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多可怕,夹缝生存的本能来自于哪里?

这几天刷朋友圈一定见过一篇帖子叫《凌晨三点不回家:成年的世界是你想不到的心酸》,大部分看过的人都瞬间泪奔,不仅仅为文中的主人翁感动,更因为透过主人翁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视频中截取了好几个案例来描述打拼的不易:比如实习期的女生加班改PPT;为了赶稿的制片人忙到连男友见一面的时间都没有;家有发烧的孩子仍需要坚守岗位的护士;将近凌晨1点依旧灯火透明的北上广写字楼……

中国人的勤苦耐劳是华夏民族特有的优秀品质,这种品质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现实也印证了我们凭这一股精神创造了无数的奇迹。

在中国的一线城市如北上广深打拼的人都知道,每天从睁开眼的一刻就开始奔跑,还要跑得比别人快,抢资源,找商机。有时连自己都不禁怀疑,活得那么累到底为了什么?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苦,中年人有着不能承受之重的担子,活着的真正意义难道就是去应付生活的苟且吗?可是,当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所有人还是拼尽全力地活着,让自己变得更强,让家人过得更好。

多少人在凌晨的街道徘徊过,累,和伴随着对未来的信念,不断为自己加油,希望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在欧洲见到了另一种生活的方式,叫休闲。

我第一次去欧洲的时候,第三天本来安排好去购物,可当我走到大街上的时候,我发现这里象一座空城,周日早上11点的城市居然还没苏醒过来。昨天还人来人往的街道象宵禁一样,只有几个清洁工和送报的工人。商场、店铺全关门,只有一两家餐厅开着,还挂上了限时营业的牌子。

我才想起,这里是欧洲。

周日的欧洲街头

然后,我走过德国、列支登斯登、匈牙利、法国......

无一例外地周日全城放假。这假期放着如此任性,管他的老板,管他的客户,也管他几倍的工资......

每个国家国情不同,生活在哪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丹麦最近在一个榜单中刚刚取得了全球最佳的成绩,InterNations以问券评分的形式调查了全球188个国家/地区的166国国籍的13,000名外派工作人士的工作状态,旅丹外籍人士的工作与生活平衡满意度全球最高

如图下所示的丹麦家庭的下班后状态目测比较让人向往

中国人遍布全球,无论多么恶劣的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我们凭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惊人的财富,活出了尊严。但是,这种夹缝生存的本能到底来自于哪里?

首先,中国人有着强烈的生存焦虑。这种焦虑是一种集体潜意识。包括各类不同的群体,而且地位越高,安全感越低。这种潜意识的焦虑有两个是根原因,一是从人类发展史的角度,人类为了生存,躲避天灾和动物的伤害,不断迁徙寻找安全的生存空间。二是从中国发展史的角度,中国从古代就连年征战,人们四处躲避战火,再加上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人们生活颠沛流离,安身立命是最重要的大事。

现在的中国,尽管经过几十年的野蛮生长,打造了良好社会秩序和根基,但这种缺乏安全感的集体潜意识仍然影响着中国人。

其次,中国人传统的家庭观念较为强烈。对家庭观念让家庭成员更愿意为了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和丰富的物质条件,这种一种发自内心的爱。也是中国人对家的最美的诠释。四十岁的男人可以躲起来大哭,也要把最美的笑容展现给家人。生活不易,家就是最温暖的港湾。

其三,中国人的适应能力超强。早期香港发展;卖猪仔到旧金山淘金;漂洋过海到东南亚割橡胶等等。中国人对环境的适应已超出人类的想象,不屈的精神,吃苦耐劳,隐忍。对环境的适应也是个人意志和毅力的表现。正是这些优秀的意志品质,才让中华民族如此坚定内心的信念,不断缔造奇迹。

中国人的生存本领之高为全球所公认的,2017年,美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组关于世界各国劳动参与率的数据,中国赫然位列世界第一,劳动总量世界第一,劳动参与率世界第一。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在《变革中国》中感叹道:“中国人的勤奋,令世界惊叹和汗颜,甚至有一点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