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不在菜鸟称霸王!

体育萌发于原始社会的最早阶段,可以说体育的起源与人类的起源一样古老。“人猿相揖别”,意味着人从自然界中走出来,从动物界中站立起来,成为具有特殊类本质的能自由活动的人存在。这个时期的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吃、喝、穿、住、行是人类生存最基本也是第一需要,需要是最基本的动因,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人们结伴成群组织劳动实践生产,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物质资料。在争取生存的漫长岁月中,人类与动物一样攀爬采摘植物果实外,还要上山捕捉野兔、野鹿,下河捕捞鱼虾,上树掏鸟窝,生吃鸟兽的肉,喝鸟兽的血,居于树上或山洞,过着“冬穴夏巢,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处境是相当艰难困苦的。

为了饱腹,他们必须跋山涉水,采集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植物、坚果,捕捉足够的鱼虾、动物。为了生存和繁衍,他们还必须与凶猛的豺狼、虎豹、熊狮等猛兽搏斗,躲避狂风暴雨、严霜酷暑、山崩海啸等自然灾害的袭击。在人类世世代代反复不断的能动的劳动实践作用下,大自然成了人反映和改造的对象。人类通过生产劳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界并改变自然时,也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使隐藏在自身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所谓人自身的“自然”指的就是人的身体。所谓“沉睡的潜力”指的就是语言思维、劳动能力和体育能力以及感觉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能力。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能力是因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物,人自身具有生理器官、生理机制在生产劳动实践中“人化”的结果。

于是“眼睛变成了人的眼睛”[2],手变得“自由了”,能够站得稳、跑得快、跳得远、蹦得高。手脚的分工,手的专门化意味着工具的出现,而工具意味着人所特有的活动,意味着人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反作用,意味着生产。随着手的发展,头脑也进一步发展起来,首先产生了对个别实际效益的条件的意识,而后来在处境较好的民族中间,则由此产生了对制约着这些效果的自然规律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