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奉於韶關南化寺的慧能大師真是肉身不壞之身嗎?

用戶3708573184


有幸在2014年去了一趟韶關南華寺,得見六祖慧能大師的千年肉身,頂禮膜拜,至心虔誠,作為中國古代的著名高僧,慧能大師的肉身千年而不腐,千百年來,戰亂貧仍,大師的肉身也是幾經波折,最後安放在大師度施傳法三十多年的南華寺,一代宗師也算是回家了。


大師的肉身曾在一千多年間幾經波折,其中尤以北宋初年宋朝南征南漢,劉氏殘餘負隅頑抗,暴虐南海,禍至韶州最為嚴重,“師之塔廟,鞠為煨燼”,意思是說供奉慧能大師的廟,塔盡遭亂兵縱火焚燬,不過萬幸的是安放在塔中的六祖慧能大師的真身像“為守塔僧保護,一無所損”,此事被記載在宋釋惠明的《五燈會元》中。



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覆舊塔建新塔,層級遞至7級,並加諡大師為“大鑒真空禪師太平興國之塔”,宋仁宗天聖十年(1032年)“具安輿,迎師真身及衣缽人大內供養”,這是六祖真身第一次離開南華寺,在當時引起天下震動,仁宗及部分宗室貴戚勳臣得以膜拜供養,眾人俱虔誠之至。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至二十八年(1287至1291年),粵北山賊盜匪橫行,恐禍至南華寺,古衲和尚及弟子“奉祖師並衣缽出避入郛”,作為佛教禪宗南宗祖庭的南華寺,在元,明,清三朝皆恩加威德,供養不輟。建國後的十年浩劫,六祖真身又差點遭人為毀壞,真身的後背被捅出個窟窿,1976年文物部門將六祖真身修復好後,先安放在大雄寶殿神臺上,六祖殿翻修工程竣工後,又移至祖殿正中供奉,此後便一直安放於此。



歷經千年而不腐的六祖真身是真的嗎?答案是真的,大師坐化圓寂之後,他的弟子方辯將大師的真身採用中國僧侶特有的入定,密封,乾燥法制成的,大師在圓寂前,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入定時間,身披袈裟,雙腿曲盤,打坐入定,不吃不喝,使身體內的營養和水分逐漸消耗殆盡,最終坐化圓寂。然後再經過密封和乾燥階段。方法是用兩個相同的大缸,一個仰放在下,中間放木座,座下放生石灰和木炭,座上有排漏孔,把坐化的屍體放在木座上,再把另一個大缸覆蓋在上面密封好。經過相當長的時間,內臟和屍體上的有機物質腐爛流滴到生石灰上,不斷產生熱氣,水分被吸乾,變成坐式肉身乾屍。

如今,六祖的真身被完好的安放在六祖殿,供無數海內外的信眾頂禮膜拜,他為佛教禪宗留下的寶貴的文化,精神財富,將代代相傳,世世護佑著天下百姓。


大國布衣


先亮答案:確實是肉身不壞之身

六祖慧能的肉身是存世最早最有名的不腐肉身(1200多年)。肉身不壞,全身舍利。日本佛教界則多稱之為入定佛、肉身佛,或即身佛。

一、關於慧能大師肉身不腐的兩則故事

第一則故事是日寇侵華時某日,南華寺來了幾個日本兵,隨行有醫生。他們懷疑慧能大師真身是假的,要剖開來一看究竟。

當日本人用手術刀,從六祖的背後剖開一個小洞,從小洞看進去,他們看到的是保存完好的骨骼和風乾的內臟器官,而周圍環境卻根本沒有很完善的保護措施。也許是由於驚駭和日本人的信仰習慣,這幾個日本兵,不得不驚歎起來,最後只得認定這是菩薩真身,嚇得頂禮膜拜而退。

第二則故事是在文革時期,幾個紅衛兵用鐵棒在慧能大師背胸上打了碗口大的一個洞,將五臟六腹抓出來,丟在大佛殿。肋骨、脊樑骨丟滿一地,當時的出家人於是用一瓦盒上下蓋好,埋於九龍井後山的一棵大樹下,作好標記。並送信給香港聖一法師,要他來時用照相機把這個地方拍下來,以待太平時取出。


