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黄冈的记忆——中共历届黄冈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

王楚平

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只有五十多人的小党发展到近九千万党员的大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这样大的政党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是中国共产党最高权力机构——中央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他们既是中国共产党的精英,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栋梁。现将中共历届黄冈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有关资料辑录如下。

一、历届黄冈籍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名录

党的一大代表(党的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嘉兴召开)

董必武 陈潭秋 包惠僧

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党的五大于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召开)

候补委员

陆沉 林育南 陈潭秋

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党的六大于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召开)

中央委员

周纯全 董必武 林育英候补委员

李子芬 陈潭秋 李先念

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党的七大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

中央委员

林 彪 董必武 陈潭秋郑位三 李先念

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党的八大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

中央委员

董必武 林 彪 李先念郑位三 谢富治 王树声陈锡联 韩先楚

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党的九大于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

中央委员

林 彪 王宏坤 王树声陈 康 陈锡联 李四光李先念 吴大胜 张才千张天云 郑维山 饶兴礼韩先楚 董必武 谢富治

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党的十大于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

中央委员

王必成 王宏坤 王树声李先念 吴大胜 张才千陈 康 陈锡联 周纯麟饶兴礼 秦基伟 韩先楚董必武

候补委员赵辛初

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党的十一大于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

中央委员

王必成 李先念 张才千陈锡联 周纯麟 赵辛初

饶兴礼 秦基伟 韩先楚 陈再道

候补委员

李成芳 谢正荣 陈爱娥

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党的十二大于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

中央委员

王诚汉 李先念 周世忠

饶兴礼 秦基伟 韩先楚 傅奎清候补委员

丁凤英(女)

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党的十三大于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召开)

中央委员

秦基伟 郭超人候补委员

王洛林 吴 仪(女)

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党的十四大于1992年10月12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

中央委员

吴 仪(女)郭超人候补委员王洛林

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党的十五大于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

中央委员

王洛林 吴 仪(女)郭超人候补委员徐鹏航

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党的十六大于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

中央委员

吴 仪(女)周 强候补委员

王洛林 吴定富

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党的十七大于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

中央委员周 强

候补委员

吴定富 汤 涛

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党的十八大于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

中央委员 周 强

候补委员 汤 涛

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

中央委员周 强

二、历届黄冈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生平要略

董必武(1886.3.5-1975.4.2),红安县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代主席。

陈潭秋(1896.1-1943.9.27),黄州区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共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

包惠僧(1894-1979),团风县人,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务院参事等职。

陆沉,原名卢斌(-1939年),团风县人,曾任全国农协临时执委会五常委之一(另四人是谭延闿、邓演达、毛泽东、谭平山)、江西省委书记等职,1930年被开除党籍。

林育南(1898-1931.2.7),团风县人,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中共湖北省委代书记,全国苏维埃中央准备委员会秘书长等职。

周纯全(1905-1985),红安县人,开国上将,1935年8月沙窝会议增补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曾任鄂豫皖游击总司令、川陕游击总司令。

林育英,张浩(1897.2.25-1942.3.6)团风县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和著名工人运动领袖之一,1936年增补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与其堂弟林育南、林彪(林育蓉)并称为“林氏三兄弟”。

李子芬(1902-1936),黄梅县人,曾任共青团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共满洲省委书记。

李先念(1909.6.23-1992.6.21),红安县人,担任国务院副总理26年,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全国政协主席。

林彪(1907.12.5-1971.9.13),团风县人,元帅,曾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部长。文革期间,组建反党集团。1971年9月13日,仓皇出逃的林彪乘坐的飞机坠落在蒙古温都尔汗附近,暴尸于异国荒野。

郑位三(1902.10.21-1975.7.21),红安县人,鄂豫皖根据地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共中央中原区代理书记兼中原军区政委。

谢富治(1909.8-1972.3.26),红安县人,开国上将,中共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曾任公安部部长、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北京军区第一政委。

王树声(1905.5.26-1974.1.7),麻城市人,开国大将,黄麻起义主要领导者之一,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国防部副部长。

陈锡联(1915.1.4-1999.6.10),红安县人,开国上将,曾任中共第七至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和北京军区司令员等职。

韩先楚(1913.2-1986.10),红安县人,开国上将,曾任福州、兰州军区司令员、中央军委常委等职。

王宏坤(1909-1993),麻城市人,开国上将,人民海军的创建人之一,海军第二政委。

陈康(1910.4.7-2002.5.23),武穴市人,开国中将,曾任昆明军区代司令员、中共云南省委书记。

李四光(1889.10.26-1971.4.29),团风县人,地质学家、教育家,曾任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吴大胜(1914-1994),红安县人,曾任江苏省军区第一政委、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等职。

张才千(1911.9-1994.12),麻城市人,开国中将,曾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武汉军区司令员等职。

张天云(1913-1980),红安县人,开国中将,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兵团副司令员,中央军委总后勤部副部长。

郑维山(1915-2000)麻城市人,开国中将,曾任北京军区、兰州军区司令员。

饶兴礼(1925-2000),浠水县人,著名全国劳动模范,浠水县十月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曾任浠水县委书记、湖北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王必成(1912-1989),麻城市人,开国中将,曾任昆明军区和武汉军区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周纯麟(1913-1986),麻城市人,开国少将,曾任华东军区炮兵司令员、上海警备区司令员、上海市委书记等职。

