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姜昆的相聲?

地暗天昏謝廣坤


文藝作品是有鮮明的時代烙印的。脫離具體時代評析文藝作品,就不會準確把握作品內涵和價值。

經過十年禁錮,當年可以說是文藝的春天。那時候的傳播途徑是劇場和廣播。能進劇場聽相聲的是少數。

從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是相聲的黃金時期。相聲從廣播走向電視。但是相聲確實不適合電視。相聲節奏慢,表演動作少,電視觀看的效果差。而且電視的時間要求特別高,把大段的時間給相聲是不可能的。小品的興起,主要原因就是劇情化的表演,故事性強。而這是相聲的先天不足。

相聲和小品都適合晚會類型節目。但是相聲的表演手段少,主要靠說,要想調動觀眾情緒比較難。小品有動作,有聲光效果,加熱速度快。對相聲表演的要求上,難度很大。很多演員的創作和表演達不到這個水平,當時熱衷於舉辦各種相聲大賽,在相聲大賽上,難免魚龍混雜,矬子裡拔大個,粗製濫造降低了觀眾對相聲的好感。

相聲的衰落,主要原因是創作無力。姜昆擔任領導後,基本上很少能安心創作了。馬季在擔任領導後,創作的作品也很少。還有社會兼職。

虎口遐想就已經依靠非專業團體的人員了。更重要的是年輕一代相聲演員創作力差。姜昆他們這一代的下一代,基本上就是依仗師門闖江湖。整體衰落,有一個斷檔,即使即使有個別新秀也難挽回。

姜昆是一個時代的代表。八十年代影響力沒有人超過他。馬季是文革時期主要的、代表性相聲演員,從文革前到改革開放,活躍時間最長。侯寶林是解放後相聲的代表和領軍人物。

姜昆的相聲比傳統相聲更具有戲劇性。姜昆在相聲裡很多時候是以後進青年形象出現,有缺點的形象居多。這樣的人物才具有喜劇效果。周星馳也是這個模式。他的電影角色都是社會底層的小人物,或者是有明顯缺點的普通人。

解放後的所謂主流相聲,受現代喜劇理論影響很大。把傳統相聲的經驗主義理論化,藝術化處理。更適合當代社會價值觀。相聲的創造是作為藝術作品來努力的。就像一個作家,努力去寫作文藝小說,而不是去創作黃色小說,或者打擦邊球,去寫所謂流行小說。國家養著這些人,初衷就是你們別為生計發愁,安心寫作。但是改革大潮中,一切向錢看,加上體制改革,一些進不了體制內的人就不能遵循藝術創作的原則了。這是歷史必然。刻意美化或醜化都是不客觀的。

曲協作為官方管理機構,有義務淨化社會文藝氛圍。就像警察要維護社會治安,興利除弊一樣。也是姜的職責所在。


天明遙遙山海關


我非常的喜歡聽相聲,但是,直言不諱的講,我對姜昆沒有偏見,但是我不喜歡聽他的相聲。

姜昆的相聲和傳統相聲完全的不一樣,我個人認為,姜昆的表演只是通過相聲的形式表演出來,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相聲。

雖然姜昆的相聲也是以說學逗唱(從來沒有聽過他唱過太平歌詞)為主,也是在抖包袱,但是在感受上覺得是把一堆東西生搬硬套到相聲的格式中,然後再靈活的表現出來,雖然姜昆的表演在盡力的掩飾這一點,但是還是感覺不自然。

沒有任何立場的說,我覺得姜昆不適合說相聲,他的相聲只是在相聲很紅火和文化娛樂形式匱乏的時候脫穎而出,而如今在各種表演形式爭奇鬥豔的情況下,姜昆的相聲的蒼白空洞就顯得畢露無遺。



也許是我不懂那個時代,不懂當時人們的思想狀態和需求,可是當下,我不喜歡聽姜昆的相聲,感覺姜昆做主持還是比較有特點的。


我是焱垚


看姜昆的相聲要分兩個階段看,它的分界線就是作家梁左去世。


姜昆在《如此照相》之後基本上江郎才盡,就找到了梁左的作家母親諶容,因此與梁左結緣。梁左自詡是要拿諾貝爾文學獎的,但是耳根子軟,禁不起姜昆的奉承,就拿出了《虎口遐想》給姜昆。正如姜昆所說,1987年《虎口遐想》一炮而紅,梁左成了家喻戶曉的作家。

《虎口遐想》也成為了姜昆藝術的巔峰,以至於後來時隔三十年的春晚上,還炒冷飯弄出來一個《新虎口遐想》,至於說的是什麼估計沒有人記得,只是因為這個名字,小小的有點印象而已。

後來,梁左又和姜昆合作了《電梯奇遇》、《特大新聞》等作品,雖然沒有《虎口遐想》一樣給人深刻印象,但也諷刺了一些不好的現象,也算是經典吧!

