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種花生時,有的花生果長了黑斑,你覺得這是什麼原因?應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用戶2661362944598


據瞭解果腐病在局部區域發生嚴重,比如河南北部延津,河北南部大名,山東臨沂,萊西等地,減產非常嚴重。目前果腐病還是比較棘手的問題,淺談花生果腐病症狀與防治措施。

花生果腐病又稱為“花生爛果病”,在多年重茬種植的地塊結莢期遇到雨水較多的年份,發病會更加嚴重。據調查,染病地塊輕則減產20%,嚴重的減產50%以上。該病害已成為花生生產上的一種主要病害,對產量和花生的品質構成了極為嚴重的威脅。在生產上,這種病害發生較為普遍,防治難度也較大,應採取多種方式相結合的方式綜合防治,提高產量和品質,進而提高種植效益。

花生果腐病主要表現在花生果腐爛,輕的半個莢果為褐色或黑色,裡面的果仁小而硬實,發育不良,果皮發黃,嚴重的整個莢果都為深黑色,果皮和果仁均已腐爛,一般整株或點片發生。在花生進入7月份的結莢期一直到採收期,均有發病的可能。

造成花生果腐病的原因有多種,尤以鐮刀菌真菌土傳病菌為主,再是由於土壤缺少鈣引起,再次有蠐螬等地下害蟲啃咬或染病引起。

防治措施

1.輪作倒茬。由於連年重茬,土壤中積累的有害病菌逐年積累增多,同時花生根系還會分泌一些有毒物質,再加上農民對化肥的依賴性越來越強,造成了土壤的鹽漬化程度較高,花生生長的土壤環境明顯變壞,這樣花生秧苗質量不高,極容易誘發果腐病。為減少該病的發生,應當做到科學輪作倒茬,間隔兩到三年後再種植。

2.異地換種。花生本身是一種生產常規用種,一些農民沒有優種意識和換種概念,抱著一個老品種種植三年五年甚至八年十年,在生產過程中不注意對品種選純復壯,導致該品種出現了嚴重的種性退化,品質變差,產量下降,感病性增強,尤其對於土傳病害的果腐病會更加敏感。為此,採用異地換種的方法,既能夠降低病害的發生,還能最大程度提高花生產量。如河北的種植戶應選購山東、河南等地繁育的花生種子。據生產試驗調查,異地換種花生能增產15%~30%。

3.平衡施肥。花生是一種需要肥料較多的經濟作物,尤其對磷肥和鉀肥的需求量較大,此外增施鈣、硫、鋅、錳、鉬、硼等中微量肥料能夠明顯提高花生產量和品質,降低病害發生率。對於土壤肥力較差的沙灘地一定要增施圈肥、廄肥、雞糞等畜禽糞便,化肥本著經濟實惠的原則可選用尿素+磷肥+鉀肥的配伍組合。在花生進入結莢期後追施兩次氮、鉀肥,或複合肥,使用營養全面的葉面施肥如豐洽多保能夠明顯減輕病害發生,提高花生產量。此外,在底肥中摻入適量的生物菌肥,可以大大增加土壤有益菌的含量,減低有害菌的含量,對預防果腐病發生也有明顯效果。

4.藥劑拌種。試驗表明選用在播種時,用含殺菌的花生專用種衣劑如高巧+衛福,豐洽套裝,農洽三合一等或用其他含殺菌劑的專用藥劑進在花生播種前進行拌種處理,可以有效降低病蟲害的發病幾率,對於預防果腐病的發生效果顯著,且對根腐病,莖腐病等有不錯的預防效果。

5.及早防病治蟲。花生一旦感染了根腐病、莖腐病等致命性病害,也會造成果腐病的發生。蠐螬、金針蟲、地老虎等地下害蟲啃咬莢果,莢果上會留下傷口,傷口處易感染病菌,尤其是土壤中大量存在的鐮刀菌就會輕易傳播,造成果腐病的發生。為此,要科學預防,及早防治病蟲害,防患於未然。可選擇用豐洽根保600-800倍液或其它防治真菌病害的藥物。在發病初期對根噴霧淋溼,嚴重地塊間隔7-10天連噴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