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冬奥会太没意思,咱来看看中国古人们都举行啥运动会?

听说韩国冬奥会门票都卖不出去,座位空了一大半,在这马上2018农历新年的关头上,咱们不妨看看咱们古人在古代是怎么都有什么运动!

足球

足球在我国古代称作“蹴鞠”,早在东汉李尤就有《鞠城铭》:圆鞠方墙、仿象阴阳。

法月衡对、二六相当。

建长立平、其例有常。

不以亲疏、不有阿私。

端心平意、莫怨其非。

鞠政由然、况乎执机!

这首诗描写球场四周情况和古代足球的规则,还有裁判,裁判要公正:”不以亲疏、不有阿私”,“还劝参赛队员心平气和服从裁判:“端心平意、莫怨其非”。

蹴鞠运动在宋朝达到顶峰,宋太祖赵匡胤与弟弟赵光义,大臣赵普等六人进行过一场“白打”蹴鞠赛,这个场面被大臣苏汉臣画了下来,描绘出流传千古的《宋太祖蹴鞠图》。

明宣宗行乐图

宋太祖蹴鞠图

滑冰

滑冰在古代称作“冰嬉”,亦称“冰戏”。起源于何时不可考,据史料记载,宋代皇帝就喜欢冰上的娱乐活动,在后苑里“观花,作冰嬉”。

到了清朝,滑冰更加盛行,乾隆皇帝是史上第一个为滑冰运动作赋的人,《冰嬉赋序》:“国俗有冰嬉者,护膝以芾,牢鞵以韦,或底含双齿,使啮凌而人不踣焉;或荐铁如刀,使践冰而步愈疾焉。”

清朝还有一个一支专门用于冰上作战的特殊部队——八旗冰鞋营。朝廷将包括北海在内的御苑三海作为大阅场地,特意为“八旗冰鞋营”设计了一个冰上的竞技军事体育项目,叫作“大阅冰鞋”,并发展成宫廷中盛大的“冰嬉”活动。清代历任皇帝对此都非常重视,每年还要举行大典,亲临检阅“大阅冰鞋”。

冰嬉图

清代冰鞋

拖床冰嬉

摔跤

摔跤在先秦时称为角力、蚩尤戏,在秦汉时称为角抵,在唐宋时称为相扑,至清代又叫布库,现代日本的相扑就是唐宋时期传到日本的。

《唐音癸签》记载:“左右两军擂大鼓,引壮士裸袒相搏较力,以分胜负”

唐玄宗组织了一个名为“相扑朋”的摔跤队,唐僖宗甚至在内苑与太监进行摔跤比赛。

《水浒传》第七十四就描写了浪子燕青和叫做擎天柱的相扑高手比赛摔跤。

徐珂《清稗类钞》中记载,顺治帝时,蒙古使臣喀尔喀来朝,在双方的宴会中进行了满蒙摔跤手的摔跤比赛。结果满族的摔跤手全都败在蒙古族摔跤手的手下。顺治帝很生气,这时礼亲王代善的一个儿子打扮成摔跤手的模样与蒙古族摔跤手比赛,最后大获全胜。顺治帝觉得挽回了面子,厚赏了代善的儿子。

山西省太原市崇善寺中的明代相扑壁画

宋代相扑

宋代的相扑壁画

射箭

射箭是君子六艺之一,在魏晋时期已经有了专业比赛。北魏孝武帝在洛阳华林园举行过一次“戏射”比赛。十九个射手在百步之外对着一个银酒卮竞射,射中者可以把这个两升的银酒杯抱走,故名“奖杯赛”,所谓“奖杯”,就是这么来的。射手王顺当时夺得冠军,这是中国历史记载中最早获得奖杯的运动员。

跳高

南北朝时期,民间盛行“赌跳”运动。《资治通鉴·宋纪》里记载,刘宋皇帝亲自组织跳高比赛,鼓励大臣和军队参加,还不时亲身下场君臣同乐。

赛龙舟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起源有多种说法,祭曹娥,祭屈原,或者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

早在唐朝时期,端午节时各郡、县、村社每年都组织龙舟竞渡比赛。《隋书·地理志》说明了举行龙舟竞赛时的场景:“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

马球

马球在中国古代叫“击鞠”,始于汉代,在东汉后期,曹植《名都篇》中就有“连骑击鞠壤,巧捷惟万端”的诗句来描写当时人打马球的情形。

马球盛行于唐宋元3代,至清代逐渐湮没。

古人打马球

古代女子打马球

高尔夫

高尔夫又叫“捶丸”,前身是马球运动中的步打球。捶丸,顾名思义,捶者打也,丸者球也,捶丸就是以球杖击球入穴的一种运动。

元朝署名为宁志斋的《丸经·集序》记载:“至宋徽宗、金章宗,皆爱捶丸”,说明至少在宋徽宗之时,已经有了捶丸运动。

故宫博物院藏有《明宣宗行乐图》就是描绘的捶丸运动,场地面貌,旗、击丸的棒,侍从位置等,与宁志斋老人《丸经》记载吻合。

古人捶丸图

妇女捶丸图

游泳

游泳在古代叫“弄潮”,在宋代最为盛行,当时每年在钱塘江都举办规模盛大的游泳比赛。

周密《武林旧事。观潮》记载:“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不过这时候的游泳可不是光比速度,弄潮儿们手持彩旗逆流而上,谁最快到终点,并且还保持手中彩旗不湿,才是冠军。

看了这么多运动,有没有发现,现在举行的各种运动,其实都能在我国古代找到源头和影子!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区区这些这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可叹现代还有蕞尔小国将我们的传统文化拿走,厚颜无耻称是自己国家的,真是可气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