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老字号 要注重文化传播

对于老字号来说,真正的品牌传播困境并不来自于“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思维方式。那个时代过去了,所有人都知道。但太多企业还困守在“比武招亲选驸马”的幻境里,张个榜就坐等青年才俊上门。其实,把榜张在线上并不是错,错的是张榜这个行为本身还是带有太强的主观性和优越感,不接地气,与这个时代的消费者心理没有结合起来。今天是个“自由恋爱”的时代,消费者才是上帝,上帝和公主,还是先从聊聊文化开始吧

提起中华老字号,人们都不会陌生,动辄百年的历史,不仅见证了中国商业发展的历程,也流淌在国人们的记忆里。

不过,也有不少老字号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根据中国品牌研究院的调查,建国初期,全国中华老字号企业约有16000家。但由于种种原因,到1990年,由国家商业主管部门评定的中华老字号只剩下1600多家,仅相当于建国初期老字号总数的10%。到今天,获得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只有1128家了,其中,发展势头良好的约占40%,能够持续稳定经营的只占50%,还有10%已经陷入发展困境。

1万余家老字号的衰败,外因确有之,内因是主导。他们中,有些因无法保持原有的产品质量被市场淘汰,有些因为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导致破产,还有不少因为营销理念因循守旧削弱了品牌影响力。林林总总加在一起,造成了老字号整体规模的下降。

因为自身产品不过硬而被淘汰的老字号,自不必心疼,但若是因为营销滞后,当真是令人惋惜。

当下,已经有不少老字号深刻认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开始尝试触网,这是一个好现象。但平心而论,效果好的并不多。大多数老字号的触网行为还处于初级阶段,或者说,他们只看到网络作为销售渠道和信息渠道的作用,但并不真正了解网络生态、网络审美和网络表达方式。

比如,有企业认为,在天猫上开个旗舰店,并在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