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退出獨立國協,獨立國協還剩下幾個國家?

大東北的小豆包


烏克蘭宣佈退出獨聯體,但其實這個國家至今也沒有批准過獨聯體的憲章,即從1991年有獨聯體這個國家聯盟時候起,就一直不是它的官方成員國,那麼,嚷嚷著要退出,是不是有點無中生有?就是說,你從來也沒加入過,何談退出呢?不管烏克蘭退出與否,目前,獨聯體仍然還是有9個正式成員,它們是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摩爾多瓦、俄羅斯、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但烏克蘭地理位置重要,是歐盟與獨聯體,特別是與俄羅斯地緣政治的交叉點。

其實烏克蘭與獨聯體的關係有兩點最值得一提,一是它是1991年蘇聯解體時獨聯體的三個創始國之一,其他兩個是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但由於議會未批准憲章,所以烏一直是以聯繫國的身份參與獨聯體事務。二是2014年3月,烏克蘭啟動退出獨聯體進程,但不曾想此舉立即導致該國的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通過全民公決,宣佈“獨立”並加入俄羅斯聯邦。普京總統喜出望外,當月18日即與克里米亞代表簽署條約,允許克里米亞以聯邦主體身份加入俄羅斯聯邦。令烏克蘭當局目瞪口呆,儘管堅決反對,但已無濟於事。單就這一點來說,當年烏克蘭啟動退出獨聯體進程,實在是虧大了。


人稱黎叔


獨立國家聯合體,是由前蘇聯大部分加盟共和國組成的進行多邊合作的獨立國家聯合體,簡稱“獨聯體”。最多的時候一共有12個成員國,分別是:阿塞拜疆、亞美尼亞、白羅斯、格魯吉亞、吉爾吉斯斯坦、摩爾多瓦、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烏克蘭、塔吉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均為獨聯體正式成員國。


但是,在2005年8月,土庫曼斯坦宣佈退出獨聯體。2009年8月18日,格魯吉亞宣佈退出獨聯體;現在,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也責成政府正式啟動退出獨聯體的程序。


也就是說,等烏克蘭退出獨聯體之後,獨聯體的成員國就只有9個國家了。


實際上獨聯體的成員國並非鐵板一塊的親俄羅斯,其中有俄羅斯本身比較強勢的行為,對獨聯體成員國的國家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正如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所言:部分條約與烏克蘭的國家利益和“自衛權”的行使不符。



自烏克蘭危機之外,獨聯體的現狀更加不容樂觀,難以達成有效的共識。就拿白俄羅斯這個國家來做例子,在烏克蘭危機之前,從白俄羅斯去往歐洲的簽證手續非常簡單,但是烏克蘭危機發生之後,西方開始制裁俄羅斯,附帶的連白俄羅斯的簽證也困難了很多,甚至不給簽證。


這就是被誤傷了,前段時間,白俄羅斯發表聲明稱改名為“白羅斯”,這種小動作就是想和俄羅斯拉開距離的心思,省得被西方國家誤傷。


胡哥看世界


獨聯體是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連同烏克蘭、白俄羅斯打造的後蘇聯時代的產物,用這種鬆散的組織關係代替曾經的蘇聯。獨聯體鼎盛時期有12個成員國,不過隨著土庫曼斯坦、格魯吉亞等退出,以及烏克蘭的即將退出,使這個由原蘇聯加盟共和國構成的區域性國際組織名存實亡。對於獨聯體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獨聯體成員國經過多次會議討論,試圖通過進行機構改革延續獨聯體的生命,但效果不佳。

今天銘蘇先生就給大傢俱體分析一下獨聯體為何誕生,以及獨聯體為何淪落到今天的如此地步:

不得不說獨聯體的誕生是時代的產物,是蘇聯作為國際政治實體退出歷史舞臺時,俄羅斯為了籠絡原蘇聯加盟共和國,以便繼續發揮俄羅斯的帶頭大哥的作用。蘇聯作為一個聯邦國家,各成員國之間不管是政治聯繫,還是彼此之間的經濟合作都很密切,這樣的組織最終都解體了,那麼獨聯體作為一個獨立國家之間的鬆散的區域性組織,究竟能發揮多大的作用不得而知。與其說獨聯體能發揮多大的作用,倒不如說這是俄羅斯為了繼續控制自己的勢力範圍的工具。

那麼,獨聯體為何不能發揮像歐盟之類的國際組織的職能呢?

