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们都误会了《开学第一课》

今天睁开眼睛,打开网络,看到整个网络几乎被前天的《开学第一课》事件刷了屏,各种吐槽、谴责、不满充斥着网络,关于网民的气愤点,网上已经有很多,也很全面,在此不再赘述。在这里,我想从逻辑与基础结构的层面,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为了搞清楚《开学第一课》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我开始了网络搜索,从百度百科上得知,原来这是个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教育部合作办的一个大型公益节目,而且最初开播于2008年,至今已有10年之久。

它不仅是孩子们必须要上的课,也是全民都要补上的一堂课,它将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民族的抗震救灾精神完美的结合,通过对学生进行“避险自救”知识教育,教会学生掌握避灾的常识和技巧,真正“用知识守护生命”。这是它的价值核心。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中央电视台制作”、“大型公益节目”、“教育部”、“全民教育”以及“开学第一课”等关键词,纵观这些关键词,我们基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一个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公益性全民教育类节目。

如此便有两问:

1、这档节目是新闻范畴还是教育范畴?

2、主管单位应该是教育部还是中央电视台?

当然这两个问题我们都不能想当然,这就要看两部门针对本档节目的具体分工了。我们先假设这档节目是教育类节目,主管单位在教育部,而中央电视台是个配合的角色存在,那么在这个案例中,中央电视台是既付出了宝贵的时间来制作这档节目,同时还少赚了银子空出档期来播放节目,

如果没有延误播放时间,那么电视台是既出了力又出了钱,结果却讨来了一身骂名,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一目了然,电视台很冤。这又是一起多做多错,反被担责背黑锅的乌龙事件。

因为在这个案例中,作为主管部门的教育部不单坐享其成, 还丝毫不用担责,显然很不合理。如果把教育部当成是计划花钱的部门,把电视台当成是市场赚钱的部门,那么这次实际上是计划得不够完善,造成的“市场逐利丑态”被剥光放大的乌龙事件,主要责任应在计划而非市场。如此,广大网民这几天的谴责就有表错情的嫌疑。

后来听说中央电视台为此道歉了,初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对这个电视台油然而生一种莫名的敬意,认为它既然有甘受其辱的大胸怀,必有大志向,也能成大事。但后来仔细一看才知道,朋友所说的中央电视台道歉,不过是它旗下的一个广告部的道歉,如下图

如此看来,这个歉意是心不甘情不愿,在我看来既在情理之中,也显得异常诡异。

这样的乌龙事件的暴发,我认为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权责的设定与人员选拔的考核标准不完善上。前者需要我们做到官员以担责为荣,后者则需要做到完善官员的履历,大数据库存,提拔干部都以官员往年履历为标准,而这种履历的客观与公正,则需要当局能容纳社会更多客观观点与评论的存在。如此以官为点,以民为面,以点带面,则社会诚信大风气可成。人人有干劲,良性经济环境自然也水到渠成。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