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院的來歷是什麼?

吃土豆的人兒


【文藏來答】大家好,我是文藏的藝術小編Kiki~如果各位喜歡我的回答,就請給我一個贊或者是一個關注吧!

文藝復興時期的職業劃分延續了中世紀的傳統,繪畫和雕塑被視為機械技藝。雖然,這一時期大部分畫家、雕塑家和建築師在社會地位上仍無法擺脫工匠身份,但是個別藝術大師社會地位的提升引發了其他人要求全面轉變行業地位、提升個人和群體價值的願望。文藝復興時期畫家、雕塑家的培訓來自於作坊,這體現了中世紀以來的工匠傳統,藝術大師們在接受訂件之餘也課徒授業,他們與年輕學員之間的關係是師徒而非師生。

列奧納多·迪·皮耶羅·達·芬奇

作坊教育強調的是在實踐中經驗的獲得而非理論知識的學習,這種教育方法也被立志提高社會地位的藝術家們所詬病,他們敏銳的意識到如果不改變原有的教育方法,畫家、雕塑家和建築師們的社會地位很難從根本上提高,因此,諸如吉伯爾蒂、達·芬奇之類的藝術家們為新的教育模式提供了早期想法,他們無一例外地藉助於理論知識來改變傳統的作坊教育,而他們的想法最終在16世紀中期變成了現實—1563年,瓦薩里在梅迪奇家族的支持下,終於將畫家、雕塑家和建築師們聯合起來,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美術學院,隨後,祖卡里也在教皇的支持下在羅馬成立了美術學院。

柯西莫·德·美第奇

一、“學院”的雛形

“學院”(academy)一詞來自於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建立的“柏拉圖學園”(Academy of Plato),在15世紀的意大利被用於描述那些非正式的人文主義團體,這其中最著名的學院當屬在梅迪奇家族贊助下成立的“柏拉圖學院”。“柏拉圖學院”包括了指定領導人、成員、例會以及設立學習課程等正規學院的特徵,這些都影響了16世紀佛羅倫薩一些學院的設置,例如1540年成立的佛羅倫薩學院就延續了柏拉圖學院的設置,雖然該學院關注於意大利文學、意大利語言的淨化和標準化,但是在1547年之前,米開朗基羅、班迪內利等藝術家們被允許加入此學院。

米開朗基羅雕塑作品 摩西像

最早出現“學院”一詞的美術作品被認為是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或者是其學生的七幅雕版作品,在這些作品中以各種不同的組合和縮寫方式刻有“萊奧納多·芬奇學院”。達·芬奇是否真正創立了第一所美術學院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他確實提出了比強調經驗的作坊教育更復雜的藝術教育內容,比如“學生應瞭解眼睛是如何起作用的;如何使物體的形狀、大小和隱退與其所處位置相協調;光在這些物體表面的作用如何顯示物體的上述特點;他還應研究事物的構造和生命”。

達芬奇手稿

達·芬奇將學習繪畫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是學習透視法,第二是學習大自然,然後是學習古代大師的作品,以鍛鍊他們的眼光培養審美判斷能力。他的觀點與從臨摹大師作品入手的作坊教育截然相反。當然,達·芬奇的這所學院可能只是藝術業餘愛好者的小團體,他是這個團體的發起者或者是創建者。達·芬奇的“學院”是否真實存在尚有爭議,但16世紀,豪華者洛倫佐·德·梅迪奇在他的花園裡創辦了一所雕塑家學校,這所學校給他和多米尼科以及整個佛羅倫薩都帶來了榮譽。

米開朗基羅作品 創世紀

在洛倫佐的花園中“收藏了古代最好的雕塑;敞廊、道路和所有房間都被飾以美麗的大理石古代人像、繪畫以及當今意大利與世界各地最偉大藝術家的傑作……這些作品除為花園增添典雅和優美外,還成為年輕畫家、雕塑家與一切研習構圖的人,尤其是青年貴族的學校和研究場所”。洛倫佐的這所學校與傳統的作坊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學校的學生選拔自作坊,學生進入之前就已經接受過一定的藝術教育並且是作坊中“出類拔萃”者;學生通過臨摹古物和當代大師的作品學習藝術。但是,洛倫佐的學校不承擔出售商品的功能也不依靠接受訂件而維持運營。

二、自畫像中的“學院”形象

班迪內利的“學院” 維科翻刻於班迪內利的作品 1550年 波士頓美術館

自畫像中的“學院”形象來自於兩幅根據班迪內利(Baccio Bandinelli)作品刻制而成的版畫作品。第一幅由阿戈斯蒂諾·韋內齊亞諾作於1531年,第二副由埃內亞·維科作於1550年。在第一幅作品上有這樣的題銘“1531年在羅馬一處叫觀景殿的地方設立了巴奇歐·布蘭丁學院”。畫面表現了室內的一角,幾位藝術家正在燭光下學習或者工作。

尼科洛翻刻的班迪內利自畫像 版畫 約1540-45年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畫中人物分成兩組,右邊有三個人,其中兩個年齡稍大,他們一人在畫素描,另一個人在研究一個小型裸體雕塑,這個正在研究手中小雕像的男子和尼科洛翻刻的班迪內利自畫像中的形象極為相似,還有一個年輕人站在他們的身後正看著那個小雕塑。畫面的左邊是包括四個年輕人在內的另外一組人,他們在研習一尊男性裸體小雕塑,這尊小雕塑的姿態與尼科洛版畫背景中那個指向班迪內利簽名的小雕塑類似。

