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离签约差多远?

写东西这么久,多少也积累了一些读者,收到一些回复,很多人问我如何能靠写作养活自己,这个是不是特别难。我个人是学物流半路出家写稿的,没觉得有多难。如果非要我说阻力,学习思维和自学方法很重要,造成迷茫,收获不佳的三种情况:接触不久以为全面,掌握不多急于推翻,领悟不够夸夸其谈。

不少人在给我留言的时候,会强调自己多努力,而实际上,方法和流程非常重要,你不提前学习方法和流程,漫无目的的练习,只能是陷入低效努力中,把创作热情消磨殆尽。

2017年还有一个月就结束了,因为2018年有新的安排,我决定转出手里所有的签约专栏,新来找我约稿的稿件,也不再接了。为了给编辑一个交代,我决定给编辑们推荐一批新的作者,推荐了几位,编辑都不满意,我就决定开个写作课,把技巧系统讲一下。

我一个学物流的,半路出家写稿,能签约的专栏,注定要求不高。好在稿费够高,大几千每篇的稿费,吸引了很多人报名。

开了写作课以后,人比较多,为了能够减轻工作量,我特意在课程安排上,做了调整。

我设计的课程学习流程是:

1、缴费后,能够看到所有课程,无论什么时候缴费,都可以看到8月2日开课以来的所有课程内容。

2、所有课程都是文字内容,因为签约专栏大多是书评、说书稿这类的,需要有阅读能力,能够读懂,这很重要。

3、交作业,领取隐藏资料。有一部分资料是隐藏的,需要单独跟我领取。

大家都知道保持写作持续性的重要一环,就是收集素材,寻找隐藏资料的过程就学习和锻炼了信息收集能力。

4、通读隐藏资料之后,找我领书。

我准备了一些书,主要是阅读、写作、信息收集类的,我自己包邮快递。交了作业(合格)、领了资料(能说出具体资料名称)的同学们,可以领书,开始练习。

5、样稿,我推荐各平台。

大家有了练习作品,我会推荐给约稿编辑,为了尽量给大家创造机会,我特意筛选了稿费、资源都比较好,又需要大量签约作者的6个平台,每个同学每个平台有1次机会。

看了我的写作课介绍,你是不是觉得会有很多人签约,你猜错了,很多人缴费后根本没看,第一个月过后,续订率只有20%,我就想,是不是我定价太贵了,别人的写作课9.9元,我是99元。我就发放了3000个免费阅读邀请码,开始发了2000个,领完以后又发了1000个。发了3000个邀请码,你猜有多少人交作业?2个!你没看错,就2个。

本来学的慢的同学还说,担心自己学得慢,等她学完,签约名额满了,在得知只有2个交作业的同学以后,她大呼这次可放心了。

不要觉得这个出乎意料啊!有个闹着来退费的才让我惊诧,她说:“我以为交钱就会了,没想到还得学!”

写作课开了几个月后,完成课程学习的同学们开始陆续签约,开始有人说,“为什么他们能签约,我不能签约?老师你偏向他们。”我在这保证一下,我没有偏向任何人,所有写作课同学都是:通读讲义、交作业、领资料、领书、交练习作业、交样稿、推荐。你交了钱,没领资料、没做作业,不能签约是正常的。你们同样拥有一块地,人家耕耘人家收获,你什么都不干没有收获是非常正常的事!

还有的人吧!干什么不吆喝什么,我开写作课分享签约技巧,你学完了,能签约不就行了。他非要吐槽我没幽默感,课程讲义趣味性不强。找逗乐你听相声呀!上什么写作课?!

学习最重要的心态、思维、耐心。心态指的是要谦虚,思维方式指的是用成长型思维去思考问题。卡罗尔·德韦克博士在《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中写到:“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在拓展自己的过程中感到兴奋不已;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在事情变得具有挑战性,感觉不到自己聪明且富有天赋时,就会丧失兴趣。”简单说来,就是在打破自己知识边界的时候,不感到恐慌,反而因为好奇心而更有学习动力。举个例子,在写作课中,我分析了推荐机制平台和多入口流量平台的区别,有位擅长推荐机制平台的同学马上就开始反驳,并强调了推荐机制平台的优势,这就是一个固定型思维者对自我的局限。成长型思维的人看完分享会觉得这个很有意思呀,我注册一个试试。这种尝试就带来了更大的可能。最终决定能走多远的就是耐心,没有耐心的同学肯定不会说自己没有耐心,他会给自己找借口,比如说写作课趣味性不强。这也是我把课程讲义做的很密集的原因,你现在连讲义这种纯文字形式都接受不了,签约以后编辑分给你枯燥的书,你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