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追忆“光辉岁月”—谁还记得嵩县阿拉庄的王广爵?

注意:支付宝首页搜7088704,现金红包人人有份,速领!

朋友,我在阿拉庄采风,听到王广爵老先生的轶事最多了。人们都说王广爵先生是个好人,是个奇人。嘿嘿,他的事,对我来说,确实是稀奇的哟。

一九五三年,阿拉庄人民在桥头要马沟修水库了。领导吩咐王广爵负责,在水库一旁打溢洪洞,而另一旁,则有另外一批人也是做同样的事情。领导要求必须得把溢洪洞打直,打平。怎么办?嘿嘿,你看,王广爵老先生在洞的两头竖起两根竹竿,中间再竖一根竹竿,他根据三点成一线的原理,就开始在这规划好的地方打洞了。

在打洞过程中,打一段,他就根据山顶上树立的那根竹竿,和洞口中间顶上做的记号,用细线绳往洞的里边吊吊,看看直不直。直了,就在洞里边的顶上做好记号,接着再往里打。这样,一个工程师,不愿意了。他说:“俺用仪器还几乎测量不直来,你用这办法,能中?”王广爵先生胸有成竹地说:“中。不中,我负完全责任!”对此,别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但最后结果,按王广爵老先生的这个办法,真的把洞打通了,打直了,并且没有一点误差。这时候那个工程师对王广爵先生赞不绝口,佩服王广爵先生真了不起,真是奇人啊。

在打洞过程中,为了照明,领导给打洞的两头人都买了香油,让他们点灯照明使用。可王广爵负责的这头的打洞人,光使用香油炸油条吃。而那一头洞口的人不敢炸油条吃,因为他们那一头的香油不够照明使用。呵呵,王广爵先生这头的打洞人为什么敢炸油条吃啊?因为王广爵他们根本就不使用这香油灯照明,他们而是把一块大玻璃镜,放在洞口,利用反照的太阳光照明的哟。嘿嘿,就这样,洞里的光线又明,又亮,还节省了香油。你说啊朋友,这样他王广爵还要那香油干啥?他不炸油条叫干活的弟兄们吃好吗?别人知道了这件事后,都说王广爵真捣蛋,真乃神人。对此,大家又是对王广爵佩服不已。

还有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谢岭西凹村王学谦老先生家,想把房子扭扭向,就找王广爵去办这事了。你看,到了那里,王广爵老先生用了十八根大刹绳,把房子上棚子箍得紧紧的,然后再用立柱一顶,那房子就被他顶起来了。这时候他王广爵先生指挥着几个人用力一拨,那房子的上棚子,真的被吊了个个,扭了扭向,满足了王学谦多年的愿望。还有桥头村箭坡沟有一个人家,因为打官司,要换自家房子上的一根大梁啊。不换不中,所以就把王广爵老先生请去了。王广爵先生在那里只用了两根立柱,就把大梁换了下来。还有,多着呢一一王广爵老先生的亲家一一后屯村宋岭人,他要移动自家的大门楼。他把王广爵先生请去了,王广爵先生到了那里,也是用了几根刹绳,箍紧门楼的上棚架,再用两根立柱,硬是这样把亲家的大门楼移动了很远、很远。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王广爵先生就会做水平尺,就会做水平仪。另外,在日常生活中,王广爵老先生还有很多发明和创造,例如飞龙钻洞,鱼鳞坑护坡等。所以他给人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和记忆。对此,人们怀念他,并且常常道起他。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