2001年,梁左去世,姜昆的相聲也基本上沒有什麼可圈可點的了,尤其是換了搭檔戴自成,更是說的一塌糊塗,簡直就是對口的尬聊。

當然這個時期,姜昆已經不是一個純粹的相聲演員,他的主要作用是歌頌,因此走上仕途,也算求仁得仁吧! 雖然不瞭解他在曲協做了什麼有意義的工作,但就憑他反三俗,打壓郭德綱這一點看,他還是有點能量的。



希望姜昆早日懸崖勒馬,走上有利於曲藝發展的陽光大道。

大家好,我是樂樂掌門人,一個關注相聲娛樂的頭條號。歡迎大家轉發,評論我的回答。更加期待你的關注。


樂樂掌門人


公平公正,不吹不黑的說,姜昆的相聲功底是十分欠缺的,說學逗唱四門功課基本全不行。但是據姜昆自己說,他師爺侯寶林倡導新相聲,師父馬季開創歌頌型相聲,一些傳統的東西,比如太平歌詞,小曲小調之類的東西被視為糟粕摒棄了,而一些傳統相聲段子,一些傳統的活他們沒教他(這個問題無法考證,小編不能下定論)。



那麼,我們先說說姜昆相聲的說,歲數稍大的觀眾應該瞭解,姜昆的相聲基本全靠說,但是即使全靠說,相聲基本的活——貫口,在姜昆的相聲段子裡也是基本沒有,身為曲藝家協會的主席,在天津被觀眾逼著說了一段《八扇屏》,結果勉勉強強說下來了,可是汗流了一地。另外,姜昆也說過傳統相聲《大相面》,如果通過對比少馬爺等人的《大相面》,你會發現,姜主席說的真是一般般。

然後說說姜昆相聲的學。在學這方面不客氣的說,姜昆就差的不是一點半點了。不用說京劇評劇之類的戲曲,就是大鼓,三絃什麼的都統統拿不出手。在姜昆的相聲作品裡,我們頂多能聽到他學流行歌曲。這對於總把傳承放在嘴邊的曲藝家協會主席來說,實在是打臉。

再說說姜昆相聲的逗。其實姜昆的相聲與其說是逗,不如說是演。姜昆善於把握相聲段子中的人物形象,能用豐富的肢體語言演繹出來,從而達到逗觀眾一笑的效果。姜昆初出道時與李文華老先生合作,作品堪稱驚豔。姜昆年輕人的激情澎湃,與李文華老先生的穩重,以及老先生滿臉的皺紋,卻帶著孩子般天真爛漫的笑,形成強烈的反差,二人的合作可以說是珠聯璧合。但是隨著李文華老先生因病離開舞臺,姜昆的搭檔換成了唐傑忠老先生,這段期間,隨著晚會相聲的崛起,姜昆的藝術生涯達到了頂峰。但是之後與戴志成合作就開始逐漸走下坡路了,這是因為上了年紀的姜昆再像之前那麼操著尖細的嗓音那麼演,已經無法逗樂觀眾了。


最後說說姜昆相聲的唱。現在鋼絲們都認可郭德綱所說的相聲的唱是唱太平歌詞,其實不完全是,相聲的唱還包括唱小曲兒,小調。這些東西老相聲藝人基本都會。但是解放後,這些東西被以侯寶林大師為首的相聲藝人給摒棄了。重要的原因就是,小曲兒小調是舊社會妓女唱給客人聽的,其中很多內容相當露骨,這就是張雲雷唱《探清水河》不唱四更內容的原因!還有現在我們聽到的太平歌詞,是經過郭德綱重新編排的,如果朋友感興趣,可以聽聽老相聲藝人的太平歌詞,說實話,很難聽。所以說到唱,姜昆不行情有可原。

如何評價姜昆的相聲,總體來說可以三句話概括,初出茅廬堪稱驚豔,步入仕途成熟穩健,年近古稀贈票也少有人看。


靖逸軒主


就個人來看,姜昆相聲的基本功非常薄弱,但是在那個年代基本功早已不是相聲演員生存的根本,相聲在當時被賦予的更多使命,而姜昆很好的抓住機遇以一段諷刺四人幫的相聲《如此照相》成為相聲界的代表人物,從而得到青睞。除《如此照相》之外,《打針》《虎口遐想》《琢磨》《電梯風波》等作品也都給觀眾帶來過無數歡笑,只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相聲被賦予的政治使命逐漸被解除,再加上專業的相聲寫手逐漸凋零,姜昆的相聲也就走到了盡頭。

