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潑男童 一上學就發呆

男童患選擇性緘默症,家長應耐心引導多交流

N海都記者 陳燕燕 通訊員 朱紹輝

海都訊 7歲的福州男孩小武(化名)活潑伶俐,最近他剛上小學,可在學校裡卻不說也不笑,老師、家長挺納悶。醫生檢查發現,小武得了選擇性緘默症,這是一種精神障礙。昨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福建省衛計委、福州市衛計委、福州市第四醫院等在福州西湖舉行大型義診,呼籲家長關注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

在家愛說愛笑 在學校一聲不吭

小武剛上一年級,開學不久,老師就找到他的媽媽,說小武有些不對勁。原來,小武在學校一聲不吭,總坐著發呆,老師、同學和他說話,他也不搭理。媽媽很驚訝,她說,小武在家愛說愛笑,是個小搗蛋。她回家和小武談心,可小武低著頭,就是不肯說原因。

第四醫院精神科主任翁賽崢檢查發現,小武的言語器官沒有器質性病變,智力發育也沒有障礙,是得了選擇性緘默症,也就是選擇性“啞巴”,在家說話,在學校不說話。

翁主任說,選擇性緘默症是指患兒在某些需要言語交流的場合,如學校、有陌生人或人多的環境等,持久地“拒絕”說話,在其他場合卻言語表現正常的一種臨床綜合徵。通常有幾個原因:孩子比較敏感、膽小、害羞等;孩子發育成熟延遲,雖已獲得語言功能,但開始說話的時間比正常兒童明顯延遲;早年有情感創傷的經歷。其中,環境改變適應不良是誘發此症的主因。

和家人遊戲互動 男童漸開朗

翁主任說,小武的情況和性格特徵有較大關係,他原本就比較敏感、內向,上學後一下子到了陌生環境,性格中內向的部分就被放大了。醫生為他和家人安排了遊戲互動等心理治療,現在,小武在學校開朗多了。他提醒,如果平日發現孩子在社會交往時,說話和交流冷淡、缺少反應、呆板或空洞的面部表情、沒有微笑,伴隨其他緘默症狀,家長要重視,應耐心引導,鼓勵孩子多做交流,或通過遊戲等方式,增加語言交流的頻率,必要時及早就醫。患有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不僅需要孩子配合治療,更需要家長配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