歐盟是一個政治經濟性組織,其前身是歐共體,歐盟是由經濟組織發展而來,注重各成員國之間的經濟合作和互利互惠,能夠發展成後來的歐盟是歐洲國家為了增強自身實力,維護自身利益,同美國、俄羅斯等大國抗衡的產物。歐盟的形成和發展會使各成員國切實享受的諸多的實惠,比如免除關稅、人員貨物自由流動、貨幣統一、援助落後國家經濟發展等,所以才有越來越多的國家申請加入歐盟(英國除外)。

獨聯體最初成立時只是一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政府之間的政治性鬆散的區域組織,並不具有經濟職能,更多地是在政治、安全、軍事等方面開展合作。後來進行改革,試圖建立歐亞經濟聯盟,但是也是雷聲大,雨點小。獨聯體成員國先後簽署了上千個各種類型的合作文件,但是真正能落實的沒幾個,這說明這個組織並不能真正使成員國切實受益,當然這也與獨聯體成員國的經濟結構和發展水平有關。獨聯體成員國至今沒有一個發達國家,你說誰能起帶頭作用,誰能拿出自己的錢幫助其他成員國發展?

獨聯體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其缺乏國際存在感,難以擴大國際影響力:

第一、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實力衰落,難以支撐獨聯體發展。

在蘇聯時期,蘇聯還可以依靠整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去補貼落後地區的經濟發展,當然這也是出於維護邊遠地區穩定而採取的權宜之計。蘇聯解體以後,一方面俄羅斯經濟衰落,自身經濟發展都是問題,不可能再去幫助獨聯體國家發展。另一方面,獨聯體不是蘇聯,俄羅斯和其他成員國之間是獨立的主權國家之間的關係,俄羅斯也沒有義務去幫助其他成員國發展。所以獨聯體更多是蘇聯解體以後,原蘇聯加盟共和國之間尋求心理安慰的產物。

第二、獨聯體國家經濟結構的趨同性,導致彼此存在競爭關係。

蘇聯模式對獨聯體國家的經濟結構影響深遠,並且短期內難以改變。像俄羅斯、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多是資源型國家,由於自身消費能力有限,又遠離市場,資源輸出成為制約國家發展的瓶頸。而俄羅斯作為獨聯體的老大,自身資源豐富,國家經濟依靠油氣資源的出口,同其他成員國存在著競爭關係,因此各國很難在建立自由貿易體上達成一致。

第三、獨聯體國際存在感弱,難以發揮地區影響力。

獨聯體雖然有12個成員國(土庫曼斯坦和格魯吉亞退出後剩10個),但是對外基本沒發揮什麼國際影響力,更像是幾個獨聯體國家的俱樂部,平時大家聚在一起開開會,聊聊天,即使簽署個文件也不去真正的落實。雖然俄羅斯一再強調重視獨聯體這個組織,但是如果不能給成員國帶來真正的利益,大家遲早都會離開的。烏克蘭此前已經宣佈將退出獨聯體,如果烏克蘭一旦完成各項退出手續,那麼獨聯體國家將只剩下9個了。

獨聯體作為一個時代的產物,使俄羅斯能夠在蘇聯解體以後,捆綁原蘇聯加盟共和國,形成一個區域性的組織。這其中受益最大的應該是俄羅斯,因為俄羅斯將獨聯體國家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通過這個組織可以維繫俄羅斯同成員國之間的政治、安全和軍事合作。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國利益訴求的變化,獨聯體並不能滿足各成員國的需求,走向解體也不是沒有可能。


