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巨人”转型 为北京城市复兴探路

中国建设报

日前,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以下简称"新首钢地区")调研时强调,新首钢地区是首都西大门,具备独有的区位、历史和资源优势。要从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高度,认识和谋划这一地区的未来发展,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的新地标。

去年发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新总规")明确了北京城市战略定位,即全国政治中心、全国文化中心、全国国际交往中心、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在新总规的框架下,北京城市复兴的路径更加明晰。

定位为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的新首钢地区在新的历史使命指引下迈出了步伐。

始建于1919年的首钢距今有90多年的发展历史,从北洋政府时期就肩负起重工业兴起的重任,是大工业时代的骄傲。本世纪初,首钢搬迁曹妃甸,"钢铁巨人"变身工业遗址,后被确定为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以下简称"冬奥会")"大本营"。随着工业主题酒店、工业历史博物馆等多元业态改造工程的不断推进,老工业遗址焕发出生机,为北京城市复兴探路并积累经验。

"钢铁巨人"转型

随着城市进入减量建设与产业升级并存的时代,对既有建筑升级改造与创新利用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增长点。

北京新总规加大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强调推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建设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地区。加强对老城和三山五园地区两大重点区域的整体保护,构建看城市、看山水、看历史、看风景的城市景观眺望系统。

作为新总规中首次提出的概念,新首钢地区明确了"一轴、两带、五区"的整体空间结构。"一轴",即长安街城市轴线;"两带",即永定河生态带、后工业景观休闲带;"五区",即冬奥广场区、国际交流展示区、科技创新区、综合服务配套区和战略留白区。

日前,《中国建设报·高质量发展》在实地走访新首钢地区时了解到,该地区以长安街为中轴分为南区和北区。包括冬奥广场、11支国家队45项冰上运动训练场馆等在内的北区主要服务冬奥会。此外,计划实现建筑规模减量200万平方米,并结合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在新首钢用地南侧规划约1.5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

据介绍,在首钢的冶炼体系中,3号高炉是最典型的一条生产线,遗留的建筑群是中国钢铁自主创新的珍贵写照。

"3号高炉是首钢众多高炉中的明星,也是强制性保留的构筑物。在首钢大面积更新中,3号高炉将以原建筑体为基础改造成首钢博物馆。站在这座107米高、80米直径的巨大高炉旁边,可以看见石景山和曾储存高炉冷却水的晾水池,能够感受到极致天然与大工业的强烈对比。"首钢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冬奥组委办公区坐落在北区的西北角,总建筑面积为8.7万平方米。原为储藏工业原料的仓库,经过建筑及结构改造后成为可用于办公或展陈的民用建筑。冬奥组委办公区东侧是即将改造完成的北京首钢工舍智选假日酒店。据悉,该酒店原为首钢三高炉空压站、返焦返矿仓等工业建筑。

"钢铁巨人"的新"动脉"

新首钢地区改头换面在即。

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新首钢地区调研时强调,在首都城市复兴基础上要实现文化复兴、生态复兴、产业复兴、活力复兴。"四个复兴"既给新首钢地区提出了明确要求,也为其发展指明了方向。

过去,在厂区凌空而架的、四通八达的管网是这个"钢铁巨人"的"动脉"。如今,新兴业态将成为新首钢地区的新"动脉"。

"既要保留工厂历史遗存又要体现新时代风貌,还要形成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实现由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过渡。"在北京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赵秀池看来,新首钢地区是非首都功能疏解下城市更新和城市复兴的典范和新地标,但在改造过程中将面临不少难题。

"既有建筑改造是城市复兴的主要内容。城市复兴的重点在于把握新产业给区域带来的活力。北京作为特大型城市,在重新定位和打造新经济中心时具有显著优势,但是也会受到周边协同开发的影响。"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投资部主任刘澄认为,深度呈现传统文化、创新生态环保技术、引进国际化产业要素、改善人与城市的和谐关系等都有助于实现"四个复兴"目标。

寻找多元动力支撑

城市复兴是一个系统过程,不仅内涵丰富、涉及的领域繁杂,而且时间跨度大。这需要有更加多元化的动力予以支撑,其中国有企业的作用尤为重要。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城市研究所所长董珂认为,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为保障社会的安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企业股份制改革和商品房交易市场建立之后,国有企业的"社会基层组织单元"属性逐渐淡化,但是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仍不可忽视。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当前,城市复兴通常是通过新平台建设,旧城、旧厂和旧居住区改造,创造新就业空间、新产业和新业态来实现的。国有企业应积极参与到城市复兴中,搭建城市与居民、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桥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总规划师罗彦向《中国建设报·高质量发展》说道。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首开集团。早在多年以前,首开集团就提出了"城市复兴官"的角色定位,努力在优化城市功能、补齐城市短板、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首开集团在参与城市复兴过程中探索出了五大举措,具体包括:涉足住宅租赁市场、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更新、培育社区养老服务业态、参与旧城保护复兴、打造创客空间平台。

"国有企业参与城市复兴,一方面是其本身转型和多元化发展的主观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城市复兴市场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国有企业在人才、资金、管理、信誉等方面具备优势,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能以高标准推进城市复兴,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等多方面共赢。"罗彦说道,在北京、深圳等特大城市的工业遗产保护、旧城保护复兴等工程中,国有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罗彦强调,在城市复兴过程中,国有企业应更加关注社会因素和公平因素,更多地考虑民生,不能只以追求经济效益为惟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