一直到1979年六祖(即慧能大師)靈骨取出時,因入土已十多年,南方潮溼,肋骨已有黴變,但仍有條塊形。脊骨受潮更重,更不如入土時的形象。丹田祖師的靈骨就更不如從前了。佛源老和尚將二位祖師的靈骨捧回自己的屋中,用木炭火烘乾抹淨,用一整塊檀香木將脊骨、肋骨一節節駁接在檀香木上,粘好之後,再如法放入真身內。外用綢布和漆封閉,並在檀香木上刻記,載明因果。六祖的腑臟已朽,只好烘乾成末,與檀香末混合塑形,放置於六祖胸內。

從以上兩則故事可見,慧能大師確實是肉身不腐的!


豆漿騎兵


肉身成佛是很痛苦的,所以只有得道高僧才有這種意志力去做,並且有一定幾率成功。活著的時候餓上幾天幾夜,把腸道雜質排掉,同時儘量少喝水(脫水),吃特製的藥,血液和肌肉積累足夠的濃度就能防寄生蟲和蟲蟻準備好以後就喝汞,這時候就圓寂了,然後放到缸裡密封脫水嗯,基本上能按流程捱過來的成功率還是挺高的吧,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肉身菩薩來著。

中國禪師六祖慧能肉身千年不腐

唐朝的慧能大師,是我國曆史上出現的第一尊肉身菩薩(肉身不壞之得道高僧),目前仍供奉於廣東韶關的南化寺。於文革時期,偏激的紅衛兵為了破除迷信,打倒所謂的牛鬼蛇神,為驗證慧能大師是否為人工偽造的,曾經用釘錘在大師的胸口處,硬是挖一個小洞,結果赫然發現大師體內器官皆完好無缺,當場嚇得紛紛跪地叩拜。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這是中國佛教禪宗唐代六祖惠能大師的開悟偈。大師開創頓悟法門,大興禪學,使禪宗從此風行全國,速播海外。說法三十七年,度人無數。於唐先天二年,在曹溪人定二十餘天,和四眾告別,說偈坐脫。

留下金剛不壞的肉身,既未注射防腐劑;又非真空密閉;廣東氣候炎熱,環境潮溼;至今已歷1200餘年,不腐變,不枯槁;依然神態安詳,栩栩如生。肉身現供奉在廣東省曲江縣南華寺。科學還無法解釋,佛法真不可思議。


南粵客家人


在談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先談一個更深入的話題,慧能大師真的很厲害嗎?

根據歷史考證,慧能大師是一個沒文化的文盲,根本不認識字。他只能經由別人誦讀經書來學習佛學。並且他沒有學過系統的佛學理論,他所有的觀點基本上全是主觀判定,沒有邏輯依據。

慧能和神秀都是弘忍大師的學生。

弘忍大師死後,神秀因為有系統的佛家理論知識,在佛家有很高的聲望,所以應邀在湖北創立禪宗北派。而慧能則南下廣東,創立禪宗南派。

南北二派的區別在於,南派稱學佛學要會頓悟,也稱“南頓”,北派則稱漸漸修練,也稱“北漸”。頓悟只適用於天資過人的慧者,而漸修則適合天下大部分潛心向佛者。

本業神秀在佛家中的地位非常高,聲望也高於慧能。但在唐德宗年間,對佛院的發展太快和勢力太大有強烈不滿,故意打壓佛家,北派就慢慢衰落。而在南方的慧能則不受影響,名聲慢慢超過了神秀。

