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夜君王》如果指极王了解这些,就不会对夜瞳出手

刺杀夜瞳,是指极王被人诟病的原因。其间,有大义与私利的交锋、有权谋与义理的捭阖。从结果上看,指极王错了。若他对黑暗种族多一些了解,不会对夜瞳出手。

衷心为国,祸从天降

“身处黑暗,心向光明”是烟大对千夜的评价。在垃圾堆长大的千夜,并没有变得贪婪、吝啬、不择手段,反而越发珍惜每一个对自己伸出援手的人,珍爱每一份感情。对林熙棠的感情如此,对帝国的感情如此,对夜瞳的感情也是如此。

与夜瞳确立关系后,千夜并没有离开帝国的打算,反而更加努力地与黑暗种族作战,幻想用战功换得一张赦免令。夜瞳则本本分分地待在他们的小窝之中,从未有过危害帝国的行为。

树欲静而风不止,千夜的强横不可避免的引起一些“大人物”的注意。一方面他们想要通过千夜打击赵阀,一方面他们想要得到千夜修行的秘法,于是他们在千夜昏迷之际、抓捕夜瞳,逼她出卖千夜。夜瞳不从,被施以“混沌磨盘”,致使灵魂被撕裂。

指极王出手,大义抑或无耻?

千夜反出帝国,实是被逼无奈。当长生王、右相集团覆灭后,指极王理当体谅千夜的赤子之心,还他以公道。然而,他并未如此做,反而在得知夜瞳是大人物转世之后,悍然出手、刺杀夜瞳。刺杀失败后,又算计千夜,使得一对恋人差点同归于尽。

站在千夜的角度,指极王的行为实乃无耻至极;站在指极王的角度,却有“大义”为名。所谓的大义,是为了多数人,不得不让少数人做牺牲。

我觉得荆柯守在《盗天仙途》中的一句话用在这里很合适:罪犯自有法律惩处,大义正是为无辜者准备的。世人可以指责这种“大义”,因为任何人都有可能被以大义之名牺牲;世人也不能指责这种大义,因为任何人都生活在“大义”的庇护之下。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之事。关键在于,以大义之名牺牲他人之人,自己是否肯做牺牲。235章,千夜回复高邑公主的质疑:“并不是每一个有负与我的人都是为了人族、为了大局。”言外之意正是如此。

指极王不顾生死,毅然进入内世界,确是为了人族大义。

人族对黑暗种族了解地还是太少

指极王之所以袭杀夜瞳,是因为夜瞳有登上圣山的可能。若黑暗种族出现第四名圣山,很可能成为人族的灾难。然而指极王不知道,一族两圣山是不可能出现的。

235章,在蛛后接走朱姬之后,魔皇曾问哈布斯两个问题。其一:“如果一族有两个圣山会怎样?”其二:“你有没有想过,黑翼君王为什么放弃挑战莉莉丝?”言外之意,一个种族不能同时存在两个圣山。

也就是说,夜瞳想要成就圣山至尊,需要在莉莉丝陨落之后。若指极王知道此事,还会袭杀夜瞳吗?肯定不会,若血族群龙无首,魔裔一统永夜,对人族的威胁只会更大。

少真道君原创,拒绝北京时间、快资讯、东方头条等流氓媒体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