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爲什麼要打哈欠?關於哈欠,我們了解得還真不多

俗話說春困秋乏,又到了隨時能感受到疲乏困倦的時候了:上班族看著電腦犯困打哈欠,學生黨盯著黑板哈欠連連,公交地鐵上一個人打哈欠旁邊的人也忍不住附和起來……

那麼人們為什麼會打哈欠呢?其實,關於哈欠,我們瞭解得還真不多。

為什麼會打哈欠?

人類都具備打哈欠這一基本反應,這種行為大多不受主觀意志的控制。關於打哈欠的起因眾說紛紜,主要存在以下幾種理論:

進化說

進化理論認為,人打哈欠的行為是我們的原始祖先傳下來的,打哈欠時露出牙齒是為了向別人發出警告。然而,有專家認為,人類的發展已經進入文明社會,用打哈欠的方式向別人發出警告已經過時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人類打哈欠的行為,最有可能是一種已經喪失存在意義的演化遺蹟了。

大腦缺氧說

有人認為,打哈欠能緩解大腦缺氧。當人疲勞、睡眠不足時大腦會缺血缺氧,這時候打哈欠能使肺部擴張,增加心臟交換血液,以及血液中的含氧量,緩解缺氧現象。然而,隨著研究增多發現,肺臟不一定會偵測到氧氣的不足,且子宮內的胎兒肺臟雖還不能換氣,但胎兒已經會打哈欠了。

喚醒假說

哈欠可能在維持大腦正常的清醒程度和警惕水平中扮演重要角色。人在疲憊時最常打哈欠,而且個人對睏意的主觀感覺也會增加打哈欠的頻率。人在睡眠前後也即清醒度降低時容易打哈欠,哈欠的分佈能夠精確地反映人的作息規律。

嗜睡假說

與喚醒假說相反,嗜睡假說認為打哈欠讓人更有睏意。有實驗數據發現,在打過哈欠之後人的清醒程度會降低。但是這一假說很難解釋,睏意引發的哈欠為何會進一步增加睏意,因為沒有反饋機制的存在很難保證睡眠和清醒之間的平衡。

溫度調節說

有科學家提出打哈欠是為了給大腦降溫。在打哈欠時,空氣通過上顎和鼻腔,下頜做極限拉伸的時候,進入大腦的血液量增加,伴隨著吸入大量空氣,此時上頜竇擴張和收縮,不斷將空氣輸送到腦部血管,從而降低血液的溫度。

而近期又有研究通過紅外相機觀測了大鼠在打哈欠前、中和後的角膜熱變化。大鼠打哈欠後10秒,角膜的最高溫度明顯下降,20秒後恢復到基礎溫度, 從而證明打哈欠跟體溫調節有關。

打哈欠會“傳染”麼?

當你看到周圍的人打哈欠時,你是否也會情不自禁地跟著打個哈欠?更有趣的是,當聽到打哈欠的聲音,看到打哈欠的字眼,甚至聯想到打哈欠的情景,都可能不知不覺地打起哈欠來。而打哈欠為什麼會傳染,科學家們的答案還並不統一,目前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移情作用的連鎖反應

科學家發現,只有大腦皮層發達的脊椎動物,才能彼此傳染,他們能瞭解同伴的想法,因此會在“移情作用”的影響下把同伴打哈欠的行為反映到自己身上,從而產生“連鎖反應”。

美國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正常孩子在看完視頻後更易打哈欠,而自閉症的兒童卻在看視頻前後幾乎無變化。因此,在溝通與社交上能力不足的人,很可能不太受到哈欠的傳染。

“情緒感染”的無意識模仿

也有專家認為,打哈欠傳染並不是移情,而是一種“情緒感染”。情緒感染是對他人情緒狀態的直覺反應,並不包含對情境和他人心理狀態的認知理解。即在當個體知覺到客觀事物的狀態時,一種特殊的自然反應便產生了。因此,打哈欠傳染行為應被視為情緒感染而不是移情。

從眾心理

還有人指出,打哈欠傳染是心理學中的馬納姆效應,是人們的一種從眾心理在作祟。其實人類一直都在尋找自己,但卻常常迷失在自我當中,很容易受到周圍信息的暗示,並把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從眾心理便是典型的證明。

大腦無意識自動模仿

有科學家提出,打哈欠的信號會自動觸發大腦運動皮質的原始反射,導致無意識地自動模仿,形成傳染。研究人員稱,被哈欠傳染屬於一種“模仿現象”,即不由自主地模仿他人的行為或語言、機械重複特定動作或語言。這種模仿特性也是原始人融入集體的一種表達方式,通過模仿同樣的動作來表達共同屬性,以避免樹敵。

打個哈欠 益處良多

研究表明,人打一個哈欠,平均只需要 6 秒鐘。 但就在這短短的6秒裡,你的大腦、眼睛、腎臟、肝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好處。

打哈欠會讓你更清醒。科學家表示,事實上哈欠並不是睡眠的預兆,它的原意是讓你更清醒。打哈欠時吸入的空氣,降低了鼻腔內血管的溫度,從而將溫度變低的血液輸送到大腦,而大腦在低溫的刺激下,能夠保持清醒的狀態和良好的運作功能,讓大腦變得更清醒,提高工作效率。那些利用鼻子呼吸的人,打哈欠的可能性較小,因為在他們呼吸的同時,鼻腔中的血管已被冷卻。

打哈欠竟還有保健作用。研究表明,打哈欠還有以下作用:

(1)提神醒腦。打哈欠時,伴隨著深沉悠長的吸氣,有利於更多的氧進入肺部到達血液,同時咽部肌群及面部幾十塊肌肉隨之收縮,可驅動攜氧的血液流向大腦,提高腦效率。

(2)加強嚥肌收縮力。

哈欠時,口張得很大,咽壁中的懸壅垂肌、顎帆提肌和顎帆肌處於收縮狀態,使軟顎緊張和上提,並同咽上縮肌在咽顎肌協助下形成的突起相接觸,加強嚥肌的收縮力。因此,嚥肌鬆弛致使鼾聲如雷的人,可利用打哈欠恢復嚥肌的緊張性。

(3)助睡眠。精神緊張難以入睡時,做哈欠操有助於鬆弛神經進入夢鄉。

(4)護眼。打哈欠還有助於放鬆眼部和喉部肌肉,促進眼部血液循環。

哈欠多可能還是某些疾病的徵兆。臨床發現,大約有70%—80%的缺血性腦中風病人,在發病前一週左右,會因大腦缺血缺氧而頻頻打哈欠。所以中老年人,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出現無原因的頻繁打哈欠,切不可掉以輕心,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

結語

原來這麼普通一個打哈欠的小動作,竟然蘊含那麼多益處。那下次我們可不要再吝嗇自己的哈欠了。

哈欠雖然是一種原始的反射機制,但你想要還是可以有的。下面敲黑板,教你一個打哈欠絕招:首先要全神貫注,精神放鬆,而後取坐位或臥位,閉住嘴巴,用鼻子輕輕呼吸幾次,再改用張口呼吸,一個個香甜、自然的哈欠便油然而生。親測有效,不信你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