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啥「採購」專業入不了高校殿堂?

又到了高考填報志願的時間,我查詢了一下《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試圖找到“採購管理”或“採購與供應鏈管理”專業。

在專業大類裡,只找到管理學類的“物流管理”專業,沒看到“採購管理”專業,不知道“採購管理”屬於哪個大類?

又繼續根據專業找大學,搜索“採購管理”,倒是找到四個開設此專業的學校,分別是北京物資學院,河北地質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民辦)和廣州工商學院(民辦),都是全國非重點大學;另外四所大學都是掛在“物流管理”專業下面的採購管理方向。而“供應鏈管理”專業幾乎都是掛在“物流管理”專業裡的“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方向。

我就不明白了,隨著中國工業化的快速發展,明明是所有企業裡都有的且越來越重要的“採購與供應鏈管理”職能,需求也越來越旺,為啥只有寥寥無幾的幾所高校能夠對學生進行系統化教學和培訓呢?看來呀,還是國家和教育部裡沒人,沒人重視也沒人提議,這門專業課就指望社會大學去教了。

在美國很多頂級院校都設有專門的Supply chain management 供應鏈管理專業,Purchasing and Supply management 採購與供應管理專業, 以及類似的Procurement and Contracts Management採購管理和合同管理專業,學生可以通過系統的學習關於大小公司“買”和“賣”的基本流程、成本分析、合同法、談判和協商等商務規則,學習如何與政府做生意、如何做國際化和全球化的生意等。

咱們中國的高等學府什麼時候才能補上這一門專業課呢?

《採購與供應鏈管理》本來就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技術活,整個知識體系至少需要包括以下這些內容。

(一)供應鏈:

供應鏈全流程分析計劃和需求管理數字化採購和供應鏈管理物流和運輸優化庫存控制和需求預測貼近客戶HUB倉的選擇高效倉儲管理和工廠物料配送產供銷一體化(數據和信息在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返修和售後服務管理供應鏈全球佈局和全球化採購供應鏈管理的IT系統供應鏈風險管理供應產業鏈分析和把控工業4.0和中國製造供應鏈數字化技術和數學模型敏捷供應鏈和優化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在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資本和金融在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

(二)採購和供應商管理:

需求分析和採購策略控制成本浪費和成本節約報價、成本分析和議價管理策略採購和供應風險管理用大數據分析進行需求和供應管理招投標管理供應商選擇供應商認證和稽核供應商信息保密和安全多級供應商管理供應商輔導和能力建設供應商績效管理、評價和激勵財務和供應管理採購項目管理商務談判生產採購管理工程採購管理終合採購管理訂單執行和過程管理採購法務和合同管理採購人員核心技能OEM和ODM外包管理全球勞工政策供應商社會責任管理

(三)海關和關務:

進出口通關實務和成本控制海關政策和特許權以及海關稽查應對進出口商品歸類方法和技巧海關風險事務管理和涉外貿易合規

(四)工廠和生產管理

現場和駐廠管理質量體系管理產能規劃新產品導入和量產計劃工廠新項目準備項目結束管理生產計劃和物料管理流程和良率製程和工藝來料和出貨管理設備、治具和輔料管理庫存和倉庫管理精益生產缺料應急管理人機料法環管理研發和製造的協同管理工廠信息化工業機器人和自動化的應用物聯網在工廠中的應用產業升級和智能製造

因本人水平有限,能夠羅列出來的知識點就已經這麼多了,更何況技術更新、知識更替的速度越來越快,還有不斷湧現出來的新實踐和新理論。我不明白為什麼中國有二千多所高校,卻不能大規模地將這麼多理論知識系統化、有組織地傳授給年輕的學子們,使他們將學校的理論研究大量地應用到大學畢業後的工作實踐中去?!

唯一可以解釋的理由就是咱們的高等教育出了問題,無法傳道授業解惑。

社會上下都在談論當下中國的教育問題,不管是中小學還是大學,已經非常嚴重,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就管理學而言,高校裡建立的知識體系已經遠遠落後於時代,還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教材和教綱,很多學校的講師、教授根本沒有任何企業管理的實踐和經驗,課堂上照本宣科,給學生列舉的案例也多數是從國內外的書上或網上摘錄出來的,早已失去了現實意義,學生能學到什麼呢?

也許這就是社會上職業教育、終身學習和可持續性教育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吧!留給我們的路——“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