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间的决定,无意中救了一个婴儿!



一瞬间的决定,无意中救了一个婴儿!‖老家许昌

文‖王国斌

夜,如此寂静,月亮的清辉,被如轻纱般的雾缠绕着,白天喧嚣的城市被月光笼罩在朦朦胧胧之中。远处飘来一曲深情优美的音乐,清晰悦耳,回荡在我的心里。

举头望月,低头静思。眼前的月夜,把人生中的许多片段翻拣出来,悠然间,思绪仿佛回到了久别的故乡,回到了远去的年月。故乡里,那长久以来一直没有忘却的,月光下闪烁着温馨灯光的瓦屋,那些抛洒着童年快乐笑声的院落,山岗,小河都一一浮现在我眼前……

四十多年前的那一个个月夜,月亮的清辉无声无息地笼罩着乡村,也笼罩着小山岗弯里孤零零的三间茅屋,田野里时不时的蛙鸣打破了夜的寂静。我,一个青葱少年,响应国家号召,来到这个远离故乡的偏僻地方,在白天艰苦劳动后,把应该在这个年龄时在课堂上学习的课本,在这静夜里痴迷看着,知识如甘泉流淌在心里,驱赶着疲惫,寂寞,迷茫。



那时,课本带给了我无穷无尽的乐趣,也为我日后喜爱文字打下根基,也无心插柳地让我在恢复的第一次招生考试中如愿以偿,那段岁月就犹如饮下了眼前的这杯咖啡,苦尽甘来。

夜深了,明月在棉花般的云朵里穿行,万家灯火已悄然黯淡,楼外的香樟还在黝黑的夜幕中摇曳。一阵微凉的夜风吹过,飘来一阵幽幽的花香沁人心脾,恍惚间,思绪又展开了翅膀……

也是这样一个月色撩人的夜晚,我作为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内科医生,第一次在感染科单独值班。那个夏天,麻疹流行。麻疹肺炎伴心衰的患儿特别多,病房的过道,楼道,凡是能够放下一张靠背椅的地方,都作为病床睡着患儿,那些天,只要踏进病房,眼里心里都只有患儿,会忘了饭有三餐,下班时间该是几点,一周有没有星期天。

那天忙完晚间的正常工作,已是凌晨两点多了,忙碌了一天的我,眼皮好沉好沉,真想马上回到值班室美美地睡一会,但,值班医生的职责提示我,睡前的夜查房必须完成才能去休息,于是,拖着沉重的步伐,我沿着一间间病房挨个查看患儿病情。

当来到走廊尽头的病房,推开门,一个异常情况扑入眼帘:黯淡的灯光下,一个年轻妈妈,斜靠在床头,在哺乳时因为疲倦睡着了,此时,怀中的婴儿被妈妈的乳房压着口腔,口角有许多乳状及其它分泌物,面色青紫,指端发绀。

我见状大惊,一个箭步跨过去,把睡着的年轻妈妈推开,把婴儿搁在床上放平,面向一侧,快速检查患儿生命体征,此时患儿已无呼吸,心跳微弱,我一边叫婴儿妈妈快去护士站叫值班护士把抢救车推来,一边从口袋里拿出消毒纱布缠在手指上,快速清理婴儿口腔异物,紧接着,用另一张消毒纱布放在患儿嘴上,不顾患儿口中及嘴边的污秽异味,口对口做起了人工呼吸。时间在一秒一秒的紧张气氛中过去,紧张的心情随着患儿的呼吸开始恢复,青紫的面色转红才逐渐轻松。

值班护士带着抢救车过来了,我指挥着后续的抢救工作,随即值班二线医生也过来了,抢救工作随后转到抢救室继续进行。



当月色褪去,朝阳升起的时候,患儿终于转危为安。当我和护士把患儿送到等候在抢救室门外的孩子妈妈手中时,年轻妈妈热泪盈眶,她激动的眼神和言不达意的谢谢声,让我和辛苦了一夜的同事们的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

那个月色撩人的夜晚,让我知道了工作的责任重大,从那以后,无论什么情况,值班时晚上休息前,我一定要仔细查看病人,巡视病房。

静夜中,月色如潮,风轻星柔,月光如潮汐般从窗户倾泻进来,这美丽的月光洒在我的脸上,让沉醉在往事中的我对眼前的美景倍感愉悦……



(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作者简介】王国斌,字季境,男,1965年3月出生,曾在《奔流》、《原野》、《夏都文学》、《禹州报》等报刊发表散文、随笔、游记十多篇。业余时间研究张良文化、角山文化等地方文化。现供职于禹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