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那些关于“水”的音乐(一)

1. 卡尔・博姆《喷泉》

(Carl・Bohm 1844~1920)的《喷泉》可以说非常经典。从年代来看,卡尔・博姆处于浪漫主义中晚期,这首曲子在当时来看也算比较简单的,然而他用简单的织体较好地表现出了喷泉灵动的形象,并且很好地突显了钢琴的独特音色。学过钢琴的人虽然不一定都弹过这首曲子,但一定都知道它,因为它已经深深地扎根在考级教材里了。

https://music.163.com/song?id=542237447&userid=137347584

2. 拉威尔《水之嬉戏》

拉威尔(1875—1937)是音乐史上唯二被公认的印象主义大师之一(虽然他自己似乎不认为自己是印象主义,但是作曲他说了算,音乐史他说了不算……)。这首《水之嬉戏》非常抓耳,对水的描绘非常生动,无论从作曲水准还是演奏难度都比卡尔・博姆那首《喷泉》牛太多,因此入选了考级教材的最高级——演奏级曲目。

https://music.163.com/song?id=461689081&userid=137347584

3. 斯美塔那《沃尔塔瓦河》

贝德里赫·斯美塔那(Bedrich Smetana)(1824-1884),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捷克古典音乐的奠基人。这首《沃尔塔瓦河》描写的是作曲家祖国捷克的母亲河,气魄雄浑,令人振奋!尤其是高潮处的湍流与悬崖对撞,惊心动魄,震彻寰宇。

https://music.163.com/song?id=4430664&userid=137347584

4. 谭盾《水乐》

谭盾的《水乐》属于他的有机音乐系列,听了之后,你会有一种见世面了的感觉。最好的《水乐》音乐厅当然是上海的水乐堂了。听完之后,旋律我是没记住,不过感觉这水成精了,说人话了!大师手笔!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TE5ODU0ODQ4.html?spm=a2h0k.11417342.soresults.dtitle

5. 陈其钢《五行》

陈其钢《五行》被誉为现代配器教科书,把不同种类、不同发声原理的乐器混合得跟一件乐器一样融合,却又是独奏乐器所没有的混合音色。大师手笔!

https://music.163.com/song?id=72499&userid=137347584

6. 《流水》

世人皆知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但是这《流水》曲究竟是伯牙所作还是后人根据其意境所作已不可考。即或是伯牙所作,几千年的口传心授,增删改佚之后,原味还在吗?

现今我们常听到的古琴曲《流水》大多采自清咸丰至光绪年间川派琴家青城道士张孔山的《天闻阁琴谱》。

首段,起全曲水流之势,隐约暗示全曲的主题音调。二、三段用泛音写出山涧小溪潺潺、瀑布飞溅的各种泉声。四、五段表现万壑之泉由细流出山汇入洪流,并渐有汹涌之势。自六段起,水流汇入浩瀚汪洋,急流穿峡过滩,形成惊涛骇浪、奔腾难挡的气势,传达了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品格。七、八段为高潮之后的余波,忽缓忽急,时放时收,渐渐平复。第九段以杳渺徐逝的气象终曲。

这首琴曲充满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音,散发了天籁、地籁、人籁相知相合、浑然一体的气象。此曲兼有抒情性和模拟性,虚实结合、情景相融、气象高远,成为最受琴家们青睐的琴曲之一。1977年8月20日,美国宇航局向外太空发射的“旅行者”号宇宙飞船上搭载了一张据称能保存10亿年之久的镀金唱片,其中最长的一首就是我国著名琴家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一曲。

古琴曲《流水》情、景、意交融,天人合一,已经不单是曲子而已,更是中国人最求的至高理想境界。“旅行者”号发射前,美国宇航局打电话向华裔著名作曲家周文中先生(谭盾大师的老师)征求“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的音乐”,还给周先生留出了充分的挑选时间,不料周先生当场回答,不用挑选,古琴曲《流水》最能代表中国文化。


https://music.163.com/song?id=88122&userid=137347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