秦基伟(1914.11.16-1997.2.2),红安县人,中将,曾任成都和北京军区司令员、第十三届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赵辛初(1915.3-1991.11.15),黄梅县人,曾任蕲黄广中心县委书记、鄂东专员、黄冈地委书记、湖北省委书记、国家粮食部部长。

陈再道(1909.1.24-1993.4.6),麻城市人,开国上将,曾任河南军区、武汉军区和铁道兵司令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李成芳(1914.4-1984.1),麻城市人,开国中将,曾任国家第五机械工业部部长、武汉军区第一政委等职。

谢正荣(1918-1927),红安县人,开国少将,曾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川省军区司令员。

陈爱娥,1938年4月生,红安县人,曾任武汉国棉第一厂党委副书记、武汉市妇联副主任、政协湖北省法制委副主任等职。

王诚汉(1917.12-2009.11.20),红安县人,上将,曾任成都军区司令员、军事科学院政委等职。

周世忠(1918.5-1992.10.9),红安县人,开国少将,曾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等职。

傅奎清,1920年11月28日生,英山县人,中将,曾任志愿军师政委、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福州军区政委、南京军区政委等职。

丁凤英,女,1943年10月生,罗田县人,曾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新洲县委书记、黄冈地委第一书记、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郭超人(1934.10.31-2000.6.15),武穴市人,曾任新华社西藏、陕西、四川分社记者,新华社秘书长、新华社社长,中国著名新闻工作者。

王洛林,1938年6月生,团风县人,王亚南之子,曾任厦门大学副校长、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等职。

吴仪,女,1938年11月生,黄梅县人,曾任对外贸易部部长、卫生部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等职。

徐鹏航,1940年11月生,黄梅县人,曾任湖北省副省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等职。2000年10月受党纪处分,由部长级降为副部长级。

周强,1960年4月生,黄梅县人,曾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湖南省省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现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首席大法官。

吴定富,1946年7月生,武穴市人,曾任广济县长、县委书记、湖北省审计厅厅长、审计署纪检组长、中纪委秘书长、中国保监会主席、党组书记等职。

汤涛,1962年7月生,英山县人,曾任共青团湖北省委书记、鄂州市市长、恩施州委书记、湖北省副省长、山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等职,现任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三、文献史料考注

(一)资料来源:1979年10月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资料组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委员会及中央领导机构成员名单》;2004年11月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党史研究室合编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委员大辞典》(1921-2003);2012年11月党建读物出版社《党的十八大文件汇编》和2017年10月人民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以及湖北党史网和相关人物传记等。

(二)名单排序:依次逐届排列;每届之中按委员、候补委员次序排列;委员和候补委员或按得票多少排列,或按姓氏笔画排列;属于届中递补的,按递补时间先后排列。

(三)有关补释:党的一大没有选举中央委员会,只选举中央局,因此将一大代表黄冈籍3人列入。1935年8月,沙窝中央政治局会议增补委员、候补委员以及政治局委员,一些史家称,此会是在红四方面军枪口下逼迫召开并增补的人选,不宜列入。按照唯物史观,历史就是历史,将周纯全、李先念等人列入。人物简介中,任职取有代表性的职务,不作详述。

(四)地域分布:从党的一大到十九大,黄冈籍有42人(不包括历届的重复计算)先后被选为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依黄冈市县区分布是:

红安县:14人,董必武、周纯全、李先念、郑位三、谢富治、陈锡联、韩先楚、吴大胜、张天云、秦基伟、谢正荣、陈爱娥(女)、王诚汉、周世忠。

麻城市:8人,王树声、王宏坤、张才千、郑维山、王必成、周纯麟、陈再道、李成芳。

团风县:7人,包惠僧、陆沉、林育南、林育英、林彪、李四光、王洛林。

黄州区:1人,陈潭秋。罗田县:1人,丁凤英。

英山县:2人,傅奎清、汤涛。浠水县:1人,饶兴礼。蕲春县:空缺。

武穴市:3人,陈康、郭超人、吴定富。

黄梅县:5人,李子芬、赵辛初、吴仪(女)、徐鹏航、周强。

(五)连任情况:连任7届委员或候补委员(下同)的有李先念,连任6届委员的有董必武(包括一大代表,下同),连任5届委员的有韩先楚,连任4届委员的有陈潭秋、陈锡联、秦基伟、饶兴礼、吴仪、王洛林、周强,连任3届委员的有林彪、王树声、张才千、郭超人,连任2届委员的有郑位三、王宏坤、王必成、谢富治、吴大胜、周纯麟,赵辛初、吴定富、汤涛,其余的人任委员和候补委员一届。黄冈籍最早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是周纯全,1935年8月沙窝中央政治局会议增补。

(六)相关比较:中共一大代表的13人中,黄冈籍的有3人,占23%;党的七大选举的44名正式委员中,黄冈籍人士5人,占11.4%;党的九大政治局21名委员中,黄冈籍人士6人(林彪、叶群、陈锡联、李先念、董必武、谢富治),占28.6%。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中可正衣冠,可知兴替,可明得失。

纵观中国现代史,黄冈主流文化是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文化”。这一批精英,则是红色文化的原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