慧能的弟子們為了抬高慧能,甚至編造出弘忍大師有意傳位給慧能,而神秀則指使手下人迫害慧能,逼慧能南逃的故事。

因此說慧能是肉體不壞之身,很大程度也是慧能的弟子們編造出來的故事,來欺騙信徒們的。

六祖造像的確是以六祖慧能的肉身為基礎,用中國獨特的造像方法——夾苧法塑造的。其法是:慧能圓寂前,身披袈裟,雙腿盤屈,打坐入定,不吃不喝,使體內營養和水分逐漸耗盡,最終坐化圓寂。然後將遺體放在兩個蓋密的大缸之中的木座上,座下有生石灰和木炭。座上有漏孔。經過相當時間後,內臟和遺體上的有機物腐爛流滴到生石灰上,不斷產生熱氣,水分被吸乾,變成坐式肉身幹體。然後進行塑造。先上香泥,其次加布,再以鐵葉、漆布固頸。由於方辨是慧能弟子,不止一次為慧能塑過像,對他的音容相貌、氣質神態有深刻的瞭解,因此這尊塑像很成功的反映出慧能超脫的氣質和高僧的形象,成為流傳千古的真身像。

而在文革時,紅衛兵們曾在慧能的「真身」背後挖了個洞,發現裡面支撐「真身」盤膝而坐的是一根鐵枝,同時還塞了些泥巴和稻草。「真身」的表面,是用漆油刷了多次才形成的硬殼。這個說法是得到許多宗教人士現場確認的。