銘蘇先生


烏克蘭退出後,獨聯體還剩九個國家。俄羅斯已經基本放棄了獨聯體,轉而發展由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組織。

目前的獨聯體組織,就像歐洲中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一樣,名義上仍然是一個獨立國家聯合體,但是實際上早已經名存實亡了。已經基本喪失了作為一個聯合體,在國際社會中的主體地位。

蘇聯解體的之前,按照葉利欽最早的想法,他是打算搞一個新蘇聯。也就是讓戈爾巴喬夫趕緊下臺,自己取而代之。由俄羅斯做主導,繼續領導前蘇聯的加盟國。

但是由於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強烈反對,葉利欽為了儘早瓦解蘇聯,俄羅斯向烏克蘭和白羅斯妥協。後來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圖開會,十一個國家一致同意,才搞出了後來這個不倫不類的“獨聯體”組織。

所以,獨聯體先天不足,最開始它就不是一個緊密的政治經濟聯盟。只不過由於當時前蘇聯加盟國在經濟和政治方面的弱勢,不得已才抱團取暖。只要西方國家稍微搞點小恩小惠,這個組織很容易就會分裂。



資深的體育迷一定都記得,九二年的歐洲盃和巴塞羅那奧運會,獨聯體都參加了。當時獨聯體國家還是以聯合隊的名義參賽。在奧運會上繼續大放異彩,獎牌和金牌榜都是第一名。

蘇聯都解體了,還敢這麼狂,還在威脅世界老大的影響力。



當時英美髮現,雖然蘇聯已經解體。但是掌控獨聯體國家的政治勢力,仍然是前蘇聯的那幫老人。他們只不過給自己換了一副身份,本質上沒有什麼改變。

這才有了後來的北約東擴,步步緊逼,徹底瓦解前蘇聯國家的計劃。

面對北約的東擴計劃,俄羅斯也無能為力。普京接替葉利欽之後,對獨聯體國家的要求非常簡單。退出獨聯體可以,不親俄也可以,但是不能親西方,如果脫離獨立體加入北約,那就不行。

第一個退出獨聯體的國家是土庫曼斯坦。它退出獨聯體給出的理由很冠冕堂皇,宣佈自己為永久中立國,不參與任何政治聯盟。類似於瑞士。

但其實土庫曼斯坦一直有脫離俄羅斯控制的打算,但是怕俄羅斯報復。宣佈成為中立國,不偏袒國際上任何一方的組織。俄羅斯默認了土庫曼斯坦的行為,沒有對它進行制裁。

(格魯吉亞喪失的領土)

第二個退出的是格魯吉亞。這個很多人都知道原因,北京奧運會期間,格魯吉亞總統薩卡什維利以為得到了美國的支持,在南奧塞梯主動挑事,被俄羅斯打成了豬頭。格魯吉亞吃了大癟,美國又不出兵幫他報仇。只得宣佈退出獨聯體。

第三個退出的是烏克蘭。原因跟因為格魯吉亞一樣。烏克蘭以為得到了歐盟的支持,主動去招惹俄羅斯。結果被俄羅斯強行把克里米亞收回,歐盟抗議了幾聲後沒下文了,烏克蘭連個屁都不敢放,自己又不敢收回克里米亞,只能宣佈退出獨聯體。

隨著土庫曼斯坦、格魯吉亞、烏克蘭三國的相繼退出,現在的獨聯體,名存實亡。

目前俄羅斯已經基本放棄了獨聯體,轉而不惜血本重點打造的是”歐亞經濟聯盟“。

俄羅斯將“親俄”的核心圈子縮小,只保留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白羅斯三國。另外吉爾吉斯坦和亞美尼亞於2015年加入歐亞經濟聯盟。塔吉克斯坦屬於觀察員,有可能加入。

(俄羅斯、白羅斯、哈薩克斯坦三國領導人)

