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哪些調皮的文物?|慢旅|安徽博物館(下)

|慢旅 manlver|

慢 下 來 世 界 不 同

上一節,慢旅君在安徽博物院看了一些

大氣沉穩厚重莊嚴……(省略500字)的青銅文物,

其中有一件網紅“路由器”造型還比較皮。

一隻來自西周的“路由器”,至今無人能解密|慢旅|安徽博物館(上)

本章我要給大家上點輕鬆愉快的內容,

可以下載成表情包……

依然多圖預警~

穩中帶皮的出土文物,

頭一件要送給

宋代三彩臥女抱鵝枕

看這銷魂的姿勢和調皮的小眼神,

我竟無言以對……

再來跟這件漆器配個對:

剛好可以湊成一個動畫片:

第二件給這保安哥倆——

守門按盾武士陶俑。

這哥倆是在合肥杏花村1973年出土的,

給隋代開皇六年一個貴族墓葬守門。

一般情況下,這種風格的守門將,

一為怒容,一為笑容。

可能是徒弟塑的,

造型有點扭曲,

完全看不出來憤怒。

他倆按著盾,

表情既痛苦、又微妙,

好像在說:

領導:“你倆到我辦公室,不,墓室裡來一趟。”

還是這個墓,一件鎮墓陶獸,一件人面獸。

可能也是徒弟的作品,

左邊齜牙咧嘴,又哭又笑,

右邊:“冷冷看著你笑不出來。”

這哥們笑岔了氣,

舌頭都吐出來了。

但誰也比不過這件宋代灰首陶俑,

笑得太大聲,

直接把下巴給笑掉了。

後來我看到了一個戰國時期的“凳子”:

驚訝於楚國人已經開始注意到,

人體工程學在設計上的應用。

流暢的弧線,透氣的十字紋孔,

將給臀部帶來多麼舒適的感受!

後來看了一眼標籤才發現,

我錯了,

這可能是一個菜板……

俎[zǔ]

1.古代祭祀時放祭品的器物。

2.切肉或切菜時墊在下面的砧板。

3.姓。

示例: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弱弱地問一句,十字紋是要給魚肉切花用的嗎?

當然,還有美到超級想復刻的文物。

比如這件私人訂製的酒器,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出自

安徽亳州曹氏家族墓葬,

董園一號墓,

墓主是曹操父親曹嵩和母親丁氏,

二號墓是曹操祖父曹騰的墓穴,

因曹騰是一名宦官,

所以為單身墓。

看到這一件我就深深歎服,

老三國電視劇真是神還原歷史細節,

連道具耳杯都做的一樣。

這個墓葬最高級的私人訂製,

是一件銀縷玉衣,

據說二號墓還出土過一件銅縷玉衣,

沒有復原成功。

復原好的人形玉棺,

冷冷地躺在那裡。

我沒敢拍……

除曹操之外,

安徽還出過不少猛人,

劉安也是其中之一。

劉安的父親劉長,

是漢高祖的庶子,

劉安作為長子,承襲父爵,

故亦稱淮南王

初登基帝位的漢武帝劉徹,

推行政治改革,

劉安很不同意他的立場,

便召集門客,寫了一本《淮南子》。

這樣的事,打秦始皇之後,越來越少了……

另一個猛人是死在安徽的楚霸王項羽,

他曾帶江東子弟八千,往西創業,

不幸被出身草根的劉邦打敗,

帶著八百人退敗烏江。

烏江亭長勸他渡江保身,

以圖東山再起,

項羽卻笑著說:

“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

自刎而死。

他在烏江自刎前的一聲長嘆,

被視作貴族精神的最後輓歌。

李清照有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之句。

也許安徽這片血性十足的土地,

孕育的都是些不屈不撓的靈魂……

再發幾組很想復刻的文物,

有人說女孩子看到黃金就走不動路了,

證明我真的是女孩子(非女漢子)。

這組小金飾不知道做什麼用的,

我猜是不是紅樓夢裡說的金粿子,

打出各種花樣,過年給孩子發紅包用?

金勺子(好想擁有一個)

金釵

耳環

這是個小簪,少了個珠

玉釵,釵頭部分保留了下來,釵尾可能是銅鎏金之類的材質,年代久遠就化掉了。

這是已經被複刻了一千年的宋代骰子……

這也是宋代的瓷船,我在某個高速服務區商店裡看到差不多同款工藝品

東坡壺,我家以前有一個(復刻的),比這個還好看,你們信嗎

徽博還有一個亮點值得一提,

就是漢代星空專題館。

1977年,阜陽市出土了一座西漢墓,

被證實墓主是汝陰侯夏侯灶夫婦合葬墓,

他是漢初排名第八的功臣、太僕夏侯嬰的兒子。

墓中出土的天文占卜文物,

一件是“二十八宿星盤”,

是赤道式天體測量儀,渾儀的前身,

其對赤道系統的採用,

比歐洲早了一千多年。

另一件是觀測春秋分、冬夏至的漆“圭表”,

是目前所見最早的圭表。

展廳用多媒體手段詳細展示了

兩千多年前阜陽西漢汝陰侯夏侯灶

使用工具觀測天象的場景

真是不明覺厲……

夏侯灶繼承侯位僅僅七年就去世了。

他的兒子夏侯賜繼承老爹的侯位,

他的曾孫夏侯頗娶平陽公主為妻,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

夏侯頗和御婢通姦,畏罪自殺,

夏侯家的世襲地位從此取消。

夏侯灶夜觀天象,

大概沒能預感到後人的命運……

徽博還有兩個展廳,

一是徽派建築館,

將清代民居馮仁鏡宅

整體搬遷至展廳內,也是服氣

另一個是文房四寶展,

這是徽墨的拓片:這麼美的東西真的有人捨得用嗎……

圖太多,不放了。

慢友們親自去看吧!

後來,慢旅君還去了逍遙津,以及孫立人的老家三河鎮。逍遙津已經變成了兒童公園,在三河鎮,又被無數辣眼睛的古裝攝影嚇得落荒而逃。

(實在不想放圖)

曾幾何時,徽州的建築是全國最獨樹一幟的存在,徽墨、徽硯都曾經是徽州的拳頭產品。但是我在徽博,看到樓下觀眾盈門,樓上門可羅雀,對建築,大家並不是不感興趣,可能是難以親近吧。希望古建築展能多一些講解,畢竟建築是死的,但建築文化是活著的;也希望安徽的古鎮能多挖掘一些地方特色,少一些資本逐利和商業綁架。

合肥之旅就醬,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