經考證,有專家認為,真身像用“煙燻”法制成的,類似今天湖南人燻臘肉那樣用煙慢慢燻幹成像的,再用中國佛教徒特有的入定、密封、乾燥法制成的。

也就是說,這根本 不符合生物學常識,只是經過防腐處理乾燥而成的乾屍而已,並沒有什麼肉身不壞多金鋼不壞的事實。


新知傳習閣


六祖惠能大師(公元638——713年),俗姓盧,廣東新興縣人,中國禪宗傑出大師。24歲聞《金剛經》開悟而辭母北上湖北黃梅謁五祖弘忍,以一首“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法偈得五祖認可,夜授《金剛經》,密傳禪宗衣缽信物,為第六代祖。



~~~~~~~~~~~~~~~~~~~~~~~~~~~~~~~~~~~~~~~~下面我們來說說怎麼成就金身~~.塑金身可以說是對一個僧人的最高待遇,也是對他一生貢獻的尊敬和敬仰,當得道高僧預感到要圓寂前,就會停止進食,並排空體內汙物,進食某種香草,然後安排坐缸。缸中放木炭等吸潮的物品,保持乾燥,並封缸。



等幾年後 徒弟們就會打開缸。



如果肉身完好便會進行塑金身。進過消毒、裹布,刷漆,上金箔等多步,大約要經過3個月時間。成就肉身菩薩金身。 ~~~~~~~~~~~~~~~~~~~~~~~~~~~~~~~~~~~~~~~~下面給大家看一看慧能大師親手種的香荔樹



1300多年的荔枝樹。


小小小守護


這個確實沒有定論,大多數人認為是真的。

為此,《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18卷,香港中文大學,1987年版曾經出版了徐恆彬的【南華寺六祖慧能真身考】(徐恆彬:廣東省博物館考古所所長)

在文章中,詳細論證了真假和塑造過程。

對於沒有信仰的我而言,還是偏向於是真的。從木乃伊真實存在性上推論,完全可以有這個技術,只是“金剛不敗之身”在現代人眼裡還是感覺像是偽科學。

於我,我感覺這不是信仰和宗教的問題,而是文化和藝術。


離世界很遠


真的,惠能禪師是中土佛教禪宗的六祖。

早年事蹟

少年時期:惠能俗姓盧,傳說初生時有“二異僧”來取名“惠能”,是從小就叫惠能;按照佛門慣例,“惠能”是出家時的法名。父親原在范陽(今北京附近的涿縣)做官,後來被貶遷流放到新州(今廣東新興縣)。惠能於貞觀十二年在新州出生。幼年時父親就去世了,後來母子移居南海(廣州)。長大以賣柴維持生活。《曹溪大師別傳》說他三歲父母就都去世了。

求法因緣:據《壇經》系所說,惠能某天聽人誦《金剛經》而有所領悟。被告知黃梅憑墓山弘忍大師講《金剛經》,於是決定去參禮。《壇經》燉煌本只簡略說“辭親”;後來惠昕本和《祖堂集》說,有客人鼓勵他並出錢安頓老母。依《別傳》,惠能參禮弘忍,與《金剛經》無關。《別傳》說惠能先去曹溪,結拜兄弟劉志略的姑母“無盡藏”尼常誦《大涅槃經》,惠能不識字,郄能為他解說經義。在寶林寺住了一段時間,到樂昌依智遠禪師坐禪,又受慧紀禪師的激發,才決定去黃梅參禮弘忍。

黃梅得法

大約經一個月時間,惠能到了黃梅(今湖北省黃梅縣)的憑墓山。這裡是唐初五十多年的禪學中心,傳承了達摩禪的正統。惠能見到弘忍,自稱“唯求法作佛”。因惠能答說:“人即有南北,佛性即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身不同,佛性有何差別”,而受到弘忍的賞識。惠能被派在碓房裡踏碓,一共八個多月。“願竭其力,即安於井臼;素刳其心,獲悟於稊稗”。勞作與修持相結合,雖是佛教所固有(如周梨盤陀迦因掃地而悟入),但成為此後曹溪禪的特色。

一天,弘忍集合門人,要大家作一首偈,察看各人的見地,以便付法。大家仰望著神秀,作為東山會下的教授師,神秀並沒有自信,可又不能不作偈,於是將偈寫在廊下的壁上。惠能知道了,以為神秀偈沒有見性,也就作了一偈,請人寫在壁上: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弘忍發現了惠能的見地,便在夜間喚他進房,為他說法,付法傳衣,繼承了祖位。弘忍為惠能說法,說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惠能言下大悟。當天晚上,弘忍就送惠能去九江驛,回嶺南。

南歸隱遁

大庾嶺奪法:惠能在黃梅得法,當夜就走了。過長江,到九江驛,然後直回嶺南。東山門下,知道衣法付與惠能,有些人就向南追來。其中有名惠明的,一直到大庾嶺上,追到了惠能。惠明曾任四品將軍,有軍人的氣質。當時惠能將衣給惠明;惠明反而不知所措,表示“遠來求法,不要其衣”。傳衣雖表徵了傳法,但有衣並不代表有法。惠明要的是法,惠能便為惠明說法。說法的內容後來傳說為:“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惠能於是讓他向北去化人,惠能這才平安回到嶺南。惠明本是弘忍弟子,因為聽惠能說法,而作為惠能弟子。

