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网”邂逅“有心人”,岂料“情结”变“情劫”?

孤独的离异单亲妈妈,在“珍爱网”上遇见了“知心人”,她以为这是今生的命中注定,没想到一切竟是自己的命中劫数……

挑准离异女下手

陈某(36岁,莆田人)已婚有一子,无固定职业,平时沉迷于赌博、胡乱帮朋友贷款担保等,这导致他负债累累,常年缺钱花。

如何才能走出资金困境?他自认为离异的女人“好搞定”,便为自己的“暴富”大业策划了一场骗局。

2018年1月29日,他在“珍爱网”上注册了一个账号,昵称为“航程”,头像是本人照片,简介则是:离异、月收入一万余元。

广撒网后,陈某结识了一昵称为“春暖花开”的单亲妈妈(黄某,31岁)。一番轰炸后,他的健谈、温柔成功吸引了该女子,两人加了微信。

交谈中,二人意外发现对方都是莆田人,且女方住在涵江区。同月30日20时许,俩人相约在涵江区白塘湖公园旁某音乐吧见面,陈某谎称自己是做窗帘、木门生意的,女儿给了“前妻”,并编造他跟“前妻”婚姻生活中的各种不愉快,引起女方共鸣。同时,他得知黄某在一家公司上班,离异后独自抚养孩子过得很辛苦。22时许,他殷勤地开车载黄某去兜风并送其回家。

频频伸手要钱

31日凌晨1时许,陈某突然打电话告诉黄某,为了出来见她,自己在返家路上撞人了,对方伤情严重,自己身上钱又不够。黄某出于愧疚,立即给陈某转了500元。陈某见“女友”竟如此信任自己,决定继续交往下去。

2月1日,陈某又向黄某伸手,黄某表示自己没钱,陈某竟教她用支付宝“借呗”贷款。被爱情冲昏头脑的黄某竟真的贷了16500元转给陈某。

次日下午,陈某到她工作单位找她,称特意来接其下班,黄某心感温暖。

2月4日,陈某打电话给黄某,说自己撞到的伤者在某医院ICU抢救,急需钱,还支招让她下载了“XX信贷”APP,之后黄某通过该APP贷款10300元并转到陈某建行账户。

2月8日,陈某以生意资金周转出问题,再次向黄某借钱。黄某因钟情于陈某,希望留住他,便向亲戚朋友筹钱,通过微信转给陈某11300元。

同月12日,陈某说其父母在新疆生病,自己人在上海转机,因为跟弟弟闹矛盾,弟弟将其机票给退了,让她帮忙转些路费,这次黄某又转给陈某7200元。

情人节当天,陈某告诉黄某自己想从外地回来与其共度情人节,但身上没有钱,需要跟他人拼车,费用3800元。并承诺赶回后归还之前欠她的钱,黄某再次选择相信他,又转去3900元。

同月21日,她竟收到信用卡欠款提示信息,这才知道自己的卡被陈某拿去刷了共17160元。此后她多次找陈某讨钱,但陈某一直以各种借口拖延着,意识到自己被骗的黄某选择报警。

“渣男”落网

3月30日黄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后,办案民警在陈某住处将其抓获,并提取相关证据、证物。次日,陈某因涉嫌犯诈骗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经涵江区法院审理后查明,根据黄某的陈述、陈某在“珍爱网”上登记注册的材料等证据,能够证明陈某隐瞒自己已婚真相,以恋爱之名与黄某交往的事实。

另根据黄某的陈述、微信聊天记录及银行(微信)转账记录等证据,能够证明陈某在明知自身经济状况较差,还以驾车撞伤人、资金周转、路费等理由骗取黄某的大额钱款的事实。

故法院认为,陈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他人钱财共计66860元,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鉴于陈某归案后能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依法予以从轻处罚。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之规定,一审判决陈某犯诈骗罪,处有期徒刑1年9个月,并处罚金25000元;追缴陈某违法所得款66860元,退还被害人黄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