所以,可以確定的是。獨立國家聯合體這個組織還會存在一段時間,但終究會被“歐亞經濟聯盟”所取代。

目前歐亞經濟聯盟的成員國就是親俄國家,不在這個組織內的獨聯體國家,都屬於仍然在觀望的階段。


Mer86


首先我先解釋一下什麼是獨聯體。


獨聯體是原蘇聯解體後各獨立主權國家的協調組織,它是以主權平等為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它的宗旨是為各成員國進一步發展和加強友好、睦鄰、信任、諒解和互利合作服務;為各成員國在國際安全、裁軍、軍備監督和軍隊建設方面協調政策。而截止到目前加入獨聯體國家主要有: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白羅斯,摩爾多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俄羅斯這9個國家。獨聯體總部設在白羅斯首都明斯克。



(獨聯體組織旗幟)

因為這些國家以前都是蘇聯所控制的地區,所以也算是對前蘇聯的一種特殊的緬懷吧。大家以前都是“一家人”,就算是分家了還是有一些“血緣關係”,所以發生一些事情或者對一些事情有異議的話,大家也是會共同商討的。

所以這些國家總的來說都是親俄國家,因為多少有點“親情”。


燒包穀他爹


獨聯體是前蘇聯解體後,眾多從蘇聯脫離出來的國家,組成的獨立國家聯合體,主要是為了進行多邊合作的,獨聯體成員國到1994年4月一共12個成員國,其中的主導國家主要還是俄羅斯。

獨聯體最初建成宗旨是成員國間加強發展,友好睦鄰,和諧互信,在某一時期也對各國之間起到了協調的作用,獨聯體的總部在白俄羅斯,但是好景不長,在獨聯體喀山峰會後,獨聯體開始出現分裂,在2005土庫曼斯坦突然宣佈將要退出獨聯體,2008年格魯吉亞和俄羅斯因為南奧塞梯衝突導致兩國關係惡化,同年八月格魯吉亞宣佈退出獨聯體,2014年俄羅斯吞併了克里米亞,也導致俄羅斯和烏克蘭關係惡化,同年烏克蘭宣佈將退出獨聯體。

到烏克蘭退出獨聯體還剩下9個成員國,分別是俄羅斯,白俄羅斯,亞美尼亞,阿塞拜疆,摩爾多瓦,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不可否認的是獨聯體在未來的運行中將會面臨著更加嚴峻的形勢,雖然宗旨是各成員國平等互信,但是實際運作中常常俄羅斯一家獨大,體制改革對獨聯體來說也勢在必行。

現在的獨聯體可以說現狀很不樂觀,當一個組織簽署發佈的文件沒有一點執行力,那麼這個組織離解散也就不遠了,獨聯體現階段或許應該加強下成員國之間的經濟合作,進行體制改革,俄羅斯也該讓出部分權力,和各成員國改善關係,達到真正的互利互信,合作共贏,這樣才會是獨聯體遏制西方擴張,並走向未來的唯一出路。


玄坤


還有九個國家!

獨聯體自成立以來一直空轉。名存實亡!普京在解決了俄國的內部割據問題之後。一直想搞一個叫什麼歐亞經濟共同體之類的東西來取代名存實亡的獨聯體!

本身想拉攏蘇聯的主體。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哈薩克斯坦。

一旦形成,蘇聯等於就是原地復活了。

只是旗幟褪色了!

當然,美國不能容許這種情況出現。於是從格魯吉亞,到烏克蘭都出事了!特別是烏克蘭的出事,這是很嚴重的。

當然也不是,事不可為!如果烏分成三塊!把西邊的波蘭人踢出去。

建立中部與東部的親俄政府。這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但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事成不成也是問題。

普京作為一個男人只有不停的想辦法。

總之,獨聯體從成立的第一天。又沒啥意義


莊楚狂


獨聯體,全稱獨立國家聯合體,是由前蘇聯大多加盟國組成的多邊合作組織。1991年12月8日,前蘇聯的加盟國俄羅斯聯邦總統葉利欽、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羅斯(白羅斯)最高蘇維埃主席舒什克維奇在白俄羅斯的別洛韋日舉行會晤,簽署了關於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的協定,宣佈“蘇聯作為一個國際法大共同體停止存在”,也就是說獨聯體的產生是伴隨著蘇聯解體的序幕拉開的,是蘇聯解體的產物。