出家與受戒

惠能過了五年遁跡於勞苦的生活,終於因緣成熟而出家。乾封二年(667)[16] 正月初八日,惠能到了廣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印宗正在講涅槃經,惠能在座下參聽。“因論風幡語,而與宗法師說無上道”。印宗非常欣奇,問起來,才知東山大法流傳嶺南的,就是這一位。於是非常慶幸,正月十五日普集四眾,由印宗親為惠能落髮。二月初八日為惠能授具足戒。此時惠能30歲。惠能弘法伊始,便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悟禪,為嶺南佛教帶來了一股清新氣息,在當地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影響,特別是他作為五祖衣缽傳人的身份,更使他受到了廣州方面的敬重。

從廣州到韶州:惠能受戒後,就在廣州法性寺開單傳宗旨。次年春,惠能去曹溪山寶林寺(今南華禪寺),“印宗法師與緇白送者千餘人”。曹溪屬韶州,與廣州相去七百多里。惠能得印宗讚揚且受廣州方面的崇敬。《別傳》說惠能去黃梅前曾在曹溪小住。從黃梅回來又到過曹溪。從廣州經大庾嶺而到黃梅,必經韶州;惠能在往來時在曹溪小住,多少有相識的人。過去“雖猶為惡人所逐”,不能安定的住下來。現在出家受具足戒,得到廣州的擁護,曹溪僧眾也就表示歡迎。所以惠能回到曹溪而成為寶林寺的主導者。

住持曹溪:惠能住曹溪山的故寶林寺。中宗復位時敕於天下諸州立中興寺。後來稱為中興寺的故寶林寺,又賜名而改為法泉寺(707)。法泉寺以外,還有惠能住在廣果寺的記載。可見惠能的住處不止一處。依佛門一般情形,名山都有主體大寺;此外有茅蓬和別院屬大寺所管轄。惠能在曹溪山不一定住在寶林寺;住過的地方皆成立別院。《壇經略序》說“蘭若十三所”,所以《壇經》等只泛說曹溪山。而法泉寺與廣果寺,應為規模大而居住時間多的兩寺。

大梵寺說法:惠能到韶州大梵寺說法,是《壇經》所明記的。刺史韋據等到曹溪寶林寺,禮請惠能出山,在城內的大梵寺說法,聽眾一千餘人,是當時的盛會。惠能“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授無相戒”。記錄下來,就是《壇經》的主體部分。《壇經》後來經過不少的增損,但惠能頓教的內容、特色,及其淵源,仍可依此而有所瞭解。

德音遠播

惠能四十多年的禪的弘化,引起了深遠的影響。弟子們的旦夕請益,對頓教的未來開展,給予決定性的影響外,更影響到社會和皇室。據王維《六祖能禪師碑銘並序》所述,惠能的德化,不但百越氏族(浙東、閩、粵、越南等),連印度,南洋群島,都有遠來禮敬請益的。惠能弘化於嶺南,對邊區文化的啟迪,海國遠人的嚮慕,都有所貢獻。所以王維稱譽為:“實助皇王之化。”

入滅前後

最後的說法:惠能晚年的末後說法。依《壇經》所傳,有三部分:一、惠能教“十弟子”:為人說法,不能失去“三科法門”和“三十六對”的本宗:“吾教汝說法,不失本宗。舉三科法門,動用三十六對,出沒即離兩邊。說一切法,莫離於性相。若有人問法,出語盡雙,皆取法對,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印順法師認為,“一切”無非是“相依相因”的對待法而不離文字,所以“三十六對法,解用通一切經”;但是今日的“禪師們”已經“好簡成性”,甚至對於“三科三十六對”的教法基礎,“也嫌他名數紛繁”而並不理會。

二、先天二年(713)七月八日,惠能與大眾話別。大眾都涕淚悲泣,惠能為大眾說《真假動靜偈》,直指“動上有不動”的離假即真。說完後“眾僧既聞,識大師意,更不敢諍,依法修行,一時禮拜,即知大師不久住世”,於是“告別”。在告別而大眾悲泣中,傳說只有神會“不動亦不悲泣”。六祖便獨贊他:“得善不善等,譭譽不動”。惠能認為“吾滅後二十餘年,邪法繚亂,惑我宗旨”,於是暗示神會在洛陽提倡南宗,“定佛教是非,豎立宗旨,即是我正法”。(疑偽)(開元二十年頃,神會在滑臺大雲寺,召開無遮大會,建立南宗宗旨。)

三、八月三日入滅當天,惠能食後又與大眾話別。法海問起:“此頓教法傳受,從上已來,至今幾代?”這才有七佛以來四十世的敘述。法海又啟請大師,留什麼法令後代人見性?惠能更說《見真佛解脫頌》(“自性真佛解脫頌”)。然後要門人“莫作世情哭泣,而受人弔問,錢帛,著孝衣”,這都符合律制。最後的教誡是:“如吾在日一種,一時端坐。但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非,無住(無往),但能寂靜,即是大道。”

