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大山深处热闹的兵工厂招待所,如今成了一个弃儿,冷冷清清

从1964年开始,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变化,国家在河南等13个省份的崇山峻岭间展开了规模巨大的“三线建设”。河南南召的深山腹地布局有国营红阳机械厂、国营向东机械厂、国营红宇机械厂,济源虎岭上马有531工程等诸多军工企业。

它们曾极其神秘,出于保密需要,这些生产炮弹等武器的企业对外都有自己的代号;它们曾一度辉煌,一个军工企业就是一座功能完备的“军工城”。

每个兵工厂都有自己的招待所和宾馆,昔日这里旅客爆满,如今冷冷清清。

1968年,国营向东机械厂在南召县云阳镇境内选址兴建,职工来自全国各地。向东厂主要生产火箭弹,对外的代号是“5143”。苦战7年后,军工争气弹研制成功并批量生产。

如今,主楼为四层楼的向东厂招待所显得有点陈旧。

距离向东厂20公里远的国营红阳机械厂的民用产品生产线,已经建在远离深山的城市。鹿鸣宾馆门前比较冷清,当年这里可是红阳厂的一个繁华所在。

初时,每天有几千名职工在坐落于南召县留山镇三尖山下的红宇厂上班,通往厂区的一条道路拥挤。后来,厂方就在河流的左侧修建了一条道路,在河上建造了几座铁桥,将两条道路相连。

红宇宾馆仍在,但是现在入住的旅客很少。

位于济源市大山里的原531工程,是1970年国家上马的一个大型军工企业。原计划建成13个分指挥部,一分部和四分部建成后,其它在建的分部因为林彪的死亡而相续下马。

一分部兵工内部番号是“国营5147厂”,对外称为“国营长征机械厂”;四分部兵工内部番号为“国营5127厂”,对外称为“国营新华机械厂”。

一分部厂区绵延在济源市西部王屋山脚下,这里两山夹峙,一条河流穿厂区而过。河两岸遍布高大的梧桐树,红色的旧厂房掩映其中。位于一分部的特钢宾馆依山傍水,条件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