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别过了,房租都付不起了!

买不起房,可以租 。如果连房子都租不起,又能住哪去?

看完《爱情公寓》,从电影院出来,萦绕脑海的被欺骗感还没有散去,就接到来自房东的电话:

“小B啊,下个月房子该续租了,你看租金是不是涨一点?你考虑一下好吧,不能接受的话这个月就要找找房子。”

挂断电话,房东方言味道的普通话久久回荡,绝望感代替被欺骗感盘踞脑海。这时候才觉得,刚刚看过的《爱情公寓》也还不错——至少,片中的几个主角有一套整洁、宽敞的公寓可以住,而且他们的世界里,从来没有涨租这回事。

北京的房租暴涨这两天成了热门话题。

近日,北京房租暴涨的消息刷爆朋友圈,15%算良心价,25%亦是不少见,不少网友纷纷感慨,工资上涨的速度是永远赶不上楼市的,以前是赶不上房价涨幅,如今房租的暴涨又给很多生活在北京的朋友带来了不小压力。北京的房子真从"买不起"到"租不起"。

房租是怎么压垮年轻人的?

在这个年轻人找房的毕业季,刚刚融入城市的年轻人似乎正在变得更加的郁闷,因为除了初入职场的压力之外,房子正在成为压在他们头上无形的大山,仿佛一把随时都会从天而降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我爱我家集团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月,北京住房租赁月租金均价为4902元/套,环比6月份上涨2.9%。

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7230元,比上年增长8.9%。即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69元。另据58同城和赶集网发布的报告,2017年北京人均月租金为2795元,同比上涨14%。

据此我们可以测算得出,北京租房者的房租收入比,已惊人地超过58.6%。此外,人均月租金涨幅,已超过人均可支配收入涨幅。

刚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的状况无疑更严峻。据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发布的数据,2017年本科毕业生起薪平均水平4854元,其中北京本科生为5200元。另据《2017年应届生租房价格报告》,84.2%的应届毕业生需要租房,北京应届生租房开支占到月均工资收入的67%。

这也不得不让人感叹,我们在用全国最长的通勤时间,把全部收入的60%都交给房东,然而眼看着房租还要上涨,房租真的要成为压垮年轻人的第一根稻草了吗?

何处是我家?

北京开了个头,不知下一个会是哪里。当国家把发展租赁市场写进文件,建行开始布局租赁市场,当一二线开始收缩土地供给。有些趋势,想干,总能干成。

曾经被人诟病的租售比,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就成为历史。而那些拿着今天说明天的,时间终归给出答案。

20年前,你和人谈“天天喝酒吃肉,手机汽车小手表”,会被说不可能,白日做梦;

20年前,音乐人砸烂吉他,大呼中国人没有摇滚,不适合嘻哈;

10年前,媒体上还宣扬着中国人的土气,不如外人优雅;

今天看就像个笑话。

而现在,还有人在说中国没有租售比,租房里没有爱情;

我们走过的所有路,都是外面曾经走过的老路,只是相对晚了几年。那些拿今天的国情去和国外对比的,没明白那是经验,而不是差距。不该去批评自己,而要从中看到趋势。

所有的大国崛起,路径都是相似的。同样,困难也是相似的。

于是我们不可避免的,遇上了老司机们曾经头疼的问题。人口步入了老龄化,制造业到了升级拐点,杠杆率到达边际,投资刺激遇到边际。

而我们的国策,是摸石头过河,引以为豪的后发优势,说白了就是跟在别人身后,让别人先走先吃亏,自己再总结经验改良改良。

于是面对困境,开出的药方,都能找到熟悉的身影:拉动内需,消费带动GDP,房产税(在路上),人口新政,当然,还有要大力发展的住房租赁市场。

就像建行董事长田国立讲的:房子是用来住的,“长租即长住”。

你说国人习惯不可能租房,丈母娘都不答应。

嗷嗷叫什么?这事你说的算么?以后都不大量供应商品房了,你去哪里买。

这世上没有新鲜事。只是苦了那些年轻人,没有等来房价暴跌,却即将迎来房租上涨。

抬头望着远方的高楼,高高矗立,内心竟毫无波澜。

不是因为理性,更多是一种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