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遇到地震如何逃生?记住这六点能救命!

这些地震常识你知道吗?

8月5日晚印尼龙目岛东北部发生里氏7级地震,后余震100余次。根据印尼救灾机构发布消息,截至当地时间8月6日凌晨3时30分,地震已造成龙目岛82人死亡,数百人受伤,数千房屋损坏严重。巴厘岛2人死亡,多处建筑物受损。地震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也是公共基础知识中常见的考点。那么关于地震的知识你知道多少呢?

地震的定义

地球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壳岩层受力后快速破裂错动引起地表振动或破坏就叫地震。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但地震不仅发生在地壳之中,也会发生在软流层(地幔)当中。

震源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震中距是指地面任意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地面破坏程度随震中距的加大而不断减弱。根据震源深度的不同可以将地震分为以下三类: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地震,大多数破坏性地震是浅源地震。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300公里。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的地震,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纪录到的最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786公里。

地震分布

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中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这里是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三。

欧亚地震带,又称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从地中海向东,一支经中亚至喜马拉雅山,然后向南经中国横断山脉,过缅甸,呈弧形转向东,至印度尼西亚。另一支从中亚向东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较零散。

大洋中脊地震活动带,此地震活动带蜿蜒于各大洋中间,大洋中脊地震活动带的地震活动性较之前两个带要弱得多。

震级与烈度

震级是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用“级”来表示。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为9个等级,通常用字母M表示。里氏地震规模每增强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0倍。

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

震级和烈度是从不同角度衡量一次地震大小和可能造成破坏的两把不同的“尺子”,人们往往容易弄混。震级和烈度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而烈度反映的则是地震的后果,一次地震后不同地点烈度不同。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同一个地震在不同地区的烈度大小却很不一样。

避震要点

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扼住掩住口鼻;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1、在户外怎样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烟囱、水塔下,避开立交桥等结构复杂的构筑物;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脸等。

2、在家怎样避震

在楼内,应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在平房,根据具体情况或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或者跑出室外空旷地带。

地震后房屋倒塌有时会在室内形成三角空间,这些地方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它包括炕沿下、坚固家具下、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因此,当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里要注意利用它们。

3、室内避震要注意

保持镇定并迅速关闭电源、燃气,随手抓一个枕头或坐垫护住头部在安全角落躲避;躲避时不要靠近窗边或阳台上去!千万不要跳楼!

4、在高大复杂的建筑物怎样避震

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和下方。注意躲开广告牌、街灯、物料堆放处。要躲开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

5、在学校怎样避震

不要向教室外面跑,应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待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向教室外面转移;在操场、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6、在野外和海边怎样避震

在野外:要避开山脚、陡崖和陡峭的山坡,以防山崩、泥石流滑坡等;在海边:要尽快向远离海岸线的地方转移,以避免地震可能产生的海啸的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