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赏瓷中精品

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唐三彩”从诞生到现在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结合了中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诸多特点,以堆贴、刻画等艺术手法来进行装饰图案的绘制,线条粗犷有力,展示出有唐一代独特的艺术风格。

唐三彩在唐朝的时候产生并且迅速风靡全国,因为在陶器表面都施以黄、白、绿三种基本釉色,所以后来的人们就习惯地将这一类型的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鼎盛阶段,不仅在经济上繁荣兴盛,在文化艺术上也是群芳争艳,各逞风流,唐三彩作为一种彩陶工艺就成为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文化形式之一。唐三彩造型逼真、色泽鲜艳,并且极富生活气息,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

作为一种低温加釉的陶器,唐三彩在色釉中加入了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在焙烧的过程中这些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变化,使釉色的浓淡发生变化,并且互相浸润、协调,于是就形成了赭黄、浅黄、深绿、浅绿、褐红、天蓝、茄紫等多种鲜艳的色彩,但大多都呈现出黄、褐、绿三种颜色,从而成为一种独具风格的传统工艺品,在变相辉映的色彩中,呈现出一种富丽堂皇的艺术魅力。唐三彩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明器来陪葬墓主,这主要是因为它的胎质十分松脆,防水性能也很差,不如早在唐代以前就出现的青瓷和白瓷更具有实用性。

唐三彩在种类上可以分为人物、动物、食器、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屋等等,有的甚至被用来当作装骨灰的壶坛。其中最为人所喜爱的是马俑,它们有的奋蹄狂奔,有的低首徘徊,有的引颈长嘶,都表现出一种栩栩如生的姿态。被制作成人物造型的那些唐三彩,无论是平民男女,还是文官武将,又或是天王菩萨,都是根据这些人物所拥有的社会地位和等级差别,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和面部表情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贵妇一般面部比较丰满圆润,发誓也是各式各样,再配以色彩艳丽的服装,迎合了当时社会的审美习惯;其他如文官俑的文质彬彬,武士俑的勇猛刚强,胡俑的高鼻深目,天王俑的怒目威武,菩萨俑的慈眉善目,都堪称是我国古代雕塑的典范!

唐三彩大都分布在唐朝最繁华的两个城市——长安和洛阳。在长安烧制唐三彩的窑被称为“西窑”,洛阳的窑则被称为“东窑”。唐代大部分时期都流行厚葬,不仅是高官贵族,就连普通百姓也是如此,因此在唐代的墓穴中唐三彩都比较常见。

作为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古玩,唐三彩在今天也受到收藏家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