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我很担心儿子找不到媳妇!”

清浅

前几天看到一个电视节目,一个小男孩儿乞求妈妈不要让自己做家务了,别的小朋友都是以学习为主,可是自己的妈妈却逼自己刷碗、擦地、摘菜,除了这些,妈妈竟然还逼着他学做菜。

但是妈妈却说:你将来如果能泡得了厨房,下得了书房,能担当,有责任。那么你的未来一定很幸福,跟你在一起的人也会很幸福!

妈妈这番回答,得到很多人点赞,大家纷纷夸这位妈妈三观正。

说实话,对此我也感慨特别深,因为我自己就嫁了一个不太会做家务的男人,经常觉得自己“不幸福”。

是的,我又要吐槽老秦,但这次不是简单的吐槽,而是吐槽之后要剖析,你可以理解为深度吐槽。

老秦怎么不会做家务呢?举个小例子,以扫地来说,咱们普通人扫地都是挨着扫,能扫很多小零碎出来,老秦扫地是哪有东西扫哪儿,而且不扫边边角角,如果地上没有明显的东西,比方纸片,他就觉得不用扫。再以洗袜子为例,老秦洗的袜子,总是发出一股酸腐味,因为他洗完不肯多接点水好好漂净。

因为不会做家务,所以他干活儿我就爱“挑毛病”,他不爽,觉得他都干了,你怎么还这样,嫌我做得不好,你来啊?我也不爽,因为你连个地都扫不干净还不让人说了?

因为不太会做家务,做得少,他无法体会家务的繁重,这样直接导致的后果是——他不懂得心疼人。(注意这个因果关系)

再举一个例子:

前几天的傍晚,婆婆做完晚饭后问我:你想吃点什么吗,我去买。

她做了大米粥,还煮了玉米蒸了红薯,我于是说不用买了,我吃红薯。

她又问张小又想吃什么,正在玩游戏的小又回答是啥也不想吃。

之后婆婆又问老秦,彼时老秦正开着空调做运动,他随口说,那你买半个西瓜吧。

我当时抱着绵绵,随口问:“你自己为什么不去?”

老秦说:因为我妈要出去啊。

真是无语了,我气得怼他:咱妈要出去是因为想给咱们买吃的。这么热的天儿,西瓜又那么沉,你想吃西瓜自己买。干吗让咱妈给你跑腿?(我控制了自己说“你这个巨婴”的冲动,免得他说我否定他整个人)

我果断说,妈,你不要去。

注意:以上情景换成我也会是一样的结果,如果我说我出去一躺,问老秦要不要买什么,他同样会让我买西瓜,而不是说他去买或者和我一起去。因为他不懂得心疼和体谅别人。而另一半儿不懂得体谅和心疼你,是让人很容易心寒的。

必须说明的是,我婆婆对老秦,那真是母爱蓬勃到泛滥,老秦说一句江团好吃,婆婆就天天买,天天做,老秦说一句,某某家的点心不错,婆婆刮风下雨绕路都会给他买回来。

在我看来,婆婆做的很多事情其实是没有必要的,第一,老秦想吃,完全可以自己去买,第二,因为一直婆婆帮忙做,他从不参与,所以不会体会到婆婆的辛苦。

婆婆不止一次和我说,老秦这个样子,都是她惯出来的,老秦小时候她从来不要求他做家务,以至于老秦大学都毕业了,周末婆婆去上班,会帮他把早饭甚至午饭都准备好。老秦则一个人睡懒觉。

是滴,婆婆亲手把老秦打造成了一个“五谷不分,五体不勤”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男子。

当然,这样的结果就是老秦交到我手上时,又懒又馋,一度我甚至觉得他“百无一用”。

刚结婚那会儿,我们争吵不断也是因此,老秦不会做家务,更不会主动做,给他派活又做得不好,告诉他哪里不好,他还给你臭脸,这日子能一团和气吗?

因为不擅长做家务,眼里也就“没活儿”,这样的结果导致另一方,也就是我付出太多,我又不是田螺姑娘转世,当然有怨言。

相信换成大多数女人,都会有怨言吧,毕竟过日子,其实是两个人一起解决做饭洗碗拖地洗衣之类的杂事。

是的,做饭洗衣打扫,是婚姻的一大主题,在没条件配备保姆的情况下,请共同来承担。

当一个人婚前就不做家务,婚后很难突然变了个人似的勤快起来,所以做家务,必须从娃娃抓起。

更不要提,我们这一代已经对不做家务的男人深恶痛决,经过这一代妈妈的反复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对不做家务的男人估计更是零容忍。如果男孩儿不会做家务,估计连媳妇都找不到。

所以有儿子的妈妈们要注意啦,咱们的儿子将来也要娶媳妇,媳妇也不可能是田螺姑娘转世,所以不能惯着孩子,要从小培养暖男,让他们学着做家务,这是为了他将来的家庭和睦,生活幸福。

让孩子从小做家务,就算将来长大了不结婚,也可以很好地照顾自己,而不是生活空间乱得像猪窝,周末还把衣服背回来让妈妈洗……

此外,孩子学着做家务的另一个好处是:他会明白做家务很累很辛苦,只有明白你的劳累,才会心疼你。

啥也不说了,我给小又派活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