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备先老,有备而战:居家老人照顾的必备技能

根据全国老龄办公布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预计到2050年前后,老年人口占比将达34.9%。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表示,我国未老先富,未备先老,正要打的是一场缺乏足够基础的遭遇战。



当年迈的伴侣、忙碌的子女面对活动障碍、

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时,有谁能够帮助他们?

我们由请郑州市“十佳护理员”团队代表



老年人居家护理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因此,掌握居家照顾老人的专业技能可以促进老人疾病的康复,延长老人的生命。



照护要点

正确摆良肢位



良肢位是指针对偏瘫患者,具有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减轻残障的特殊体位。对于偏瘫的老人,容易发生肩关节半脱位、肌肉痉挛、足内翻、足下垂、肌肉废用性萎缩等并发症。通过早期正确体位的摆放就能够有效预防和改善并发症。


患侧卧位时,应将头垫在枕头上,肩和肘部下垫软枕,手指伸展。两腿之间和背部均垫软枕。床上坐位时,背部用枕头垫好,两手放在床前桌上,臀下垫一坐垫,足底放一沙袋。

长期卧床的老人需要每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尽量减少仰卧位的时间,而患侧卧位(患侧在下方的侧卧位)可以增加患侧知觉刺激,减少痉挛。

节力协助防劳损


照顾长期卧床的老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往往需要耗费极大的体力。照顾者在护理老人的同时,学会应用人体力学技巧,在搬动,转移老人时,注意降低重心,使用大肌肉群,避免造成自身的肌肉关节的损耗和拉伤。


例如,在协助偏瘫患者从椅子上站立时,照顾者要学会半蹲而不是弯腰,以保护腰椎。

让老人双臂搂住照顾者颈肩部,照顾者用双手提拉老人的裤腰带,膝盖抵住老人患侧膝盖,协助其站立。


借助用具鼓励自护


卧床老人往往丧失了部分生活自理能力,一些老人经过积极康复锻炼之后,可以部分甚至完全恢复功能。这就需要照顾者不断激励老人,树立自我照护的信心,最大限度让老年人生活自理,并积极参与到日常生活能力锻炼中。




例如晨起刷牙、穿衣扣纽扣,照顾者可配合老人健侧手共同完成。一日三餐的进食,可以利用专为偏瘫患者设计的吸盘碗和带有把手的勺子,鼓励患者自行喂食。

关注心理尽力陪伴


长期卧床老人常容易产生敏感、多疑、焦虑甚至抑郁的心理。家属对患者应有耐心,时常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为老人提供电视、电话、微信视频等设备,鼓励他们与外界交流,家属多陪伴他们,协助他们使用轮椅、拐杖、助歩器等下床,陪同卧床老人外出活动,扩大他们的社交圈,减少老人的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