獨聯體的辦事機構設立在白俄羅斯的首都明斯克,宣稱“前蘇聯的加盟國和贊同獨聯體宗旨的國家都可以參加獨聯體”,其實主要還是前蘇聯加盟國加入,幾天後,前蘇聯加盟國的中亞五國(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在土庫曼首都阿什哈巴德發表聲明,願意加入獨聯體。

到1991年12月21日,前蘇聯加盟國白俄羅斯、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摩爾多瓦、亞美尼亞、阿塞拜疆11國在哈薩克斯坦原首都阿拉木圖舉行會晤,共同聯名簽署了《阿拉木圖宣言》,宣佈蘇聯停止存在,共同加入獨聯體。12月25日,蘇共領導人戈爾巴喬夫發表電視講話,辭去蘇共領導人職務,蘇聯正式解體。而格魯吉亞開始以獨聯體觀察員參與會議,從頭到尾只有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沒有參與獨聯體,這三國國家只要是於俄羅斯主導的組織一律不參與,非常仇恨俄羅斯,也不再原因和俄羅斯打交道。

時過境遷,獨聯體雖然是一個國家聯盟組織,但蘇聯解體後,獨聯體國家都混的不怎麼樣,沒有一定的粘性,誰過誰的日子,特別是獨聯體國家之間也是矛盾重重,加上蘇聯後遺症開始凸顯,陸續有國家退出獨聯體。1995年8月,土庫曼斯坦宣佈退出獨聯體;2008年8月,俄羅斯與格魯吉亞爆發了俄格戰爭,戰爭結束後,格魯吉亞宣佈退出獨聯體,2009年8月正式退出;2014年,俄羅斯出兵佔領克里米亞,並將其併入俄羅斯,導致烏克蘭也退出獨聯體。



現在獨聯體也只剩下俄羅斯、白俄羅斯、摩爾多瓦、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阿塞拜疆、亞美尼亞等9個國家,實際情況是,獨聯體早就名存實亡,這些成員國也沒有在以獨聯體國家自居,獨聯體作為蘇聯過渡產物已經完成了歷史任務,早該退出歷史舞臺了。

不過作為獨聯體國家老大俄羅斯好像不甘心獨聯體就此消亡,失去自己的影響力,2015年,在獨聯體基礎上主導成立一個類似當年歐共體的經濟合作組織——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有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亞美尼亞、吉爾吉斯斯坦,不過隨著俄羅斯經濟衰退,影響力下降,歐亞經濟聯盟也可能走不遠,近期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已經對俄羅斯在歐亞經濟聯盟的經濟合作上提出很多批評之聲。而只有五個成員國的歐亞經濟聯盟,也說明俄羅斯對周邊國家影響力一點點的在縮小。



以上就是“大正”對於該問題的看法,歡迎大家評論交流,加關注!


大正看世界


同胞兄弟之間也是有很多矛盾的,老二烏克蘭現在完全離開,分割關係了,其它的幾個兄弟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慢慢的獨立開來,減少老大俄羅斯在本國的影響力。尤其是俄羅斯無法在經濟上給予其它兄弟更多的支持,獨聯體的存在僅僅展現了他們都是分裂自蘇聯。況且現在世界上還有好幾個大後臺可以依靠,這些後臺可不像俄羅斯,都是可以在經濟上予以幫助發展的,在政治上也是能夠得到很大的支持。所以不存在鐵板一塊的獨聯體國家,只存在名義上的獨聯體,也不完全親俄羅斯,而是都開始從一個獨立國家來考慮事情,有利益就親,沒利益就一般。


時光之意


怎麼可能呢!連白俄都有自己的想法,只不過現在獨聯體是原蘇聯的有限延續,許多蘇聯留下的問題需要獨聯體這個組織去處理,最終各個國家真正有了獨立生存空間和獨立生存的能力,獨聯體將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