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间茶社不简单,是飞行员和猫咪一起开的!喝茶也能萌一脸

茶茶探店

四个大男孩、两只猫咪、一间茶社

四个男孩,

一个公司白领,朝九晚五,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两个飞行员,翱翔苍穹、志在千里;

一个自由职业者,“生活不只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践行者。

两只猫,

一个叫茶妹儿,英短银渐层,准妈妈;

一个叫盖碗儿,英短蓝白,准爸爸。

如果将他们一齐置入古色古香、

充满小资情调的茶社之中,将是何种风景?

一间茶社,

隐藏在闹市中的品茗佳地,

一间院茶社,loft跃层,

登高眺远好风景,闲情逸趣好去处。

下层可喝茶、观景、撸猫;

上层可聚会、洽谈、开会。

“斯是陋室,唯吾心之所向。”

——“陋室可期”

店主李昭希自述

我是李昭希,是四个大男孩中的白领,不过在几天前便不是了。是的,我辞职了,对于我来说,算是一种解脱,也是一种自我放逐。刚毕业那会儿我很迷茫,不知道以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些什么样的事,我想彻底想清楚了再行动,但人总要生活,花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实在太浪费成本。

于是我进了一家公司,不过并不是朝九晚五,而是朝九晚十、甚至更晚,每天听得最多的是买房、还贷。日复一日的高节奏让我对生活产生了怀疑:我为什么要在本该思考的年纪,让自己陷入死胡同之中?我放弃了买房,将收入大部分花在了自己的身上,花钱能让自己快乐,那何乐而不为?至于买房?再说吧。

李昭希

我接触茶很多年了,寻常和朋友聚会总爱去茶室,

一杯淡茶,几位知己,浮生半日,何其悠哉。从爱茶到开茶社,是一气呵成的过程。我的三个兄弟伙,是的,他们都是这个店的合伙创始人,我们都是爱茶之人。有一天,我们突然想到,市面上茶社的受众基本上都是老一辈的人,消费水平偏高,茶的口感也偏苦涩。如果找不到一家适合年轻人的茶社,我们何不自己开一家?说干就干,丝毫没有顾虑。选址、确定风格、集中资金,短短一个半月,院茶社便定下来了。

李昭希还是一位专业的射箭运动员,拿过诸多奖项。

彼时,我还在公司上班,飞行员有飞行任务,所以我们四人便利用休息时间轮流留守院茶社。时光就这样溜走,到今年茶社已经经营了3年。

飞行员店主

三年间,茶社更换了两次装修,一次比一次精致;还请了一位茶艺师妹妹,她更懂茶,讲起茶信手拈来;还有两只猫咪,他们总能以各种方式治愈我。

同时,在这三年间,我也在不断的思考自己的可能性,终于在前几天下定决心,换一种生活方式。

如今,我便侯在这儿,品茶、撸猫、听筝、插花、倾听茶友的故事。

院茶社

院茶社的装修十分讲究,处处透着精致。

入门之处是日式小桥流水的景观,

以小见大,格外雅致。

随玄关而入,极好的采光。

向右是煮茶台,

茶艺师便在这儿为每一位茶友泡制香茗。

向左是开放式的小包间,

还有一处微观风景沙盘。

各式不同的插花艺术品错落有致,

各种装帧精美的茶叶、茶具陈列于木架上,

整体以古朴自然的风格为主,

在细节上又力求精致,极大的满足了审美之趣。

院茶社的受众定位是年轻人,

所以院茶社的主打特色茶是淡雅的白茶,

白茶入口清淡,

回味甘甜,最适合年轻人饮用。

当然,普洱、绿茶、红茶也在茶单之上,

供君享用。

院茶社的茶单以毛笔全手写而成,

苍劲有力的笔锋,执笔之人必非凡者。

院茶社的物件颇有些小心思,

许多东西都由旧物改造而来,

比如大厅看起来精心设计的茶桌,

实际上是一个旧磨盘;

二楼包厢的矮木门,

实际上是李昭希从山西搬回来的一块烂木头;

当然,重新修葺一下,亦十分美观。

每一件摆设都大有来头

茶茶还在院茶社发现了台湾陶艺大师吴远中的未名窑,

吴远中是世界级陶艺大师称号、近现代陶瓷艺术大师、

台湾第五代制陶人和知名的仿古仿汝陶艺大家、

未名窑“窑主”。

他的作品,每一个都是孤品,

看似质朴清淡,细看之下,线条舒展优雅,

独特的细节设计,说不上哪里惊人,

又觉得精致而特别。

想必店主李昭希与吴远中大师应该颇有渊源,

未名窑才得以在院茶社出现。

独一无二的未名窑

独一无二的未名窑

独一无二的未名窑

关于猫咪

茶妹儿和盖碗儿是合法的夫妻,

茶妹儿怀孕三个月了,即将临盆,性子温柔。

最爱茶友抚摸她的肚子,

李昭希说:“只要你摸她的肚子,她就是你的了。”

盖碗儿是个还没长大的准爸爸,

傲娇得不得了,可也是颜值担当,

最爱做的事是眺望远方,故作深沉。

插花、古筝课程是院茶社的特色,

茶友可提前预定体验课程。

阳光洒进来,猫咪踱着步子,

一壶清茶氤氲,古筝声婉转动人,

生活便该如此,平凡且淡雅,

一如隐居的智者。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龙湖时代天街16栋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