平心而論,姜昆的相聲是時代的產物,即使沒有姜昆也會有張昆、馮昆之類的演員走到這個位置上,作為新派相聲的代表人物,姜昆在相聲發展史上理應得到肯定,畢竟當年新派相聲還是很受觀眾歡迎的。但是隨著時代變遷,像梁左那樣的高水平相聲寫手越來越少,相聲開始走向衰敗,姜昆等新派相聲人士雖然想過辦法重振相聲但收效甚微,反倒是德雲社憑藉傳統相聲重振了這個行業。作為行業領軍人物,姜昆不僅沒有給予相應的幫助,反而以“反三俗”等形式進行打壓,這就使其站在了時代的對立面上。

當年姜昆成名、入仕均是把握住了時代形式,但是到了新時代,他那一套已經不再適用,希望姜主席要麼認清形勢有自知之明少管點兒閒事兒,要麼乾脆主動讓賢吧,現在觀眾喜歡的相聲已經不是他那江郎才盡的一套了。

(LS)


捕魚小分隊


姜昆的相聲不好,首先不會耍貧嘴,相聲裡沒有屎尿屁,不好聽,不會東一句西一句瞎扯,為什麼不能像郭大師那樣加入些屎尿屁,或者是倫理梗,或者是一些黃段子,那樣不就更好聽了嗎,黃段子或許你沒有經驗,你自己不會偷偷學習學習,你看人郭德綱黃段子怎麼就信手粘來,那是人家下功夫了,自己私底下不下功夫,怪不的別人的得得得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





龜先人搏擊


那些年,相聲的繁榮是許多相聲老藝人的支撐,他們有深厚的功底,適時的相聲隨手拈來!姜昆按說是趕上了好時侯,周圍學習環璄,條件得天獨門厚,可他只學皮毛,深謀遠慮,從在仕途上下功夫,如同知青為脫離繁重的體力勞動進入宣傳隊一樣,走捷徑。從姜昆現在的創作,說相聲的水平足以看出他並沒有真心的熱愛本行業,當上領導把曲藝弄的一團糟,更能說明他時代的寵兒而己!他的相聲,以一開始不愛聽,沒語言的幽默,風趣,內涵。加上肢體語言,離不開宣傳隊的影子!


家和萬事興0718


在那個時代,確實對相聲有些貢獻,也就是憑著這點貢獻,登上行業領導之位。種地的人都知道,糧食得年年種,要不會餓肚子!這位好,缸底都啃漏了還不撒口。大缸周圍都是他的地盤,誰靠近咬誰,整整一地雜毛。


風塵舊客


並不是有多不好,在娛樂匱乏的年代他的相聲有吸引力,作為不是科班出身的人,他有他的努力,也有他的成功,現在信息爆炸階段他就跟不上了,一個是年紀大了跟不上形式,再有就是變成了行政人員,為了鞏固位置必須和對手明爭暗鬥,一個時代養一種人,如果不認清形式,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巧遇梧桐


姜昆先生是國內相聲行業的標誌性人物,他對相聲的傳承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姜昆老師是中國相聲代系傳承中非常重要的人物,中國相聲在新中國建立後,由於相聲本身的出身,所以在很多大師級別的老先生的改革下,相聲得以進入國家認可的民族藝術行列。在他們以後,馬季先生扛起來相聲大旗,承接了老師們優秀的文藝創作,進入到新時代相聲階段,這個時間差不多有三十年。

2,在馬季先生高舉相聲大旗積極推進相聲發展期間,培養出了姜昆,師勝傑,馮鞏等一批中青年相聲演員,這裡以姜昆為代表,一方面創作演出,一方面整理相聲這門藝術,從理論的角度,把相聲作為民間藝術固化下來。這個工作功不可沒,否定這個工作就是否定中國相聲的代系發展模式。姜昆活躍在中國相聲舞臺上三十多年,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到本世紀初,在這期間,姜昆對相聲的繼承專研變革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3,在逐漸退出舞臺後,他不斷改進曲協工作方針,放開了社會曲藝團體進入曲協的大門,吸收了很多優秀的相聲演員,包括支持郭德綱的相聲演出,吸收青曲社很多優秀演員進入曲協,讓曲協相聲隊伍年輕化,都做了很多工作。

4,作為相聲代表參加文藝座談會,讓相聲成為全國曲藝海洋裡最為耀眼的一個項目,直接接受國家文藝方針對曲藝行業的指導

所以姜昆是相聲行業重要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