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老傅家族小故事】相府纱灯庇后裔

相府纱灯庇后裔

2018年4月1日,春风送暖,梨花盛开,山东聊城傅氏家族委员会主任傅东坤,率宗亲一行三十多人,应山东冠县甘官屯乡南野庄村傅氏宗亲的邀请,参加冠县兰沃乡“中华第一梨园梨花节”的游园活动。

游园之意不在游,在乎宗亲之情也。南野庄的宗亲,为家人在酒店备好了酒席,家亲共叙亲情。

南野庄宗亲热情款待来自阁老爷故乡的宗亲

南野庄宗亲热情款待来自阁老爷故乡的宗亲

南野庄宗亲热情款待来自阁老爷故乡的宗亲

聊城傅家相府纱灯庇护冠县傅氏宗亲的故事,早已在宗亲中流传,这次又亲聆故事主人翁傅斯志的孙子傅国星,讲述相府纱灯的故事……

左:傅国星 右:傅尚法

话说清朝晚期,傅斯志娶了邻村布寨村杨姓姑娘为妻,婚后生了一个女儿。一个冬天下雪的下午,夫人和夫君拌了几句嘴,赌气抱着孩子跑回了娘家。傅家不见了夫人,就去娘家找,娘家说根本没见到女儿回来!于是众人到处寻找。住在黄杨庄的一家人说曾经听到有女人的哭声,是不是傅斯志的夫人呢?于是领着众人沿途搜寻,在回娘家途中必经的菜园中的一口水井里发现了母女俩的尸体。膝盖深的大雪,封住了水井口。不知道是夫人不慎掉进水井,还是一时想不开投井自尽的。

娘家人认定是婆家害死了自己的女儿,一怒之下告到堂邑县衙门。傅斯志家卖完了祖宗分家的瓦房,官司也没打赢,将要落个“杀人偿命”的结局。南野庄傅家人不服,官司转到了上一级东昌府衙门。他们听说跟古楼北的傅家相府人是一家子,便找到“阁老奶奶”求助。老奶奶给他一盏两面分别标有“傅”、“相府”的纱灯,要他回家盖一间新大门,立上黑红棍,挂上纱灯。纱灯代表当年阁老爷傅以渐的威名,文官到此必须下轿,武官必须下马以示尊敬。无奈,傅斯志家已经卖光了家产,盖不起新大门,只能把纱灯挂到破旧的大门上。自此,东昌府衙门再没审这场官司,杨家人也没再告状,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傅式民的父亲傅尚法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他还见过那盏相府纱灯。年过八旬的傅式文说,十几年前,他家拆旧瓦房收拾杂物时,还见过那盏相府纱灯的底座骨架。傅国星说,还有个纱灯盘和纱灯钩,直到前几年才找不到了。

傅氏族人分析,傅斯志当年打官司到聊城古楼北相府求助时找的“阁老奶奶”,可能是傅氏祖公绳勋、继勋兄弟的夫人。傅绳勋政绩斐然,曾任浙江、广东盐运使,陕西按察使,云南、广东、江宁布政使,浙江、江西、江苏巡抚兼提督衔、兵部右侍郎等职。其胞弟傅继勋历任安徽庐江、东流、歙县、合肥、贵池、全椒、霍山等县知县。所至有绩,擢升徽州知府,后改任凤阳知府,特授太平知府、安庆知府。咸丰初年安徽巡抚福济专摺密奏保以道员署理蕃司(布政使)。傅绳勋在担任陕西按察使期间,与傅继勋一起组织族人纂修《东郡傅氏族谱》。

年代再晚一点,住在相府的就是傅绳勋兄弟的儿子们,其中一位是傅斯年的祖父傅淦。

聊城葫芦岛上傅阁老骑驴上朝雕塑

傅淦是武林中大刀王五的师父。他淡泊名利,嫉恶如仇,乐善好施,在聊城也是了不得的人物。该故事是南野庄的傅氏宗亲口口相传,年代虽然难以确认,不免有些演义成分,但基本事实还是真实的。

作者:阿弥陀佛安养院:傅式霞 傅式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