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出差,真的是四处玩?|采访手札

应地方相关部门的邀请,出了两次单位的差。4天来回去了以火腿闻名的浙江金华,6天来回去了趟山西运城。出差无外乎几点:开会、参访,也就是你们说的“出去玩”。今天给你们讲讲,记者体会到的“出去玩”到底是什么概念。



(山西运城雨后街景)

第一记 | 浙江金华


去浙江金华是个分会场。那时候,我还是新单位里的生瓜蛋子(哈,真是粗俗又接地气的说法),一个比较重要的大会,分会场缺一个记者。领导给我叫进办公室,说你这几天除了单位,还有事么?我说没有。她说明天你出差吧,来回4天,具体的你和XX对接。我说行。

入职不到一礼拜,就被派出去了,还是非本职类的图片报道。外出派遣单没来得及填,匆匆拿了设备就走了。

这次出差的最大感触就是:为什么我一个人去?

到了之后,入住和睡眠都很顺利,于是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第二天下午。录音、采访和报导的工作倒也是得心应手。晚上看了一出婺剧,回来大概9点多,抓耳挠腮地写了个报道,凌晨给领导送审去了。

小贴士

婺剧,俗称“金华戏”,中国浙江省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以金华地区为中心,流行于金华、丽水、临海、建德、衢州、淳安等地。是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的合班。因金华古称婺州,元至正二十年(1360)改称金华。

2008年6月7日,婺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婺剧表演)


第二天就比较可爱了。上午以参访为主,去看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老实说,如果不亲身去工厂、产业园区走访,我们这样的城里孩子是很难发现这些古老又曾经非常落后的产业,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现代化的。一路小跑对着不同的人采访,从这辆车跑到那辆车。9月初的浙江,天气还很友好,穿着裙子也感觉非常舒适。

中午匆匆吃过晚饭,就要去金华山看看。对,你们嘴里的“游山玩水”,然而并没有。满脑子都在想自己的参访稿子如何出,还要和同行的成员一起进行简短的交流,这也就是所谓的“补采”。最难的不是问话,而是怎么引导问话。以至于时常觉得,尽管采访内容不够,但还是话到嘴边就迟钝地不知道问什么好。所以每当这个时候,录音笔、相机、笔和笔记本就全部在手上了。拿也拿不住,还玩?

当天送走了同行的参访团,在凉亭边和当地接待的相关领导简单聊了几句。就像是邻家伯伯,讲了很多轶事。我们这样的背景孩子,被山水滋润的机会少之又少,而那些依山傍水走出来的人,反倒比我们活得更有灵气,见闻也更加广博。


(浙江金华 万佛塔)


我们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而那些活在山水里的人,看山是找韵,看水是寻灵。自然美好。

这次采访给我的最大感触就是——

太可怕了,竟然有个其他驻地的记者一口气写了5篇稿件!!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写少了?

第二记 | 山西运城


还没结束金华采访,有一份独采来敲门。是比较擅长的文化领域,地点在山西运城。难以想象我妈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是有多崩溃:你在家呆几天再走行不行?

行... 不通吧?

出发又是个早上,北京西站的早上永远热闹的如春运一般。那瞬间我甚至有个错觉:是不是要过年了哇?

到运城的时候又累又饿,想喝咖啡,但发现这个城市没那么多新鲜的东西对文化进行撞击,依旧保持着中国古朴城镇比较完善的特色。从某一方面来说,我是很欣赏这个做法的,但听说万达广场要开了。但是好在下午有半天时间自由活动。于是冒着雨我去了当地博物馆——运城博物馆。博物馆不大,但是黄河文化、河东文化包括历史名家文化还是值得看看的,如果你有机会做短暂停留,建议你们来这里转转。人不读历史,尤其自己国家的著名板块类知识点,真的和行走的猴子没差。



(山西运城 博物馆)


第二天比较辛苦7点就出发了,去永济市、芮城进行参访,三处地标式建筑之后,觉得整个人都虚了,腿抖。不过好在文化类的参访对我来说稍稍简单一点,虽然不是文化人,但读书和旅行总能让人变得正经的文青。在心里把稿子默默码好,希望晚上能有睡觉的时间。晚上用过简单的饭菜,就到关帝庙参加了开幕式,在大喇叭口拍照是最为脑袋响的事。完事到酒店10点半左右。那时候真的很想甩了鞋子躺下就睡。然鹅,2篇稿件(参访和开幕式)第二天要审核宣发。为了他人着想,就不得不选择明早上就能交稿。这一写,就夜里三点了。顺便说一句,我还自己叫了个外卖,辣的神清气爽,配上好几杯速溶黑咖啡,简直兴奋到飞起来... ...



(山西运城 令人高兴的一次外卖)


第三天是一个画展和座谈会。整体来说不累,基本是做活动预热。值得一提的是,我儿时见过的漫画家也在座谈会,所以小粉丝的心态就噗噗噗地往上涌。工作时间我不能要合照,对,我不能。

第四天算是炼狱考验了,朝圣大典,全程跟着领导跑,路途上看到好几个晃晃悠悠的记者拿着相机险些跌倒。一般来说,我这样的视频编导(其实我是临时抓过来当文字记者的)是极少接触图片报道的,所以也是第一次全程拿着相机跟着那些有经验的其他媒体的老记者跑来跑去的拍纪实。关帝庙能有多大啊,五十分之一个天坛?十分之一个宣武小公园?五分之一个陶然亭?昨天来参观路线的时候,觉得小而精巧。当天却觉得这是《神庙逃亡》一样的来回跑啊这是,跑来跑去的浑身都湿透了。那是我第一次亲历图片记者蜂拥而不知往哪去的莫名感,也是第一次独立拍出了拿得出手的报道照片。有个小插曲是:往年领导按照规定的路线走到祭拜的关帝庙,而这次他们换路了。当地举办方的媒体也是一头雾水,面面相觑以外,就是各自心机地抢占高地,找个能拍照的位置。



(山西关帝庙 全球华人武圣关公朝圣大典)


第五天继续去县城参访,新绛县。推荐大家有机会去看看,文化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一定要亲身感受。这天比较有意思的是时值中秋,着实没想家。大概是累的。

晚上和当地领导,及参访团的人一起吃了个河东家宴,吃了口月饼,回去的也早,来得及写稿。这节日也就算是过的圆满了。



(山西新绛县 绛州三楼 戏台乐楼)


这次比较欣慰的是一口气出了6篇稿件,算是不虚此行了。关键是,真的被看到的东西感动的不行。通行的一个老师她和我说:我们这些游客,是体会不到他们的气息的,只有那些真正研究历史文化的人,触摸这里的一草一木,才能和历史对话。

现代和历史依旧在同一时空,它在那端娓娓道来,我们这样的今人,真的能读懂吗?别忘了,今月曾经照古人啊。

最后,附上我这几次出差的睡眠最低值,你大概就清楚普通类非新闻即时性记者的每日睡眠了。






*平均值一般在4-5小时左右

你别问我为什么呀?

7点出发你怎么也得5点半起来穿衣服化妆美美哒吧?!

怎么也得挑衣服挑半天吧?

怎么也得吃早饭吧?

怎么也得墨迹墨迹吃完再补个妆吧?

怎么那么不讲究呢~


(浙江金华 酒店外网红奶茶店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