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的年輕人:生活如此苟且,去哪裡尋找詩與遠方?


現在的年輕人焦慮嗎?他們在焦慮什麼?

結果令人吃驚:

96%的人都有焦慮的事情

其中54%的人每天都在焦慮



當代年輕人的焦慮程度遠超出了想象

小云想起一個朋友:

上海本地人,28歲,年薪30w+,有車有房

已婚且有一份外人眼裡還不錯的工作

我問他你最近有焦慮的事情嗎?


他說:“前陣子老婆想換房,在市中心看中一套1000多萬的房子,這讓我有點焦慮。”以他們的經濟狀況,也不是換不起,但是要賣掉現有的房子,同時再揹負更高的貸款,每年兩次的海外旅遊要取消了,各種生活質量也會因此降低很多。“國內的人總在追求這些,沒房的時候想要房子,有了房子後想換更好更大的。我覺得挺沒意思。”他說。


其實,焦慮的年輕人總是在向著更好的目標行走的


中國式相親:

有個女孩結過她“被相親”的三個階段:

22 - 25 歲黃金季,市場廣闊,七大姑八大姨都會過分熱情地給你介紹。

25 - 28 歲,被列為剩女,市場開始走低,各路熱心人開始教育你差不多就得了,你的賣點也就剩這兩年了。

30 歲以後,徹底轉為二婚市場。男主多為離異帶娃男。

最常聽到的話是,你可別挑了,你真嫁不掉了,你馬上孩子都生不出來了。

退休同事的兒子,退休老鄰居的大外甥,小時候扯你辮子的小學同學,都能給你介紹過來。

只要性別不同,你倆就是“天仙配”。

膽敢拒絕,你就只能被動承受這種攻擊:

“現在的年輕人,眼光真是太高了!”

行吧。我們狹隘的格局,根本配不上他們的期許。




畢業了,感覺自己就像個傻子

好像除了自己還在混吃等死以外,我身邊好多同齡人都成功了。

上學的時候,在朋友圈看到那些發力很早的人,覺得和自己沒啥關係。

真畢業了才明白,那些平時一起吃食堂,回了宿舍之後就偷偷策馬奔騰的人,我可能十年都趕不上。

這條微博寫出了所有這樣年輕人的惶恐


這話真不是開玩笑。

一個一入學就開始找實習的同年女生

大二從企業五百強做到頂尖律所

大三在人人網認識了合夥人

接著就開始做自媒體。

等其他人畢業開始找工作的時候,她已經在學校裡為她自己的公司招員工了。

有位朋友和我說,她有位大學同學 09 年剛上大一就和別人借了 10 萬首付,在瀋陽開發區買了一套房,之後每個月自己打工湊月供。

——四年過去那套房漲了 60 萬。因為這份遠見,人家畢業那一刻就賺了我五年的工資。

特別希望自己能夠時空穿越回 5 年前,不用提醒自己得開始積攢人脈,也不用提醒自己買房子。

哪怕只是提醒自己一聲:“別偷懶,別就知道玩兒,要不然有的你後悔。”

一切都太貴了,怎麼存錢買房

吃個外賣 30 起,打車動不動就 50,和朋友吃飯看電影一次至少 200。

——生一場病,半年的積蓄就沒了。

前段時間有個新聞很嚇人,六成年輕人沒存款,有存款的年輕人平均月存儲也只有 1389 元。


真不是我們愛亂花,是根本存不下來

房租就更不用說了。

一個朋友去年剛來上海工作,月薪 8000。每天工作到 12 點,幾乎必須住在附近。他找了好久,發現最少也得 3500。

在老家買一個小房子一個月還房貸才 3500,在大城市租房,第一年你就能提前感受到中年還貸的壓力

雖然遠沒到結婚成家的年紀,但看到這些信息堆過來就越來越慌。

想回家,湧進北上廣的年輕人現在紛紛想逃離這裡

都說大城市交通發達,能夠承載很多回家的人,卻承載不了一個年輕人的落魄


想逃離焦慮

想給自己放個假

想屁事都不用愁

想完完全全地放空自己

許多人想到了旅行,然而……


我每天都從家旅行到中關村

每天的風景都不同我不知道是否已找到人生的真諦

但我知道如果我在這裡找不到,在西藏同樣找不到。

—— 大貓布丁


在路上認識一個朋友,原來在北京工作,後來辭職去旅行,在拉薩待了近兩個月。我問她在西藏幹嘛,她說每天睡到自然醒,熬到晚上就開始泡吧,一直泡到凌晨,該回去睡覺就睡覺,堅持了近兩個月,並說她人生因拉薩而改變。

這裡,如果將布達拉宮換成故宮,其實她的生活與在北京沒有本質不同。

—— 關毅

在透支自己工作n年後,曾辭職旅行4個月,去了澳洲、新西蘭、柬埔寨和越南。回來後花了2個月找工作。

既沒有融入原來的生活圈,也沒有開始嶄新的生活,只是換了僱傭方式回來掙錢而已——原來是僱員,後來變成了freelancer,因為freelancer來錢快。

—— 泓一清泉

人生該有兩次衝動:一場奮不顧身的愛情,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旅行真的能做到說走就走嗎?

你有工作有單位,起碼得跟單位領導請個假再出門吧

你有父母有妻兒,怎麼也要跟家裡說一聲再出發吧

你又說這些我都沒有!

那你也得收拾一下行李,看看手機短信裡的銀行卡餘額提醒再出發吧!

—— 噠噠噠噠噠

首先旅行可以幫助人找到人生的真諦,這是一個方法,走出去見識世界,開拓眼界的方法。

當然旅行也不一定能真的就找到人生的真諦,也許走了三年五載,只找到了一身的病痛和空空的錢包。

—— 秋風


雖然會有人說旅行也許並不是那麼有用

但是現在焦慮的年輕人,需要這麼一個

間隙

在大多數時候,我們會突然想放棄,想算了

只是積累了太久的壓力、情緒,和心裡一直沒有得到解答的疑問,就在某一個瞬間

小型崩了一下。

就像小云一個朋友說的:我一個月努力 26 天, 4 天用來放棄,緩一緩,接下來才能繼續。

生活已經如此艱難,利用間隙時間去旅行還有這麼多事要操心,咋辦?


來了來了,它來了!

【雲肆環遊旅行商城】

雙節大促

全場鉅惠

一、消費滿減


二、早鳥福利


三、商品八折日


【商品類目】

【泰國】民宿預定


【韓國】酒店預定(點擊圖片進入商城)


【日本】一站式服務:

民宿、地接、項目體驗、私人訂製


其實,把曾經想嘗試的事情嘗試一下

或者去體會一下別人是怎麼生活的

這件事本身落實下來就是一種實踐和勇氣了

對於去體驗的人

至少,會更加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至少,勇敢一點是沒有錯的


焦慮的年輕人

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