班迪內利《自畫像》 約1530年 畫布油彩 伊莎貝拉嘉納博物館

在他們身後的櫃子上擺放著三尊小雕像、一些器皿和書籍等物品。維科的作品也描繪了一些藝術家在燭光下學習的場面,這兩幅作品也許表現的就是藝術家或者是一些藝術愛好者們的小團體的夜間聚會。但是維科的作品場面更為宏大,不僅參與的人數增多而且聚會場地也變得豪華起來。畫面右邊依然是幾個人圍繞著桌子或坐或站,有兩個男孩和一個成年人在畫素描,另外一組人的衣著打扮顯得高貴一些,其中最右邊的男性服飾上的紋樣與壁爐上方掛著的紋章一致,而且他的面相特徵與班迪內利1530年自畫像中的形象一致,他應該就是班迪內利本人,班迪內利似乎在與身邊的年輕男子交談著什麼。班迪內利的學院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夜間聚會的小團體而非現代意義的美術學院,但是他的學院的確是與傳統的作坊教育不同,他側重的是在藝術學習過程中平等的研究,而非師徒制。

三、美術學院的建立

瓦薩里 《自畫像》1566-68年 木板油彩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

美術史上第一個美術學院來自於瓦薩里(Giorgio Vasari)的貢獻,瓦薩里看到了行會和作坊對藝術家培養和發展的束縛,在他的號召之下,畫家、雕塑家和建築師們終於聯合在一起,成立了同行業公會,不久,又在這個公會的基礎上成立了佛羅倫薩迪塞諾學院。瓦薩里創立迪塞諾學院的目的在於將繪畫、雕塑等納入人文學科,在學院裡畫家、雕塑家和建築師可以接受到人文學科教育,學院藝術家的社會地位高於行會中的工匠,可以與人文主義學者平等的交流並且與他們相提並論。瓦薩里等人將這所學院命名為迪塞諾(Disegno),漢譯通常為“設計”或者“構思”,但是漢譯很難表述完整該詞的含義。雖然瓦薩里對“Disegno”的解釋非常複雜,並且還將其與創世紀的傳說聯繫起來,不過他始終認為“無論是在雕塑還是繪畫中,Disegno是對自然界最美好事物的模仿,並且依賴於藝術家的雙手和大腦”。

瓦薩里《聖路加畫聖母》 1567-73 佛羅倫薩聖母瑪利亞大教堂 聖路加小教堂

佛羅倫薩聖母瑪利亞大教堂的聖路加小教堂被交由瓦薩里的迪塞諾學院使用,而瓦薩里為小教堂所製作的壁畫《聖路加畫聖母》正表現了藝術家們的日益提高的社會地位,在這幅畫裡,聖路加形象來自於瓦薩里本人,聖路加與世俗畫家合二為一,畫家晉升為聖人。繼瓦薩里之後,祖卡里(Federico Zuccari)在羅馬成立了羅馬的聖路加學院,當時在羅馬的大部分藝術家都加入了這所學院。在祖卡里的主持下,羅馬學院影響遠超出了佛羅倫薩迪塞諾學院,祖卡里非常重視和研究藝術理論、開展理論講座並規範素描教學、舉行作品競賽和建立獎學金制度,這些都成為現代美術學院的典範。

祖卡里《藝術家之神》 約1590年 壁畫 羅馬

皮埃佛朗西斯科·阿爾伯蒂(Pietro Francesco Alberti)的版畫《羅馬的畫家學院》就體現了美術學院與作坊的不同之處,在學院裡沒有忙碌著的工匠,每個學生都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藝術,有的在聽老師講授透視法、有的在老師的指導下解剖屍體,就連畫面背景中那個畫架上繪畫的學生都體現了與作坊學徒的不同之處—美術學院的學生站在畫架前面畫畫,老師站在學生的身後進行指導。羅馬聖路加學院的院長祖卡里也用一幅寓意畫來向藝術家致敬,在他的《藝術家之神》中就明確的將藝術家比作具有創造性能力的神,傳統對畫家的誤解,如“誹謗”與“偏見”也被畫家的聲譽所擊敗。

四、結語

作坊延續的是中世紀工匠的培訓傳統,強調的技藝的掌握,而美術學院則體現了對理論知識的重視,承擔的是教學研究的責任,教授技法提供藝術理論教學,在1607年的羅馬聖路加學院的章程中提到了“有素描、繪畫、解剖學、雕刻、建築、透視學和其他與職業相關的科目”。

瓦薩里的學院強調了學院的代表性作用,隨後的祖卡里強調了學院的教育功能,這兩項正是現代美術學院所具備的基本功能。文藝復興時期的學院雖然並沒有結束作坊的教育功能,相反在學院問世後的一百年間美術學院與作坊並存,而且後者仍然是畫家、雕塑家和建築師們接受職業培訓的主要場所。

不過美術學院體現了藝術家們提高社會地位的理想,成為美術學院的一員也是一種榮譽,在佛羅倫薩迪塞諾學院成立之初就吸引了提香、丁託列託等六名威尼斯畫家的注意,他們聯名致信要求加入學院。在此後的幾個世紀,美術學院都代表了一種與傳統作坊相鬥爭的先進機構,歐洲多個國家的藝術家們均效彷彿羅倫薩和羅馬的迪塞諾學院成立自己的美術學院,美術學院成為畫家、雕塑家和建築師們擺脫行會的控制、脫離工匠的身份最有效的武器之一,成為美術學院的院士也是一種身份和榮譽。

原文來源:《藝術品》雜誌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使用【文藏APP】,關注【文藏藝術】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