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武功,这是我2018年最新简历,请多关照!

我叫武功

这是我的证件照

我叫武功

这是我的航拍照片

不要太羡慕

因为这就是我本来的样子

我叫武功

这是我的个人信息

中文名:武功

英文名:Wugong County

电话区号:029

体型:397.8平方公里

家庭住址:陕西省咸阳市

家庭成员:游凤镇、苏坊镇、武功镇、贞元镇、长宁镇等7镇4区1个街道办事

车牌号:陕D

简介:武功县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秦孝公十二年(前350)设郡县。是周人始祖后稷教民稼穑之地,也是大汉忠臣苏武的故里、唐太宗李世民的诞生地。

我叫武功

这是我小时候的照片

小时候的我淳朴、可爱、勤劳

图源:武功县贴吧

△普集高级中学

图源:武功县贴吧

△武功县信用社

图源:武功县贴吧

△武功农学院大楼

图源:武功县贴吧

我叫武功

这是我现在的照片

现在的我时尚、潮流、小清新

这是我的旅游照片

美阳关

姜嫄水乡

武功县城隍庙

武功县小华山

武功县苏武纪念馆

武功县报本寺塔

武功县教嫁台

武功县姜嫄墓

武功县关帝庙

武功县郑尚坡遗址等

我叫武功

这是我家的特产

猕猴桃的质地柔软,口感酸甜。

武功柿子果实熟时橙黄色或红色,浆肉味甜,若晒制柿饼,味道甜美。

武功旗花面是一种面食。吃在嘴里,面条柔韧、爽滑,瞬间就征服了你的味蕾。

武功镇凉皮在陕西凉皮是一种大家都喜欢的快捷食品。各地都有不同的做法,但是在陕西咸阳的武功镇,做法有些不一样,它在其他的制作方面和周围差不多,但在调料上用料比较考究。以有名的秦椒原料制作的辣椒油、以本地产的大蒜制作的蒜水、芥末、调料水、等都是采用精选的上等材料采用秘法制作。

倪家大锅盔,来源于古代士兵在作战中应急,把面粉调料和为面片放在头盔上烧制,祖先以此为原理研制而成。倪家大锅盔,在祖传工艺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配方优良,做工精细,采取专用优质小麦面粉经过特色发酵,改用铁锅文火加红外线慢烤,不含任何添加剂和人工色素,属绿色食品。逐渐成为一项颇具特色的大众食谱。

北韩麻花有陕西武功县北韩村宗祖韩林传绝技于后辈,源于明代洪武年间,至今有600多年历史。产品选料精细,配方考究,工艺独特,金黄醒目,甘甜爽脆,酥而不腻,口感清新,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以香、酥、脆著称。尤其是新推出的小麻花,能量高、脂肪低,既可休闲品味,又可咗酒拌茶,是理想的休闲小食品。目前,公司将传统手工工艺与现科技相结合,集约化经营,注册了商标,改进了包装,让产品走进了超市,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亮点。

普集烧鸡为陕西省咸阳市久负盛名的汉族传统名菜。始产于武功县普集镇。普集烧鸡鸡形完整、匀称、饱满,皮色新鲜,颜色酱红,油光亮泽,肉嫩离骨,酥烂无渣,醇香可口。

普集烧鸡,起始于河南人氏郭志平。抗日战争期间的1940年,为了逃避战乱,他携带家眷,一根扁担两只筐,来到陕西省武功县普集镇投友定居,并拿出看家本领,以祖传清官烧鸡技艺谋生。郭家烧鸡香酥鲜嫩、色味俱佳,很快远近闻名,因普集位于陇海铁路沿线,后又成为武功县政府所在地,普集火车站人流量大,烧鸡被旅客带到四面八方,因而定名为普集烧鸡。

小村镇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武功县东南部,滨临渭河。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抢抓新农村建设历史机遇,紧扣发展第一要务,立足于国内外两大市场,依托区位、气候、科技三大优势,把发展无公害大蒜作为富民强镇支柱产业,大力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

武功县长宁镇制刷建成田寺制刷小区,制刷产业在大户的带领下,带动210户群众从事手工制刷,产品由过去单一的家庭民用向工业用刷、工艺用刷发展,系列产品多达120余种,年人均纯收入2000余元。

笤帚加工业以普集街乡永新村为主,现有专业户280户,年加工笤帚50多万把,户均收入5000—8000元,最高可达2万元。

贞元镇余村草编基地现有编织户400余户,年户均收入5000元。竹园工艺编织在继承竹筐、竹笼等竹器编织的基础上,引进藤编工艺,开发出藤椅、沙发等20多种高、中、低档藤编家居工艺品,以残疾人张孝林、张文泉为主,现有社员45人,人均月收入1500元以上,合作社年产值200万元,纯利润80万元。

武功县“馨绣”布艺产业属于地方特色传统手工业范畴,为国家重点支持文化产业发展领域。馨绣布艺继承和发扬传统民间手工刺绣艺术,弘扬民族文化,凸显地方特色,彰显传统艺术,为新兴的地方特色朝阳产业。

武功馨绣布艺产品分为25大类100多个系列产品,从精品字画、民间艺术品、古 今名画、艺术挂件,到民族服饰绣花拖鞋、绣花保健枕,从现代麦秆画、草编凉鞋、玉米皮底布鞋,到剪纸、皮影、窗花等,均为古典民间艺术与现代时尚消费完美 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重点对象,其每件作品都经过几十道工序,均为纯手工制作的艺术精品,具有设计新颖、色彩鲜艳、专业独特、返璞归真、绿色 时尚等特色,有着极高的实用、欣赏和珍藏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从古至今,武功县长宁镇的镇东村一直酿造着香醋。在长宁镇东沿着西宝北线的公路两侧,一排排的大瓮整齐排列着,家家户户的香醋作坊炉火正旺,醋香弥漫在田间的空气里。

每到年底,长宁镇孔尹村就进入制作挂面的黄金季节,因用最传统的工艺,纯手工制作,每根均为空心,条细如丝,营养丰富,无任何添加剂,做出的挂面独具特色,是远近有名的地方特产。

过去只有生病的人或者做月子的妇女才可以吃的这样的挂面,现在挂面已成为走亲访友和老百姓日常饭桌的佳品。

南可村地处武功县贞元镇东南方,现该村人口1986人,376户,有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400亩。2007年,全村经济收入890万元,人均纯收入3500元。村中劳务输出。一村一品等特色经济呈现出多轮驱动、蓬勃发展的喜人态势。

该村依托南可手织布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手织布产业,目前该村己发展织机420台,吸纳农村闲散劳动力600多0人,生产的4筝24色线手织布产品,色泽鲜艳,环保实用,供不应求,得到国家、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

武功的特产简直太多了,

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武功的美,多元素

自然、蓝天、白云、青山、

河流、美食、瓜果、遗迹

....

武功的美在深度

一旦接触,就再也离不开

我叫武功

未来的我一定会

更耀眼、更璀璨、更富强!

一起欣赏一下

来源:武功旅游、微武功、腾讯视频、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