其實你不瞭解農村的數師多麼辛苦!小學教師大部分是包班的,而且學生的學習任靠老師教,因為農民沒有精力和習慣輔導學生作業,農村孩子也沒有補習班,學生的成績全靠老師教!我覺得鄉村數師確實很辛苦 !

6 我是廣西某地的一位鄉村教教,從教33年,小學高級職稱現每月實領4000元,沒有一點福利。

7 雙節補助,取暖費我們沒有。

結束語:說著漲工資,可沒見落實,而菜場的菜,房價卻上漲了。


遊戲大咖王


我的回答是:教師的待遇會提高。隨著事業單位改革往縱深發展,2018年,老師的待遇是“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老師的“票子”應該會增多。漲工資,每個老師做夢都會笑。教師的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這可是明文規定。漲工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廣大在職教師違規辦班補課的行為。據我身邊的老師朋友說,有的地方開始啟動鄉村教師計劃,按地域劃分,給鄉村教師加票子,偏遠山區海島的教師最高每個月可以多拿1500元左右。鎮區學校的老師少說也有3、5百塊。

老師的“位子”應該會提高。票子重要,位子也重要。社會地位的提高,讓教師的面子也好看。提高老師的社會地位,使之與“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相匹配,不讓廣大教師在人前自慚形穢,這個待遇可能教師更需要。

2018年,教師的工資漲漲漲,教師的地位提提提,我很看好。


極品教育看點


這是毋容置疑的,今年教師的待遇會有一定的提升。在2017年9月國家頒發了《意見》,針對教師福利待遇、地位方面的改革進行了說明,明確提高教師待遇。



在《意見》中有兩個問題值得關注!


1、教師的地位


確立公辦中小學教師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特殊的法律地位,教師的身份明確為“國家公職人員”,表面教師的行為是國家的意志和行為,不是個人的表現。明確中小學教師的權利和義務,強化保障和管理。


2、教師的待遇


健全中小學教師工資長效聯動機制,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統籌考慮當地公務員實際收入水平,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落實艱苦邊遠地區津貼,提高補助標準,保障民辦教師的待遇等等。


至於教師工資待遇如何漲、漲多少,小編認為不會一刀切,具體要根據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工作能力、職級等來定。


大幅提升待遇是不可能實現的,現實可能會漲一些,與其期待所謂漲工資,還不如努力提升自己,或者提高自己的學歷、職稱、或考入大城市的學校,才是更重要的。


以上回答僅供交流參考!

更多教師招聘、考試信息,歡迎關注中公教育。

四川中公教育


2017年已經對事業單位各職級基本工資完成了調整,基本在2018年3月也相繼落實,教師的實際工資變化跟各地區的實際經濟狀況相關。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事業單位的性質,但一定要強調:事業單位不等同於公務員,公務員優於事業單位(通常情況)。事業單位主要是以政府職能、公益服務為宗旨的公益性單位、非公益性職能部門,生活中接觸到的研究所,學校,醫院等都屬於事業單位。


隨著事業單位改革推進,取消了屬於公益二類的高校教師、公立醫院醫務人員的事業編制,讓很多人恐慌“鐵飯碗”的穩固程度。然而,沒有任何一份工作能夠一勞永逸,相反只要是能者在任何時候都是“香餑餑”。其實,不僅僅對高校和公立醫院進行了編制調整,其他事業單位也實施瞭解聘部分在編人員、解聘臨時工、部門精簡合併等措施,對解聘人員重新簽訂勞動合同或是予以經濟補償。
事業單位改革將按照各單位的社會功能,對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逐步轉為行政機構;將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改為企業,充分融入市場競爭;將強化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的公益屬性,公立的中小學就屬於公益性的事業單位,所以其改革只是強化了職能、明確了工作性質和目標,教師的工資待遇的大方向仍舊執行國家大方向,小方向調整仍舊受當地經濟發展水平、教師個人職稱等級、教齡等因素影響。


鈺霖大帝


天天說教師漲工資,天天拿這個說事情,有意思嗎?鹹吃蘿蔔淡操心!!!



老師漲工資的早就開始了,很多了,我都不想列舉了。都是一些虛假性的。每次只漲一兩百,你覺得管個毛用,始終沒有跟上物價。

天天說老師成為公職人員,等同公務員。我想說,N年前,老師工資就說不得低於當地公務員。但是你看到哪個公務員考老師?有多少老師考了公務員。睜開你那還沒有亮瞎的眼睛看清楚。

我都懶得吐槽了,只有題主這樣的人沒事天天瞎叨叨,哪個老師期待著過上富裕生活。寧願相信世上有鬼,也不相信老師漲工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