入滅:先天二年(713)八月三日夜三更,惠能在新州國恩寺“奄然遷化”了。“端身不散,如入禪定”。據載,這幾天曹溪有“異香氤氳,山崩地動,林木變白,日月無光,風雲失色”等異徵。早在先天元年(712),惠能歸新州國恩寺,則命人在該寺造塔。入滅後,當時廣州、韶州和新州三方,為爭奉遺體產生了一番辯論。據載,最後達成了焚香的協議,“香菸指處,師所歸焉”。結果香菸指向韶州曹溪。十一月十三日,惠能的遺體從新州迎回曹溪安葬。惠能的塔院由弟子令滔管理;從上傳來的袈裟也留在塔院供養。塔院並非本寺,而是附屬於本寺的別院。


老陽私塾


慧能大師肉身不腐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當然有人質疑肉體經過特殊處理,其實是沒有的。埃及的木乃伊是靠處理,然後保存在乾燥環境下。如果環境變化了,木乃伊是會腐掉的。肉身舍利是根本不同的。在92年,中國又有一個肉身不腐的人——周鳳臣。就是香河老人。到現在已經26年,仍然是完好不腐。

為什麼會這樣?應該說有一種意志在告訴唯物論者,你們是錯的。





眾妙之門


看大家都從科學方面回答了,我就從藝術文化方面回答一下吧。

惠能的真身像(true-body portrait)不是個例,很多禪宗的寺廟都有類似的像。包括日本的寺廟,來看了惠能的像之後也想做類似的。但是做不成,只好用木頭雕刻替代(比如鑑真的真身像)。

從佛教方面來看,肉身不腐的狀態是最不重要的一個方面。想想看,佛教提倡火化,是從來不關心人死後的屍體是不是要保持形狀的。而且這些屍體也不應該擁有形狀。那麼,問題來了。對屍體如此不在意的禪宗為什麼又要“製作”或者“保存”真身相呢?

原因有很多。一是在禪宗寺廟裡禪師(Chan Master)有些時候是大家朝拜尊敬的對象。比較著名的“上堂”儀式,就是很老的禪學大師坐上高凳,在房間中央,然後一大堆僧人圍坐他周圍打坐。但是活著的禪師也會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會死掉。那麼真身像就可以替代這些禪師成為僧人們朝拜和尊敬的對象了。這是第一個作用。

第二,對於佛教徒和佛教來說,惠能真身相的出現是由於惠能自己積累的修行和善念(Merit)很高的原因。他的真身像形成之後,保存他,是為了保存這些積累的善念。重要的是善念本身,而不是這個不腐的肉身。

第三,就牽扯到禪宗裡打坐的重要性了。不管是南派北派,打坐都是很重要的一個修行方式和得到醒悟(enlightenment)的方式。可以看到禪宗經文裡經常寫到某某人打坐很久啦,所以草都從嘴裡和舌頭上長出來了這種場面。當然長草不是真的,但是體現了“靜坐打坐”的重要性。惠能和其它真身像最終採用打坐這個姿勢,就是為了應和經文裡對打坐的重視。並且,在打坐中死去,並且保持打坐這個形態,屍身不腐,從另一方面也向觀者展現了一個“永恆打坐”的狀態。這就是真身像的第三個用途了,向觀者(不管是遊客還是僧人)展示打坐的重要性。

當然真身像還具有什麼展現神蹟吸引遊客的作用啦,這些就不多說了。

總之,從佛教觀點來說,肉身不腐是最不重要的一個方面。從而這個肉身是不是真的是天然形成的啊,裡面是草還是鐵柱啊,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看見的形態,和這個形態所代表的意義。類似的,佛舍利,佛指骨也不一定是真的。法門寺的佛指骨都是雕刻的,兩個骨頭雕的兩個玉雕的。但是它們是不是真的佛指骨,這個問題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這些“指骨”所代表的意義和傳達的理念。

有些僧人經常說哈,凡人的視角看東西,總是糾結於所看見的那個東西本身,總覺得看見什麼就是什麼。類似於老師伸手讓你看月亮,結果你抬頭只看見了老師的手指,全然不顧那輪大滿月。


Lu鹿鹿鹿Lu


慧能大師是肉身不壞之身嘛

這個問題我想反問一下天下有在光天化日之下不保養的情況下有不壞的物質嗎 如最堅硬的石頭 金屬 何況人的骨頭與皮囊

中國發現不壞真身是在墓地裡挖出的一個皇帝 沒有任何保護措施 和尚的這些乾屍都在人死後做手腳 他們這些計量還在這位皇帝其後不足為奇 鐵在光天華日不保養的情況下都會慢慢的變成粉塵何況人骨與皮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