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国足需先拯救中国足球的文化,让联赛摆脱“非主流”才是根本

尽管中国足球和球迷们爱看的足球相差甚远,但是作为中国的球迷,始终在内心为国足留有一个重要的位置。足协说是球员的问题,可是通过军训解决了吗?球员们说教练的问题,可是这些年拿过世界杯的世界名帅都请了。球迷们则说是足协的问题,可是换了那么多届也无法阻止国足的成绩下滑。然而在我看来,是中国整体足球文化的缺失,导致了“后高俅”时代国足永远无法崛起。足球是一种运动也是一种文化,我们一直说国足的队员缺乏的是信心意志和拼搏精神,这其实就是缺乏文化底蕴的表现。

中国文化的传统就是兼容并包,善于接纳外来人,也善于在内部推陈出新 。历史上,社会风气开放,人才自由发展的时代,社会大都内部繁荣发展,外部远人慕名而来。我们哈韩哈日的怎么来的?相比之下,日本一直在宣传自己的文化,国更是不遗余力的强化自己的文化,甚至闹出抢中国文化的笑话。而我们呢不仅没有重视保护发展自己的文化,甚至有人在诋毁自己的文化。别人某一方面比我们强,就把我们所有的东西都否定了。有一些人整天的宣传宇宙人的万能规律、宇宙人的方式,国足的躯壳装的外星人思想,弄得自己都不知道该为谁效力了。整天被这些东西灌输到最后,难免队员在场上不自信:比如说哈日的见了日本队能放开手脚吗?那不是关公面前舞大刀吗? 哈韩的见了韩国队能不恐韩吗?

现在的社会风气下,人才得不到自由发展,你想站直了伸个腰呼吸头顶上的新鲜空气,没有那个空间,而是被很多条条框框束缚。对于国足来说也是,自己好的东西出不去,外面好的也进不来。球员也是一样。一个穷人家的小子要从小就是足球天才,如果是在一个各阶层正常交通的社会,他完全可以通过纯实力证明自己,一步步出人头地,走上职业足球道路,甚至成为五大联赛的巨星。但是现在的青训黑幕有多深大家都知道……这样的巨星苗子也没有办法发芽。

所以说立足于联赛对于中国足球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联赛是一个国家足球的根本,联赛没搞好,基础没打实,只会出现“昙花一现”的国家队,但某些人说的中国国情也有一些道理,当前的中国搞真正的职业化或许还有点困难,所以也可以依靠“国情”来提高一下中国足球的水平,但所谓的“半举国”不能只是举国字号球队,甚至去破坏联赛,那是功绩足球,是急功近利,而是应该利用举国的优势去帮助联赛发展,促进联赛尽快走上真正的职业化道路,你可以利用举国去帮助发展一下青少年联赛,利用举国的资金去聘请西班牙或荷兰等国家的青训教练,举办青少年联赛,甚至去宣传一下足球,这才是“举国”应该做的,让国字号去打联赛显然是“伪举国”!

文化说白了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一个社会各个部分、各个阶层彼此隔绝,和外部断绝,文化缺失也就不足为奇了。就像《周易》“否”卦说的,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小人道长,君子道消。 中国足球的危机早就渗透到了联赛的漏洞里,更说明文化危机!现在的年轻人思想里还剩多少中国元素?还有多少人有这种信念: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一定能胜! 中超球员越来越贵、大牌越来越多,但是在中国沦为了“非主流”。NBA、CBA、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甚至是冰球充斥着各个频道。篮球场随处可见,每个单位都有至少一个篮球场,一个城市没有一个正规的足球场的事不算稀奇。中国足球走到这个地步,全国铺天盖地的谩骂随之而来。所以立足于联赛才是解决国足危机的唯一途径,让联赛摆脱“非主流”才是根本。

我作为一个球迷,心中最大的愿望,不是看到国家队夺得金杯,而是能看到我们的联赛有一天能成为真正属于竞技者的天堂,在这个联赛里,不论你出身、肤色、民族,只要有能力有志气就能闯出自己的门道。如果有一天,任何国家的孩子都像知道法甲、荷甲那样知道中超,知道想踢球可以去中国闯荡,那里张开双臂欢迎一切有志气的孩子,也会充满关爱地给任何一个闯出去到欧洲修炼的孩子送行,那么,即使中国拿不到世界冠军,也是世界足球的无冕之王。那个时候我们不用像树牌坊(或说灵位)一样树自己的文化,因为我们的文化本来就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