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亭?什么是台?什么是楼?什么是阁?什么是榭?什么是舫?

“亭台楼阁”对于我们并不陌生,中式园林建筑中最缺不了的景。但是若将字字拆开,我们真的能理解其中意思吗?

除了亭台楼阁,园林建筑中还有轩、榭、舫、廊…又分别是什么意思?

世豹今天就来探探中式园林的那些事儿!

亭子是供人憩息的场所,也是园林中重要的点景建筑。

“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

其实,亭在更早的时候是指公家的房舍,建在路旁,以便旅客投宿。秦汉时是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十亭一乡。我们熟知的园林中的亭是指有顶无墙的建筑,与其原义不同。

高而平的建筑叫台,筑成方形。台上可以有建筑,也可以没有建筑。规模较大、较高者便叫坛,如天坛。

楼是指两层以上的大型建筑物。楼在建筑组群中常居于次要位置,处于建筑组群的最后一列或左右厢位置。

重屋为楼,四敞为阁。阁四面皆有窗,且也设有门,周围雕栏回廊,作藏书、游园远眺之用。

轩是有窗槛的长廊或小室,与亭相似,同是供游人休息、纳凉、避雨与观赏四周美景的地方。多置于高敞或临水之处,用作观景的小型单体建筑。

“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似船而不能划动,故而又称之为“不系舟”。仿照船型而造的一种建筑,大多三面临水,一面与陆地相连。

多指水榭,是临水而建,供人们休息、观景的建筑。依靠周围景色建榭,且平台的一部分伸出水面。

“……榭者,藉也。藉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

榭除了多在水边,也有设于花间的。在水边而建的榭多设于水之南岸,视线向北而观景。

廊是连接两个建筑之间的通道。上有顶棚,以柱支撑,用以遮阳、挡雨,便于人们游走古城中观赏景物。

博大精深的不仅仅是这一个汉字,更是文化。

窗之道,有世豹!世豹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