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我們散戶買進的股票不漲反降,賣了就漲呢?

啟明星6666


這個問題跟散戶為啥老是套在牛市的峰頂,而割肉割在熊市的底部如出一轍。這不是說散戶沒有分析基本面和技術面的能力,有些散戶學習力是很強的。但是心態不好,很容易犯低級錯誤,所以炒股如學佛,心態是最重要的一關,過不了就別想賺到大錢,只能是碰碰運氣。

某隻股票有了賺錢效應,甚至是天天上漲,莊家靠對控盤股票的持續拉昇,來吸引散戶高位買進,這時你這個散戶才會買進去是吧?誰看到哪個散戶會越跌越買入的?但是股票在最瘋狂的時候,人們對未來股價無限看好時,恰好是你這隻股票的風險到來之際,風險是漲出來的,機會是跌出來的。跟在別人後面追漲,很容易就買在了高位。自己還渾然不覺。

還有,當熊市連續幾年下跌,你已經形成了慣性思維了,就是今天不自己割肉出局,明天將會以更低的價格去割肉,所以在熊市中散戶開始不肯割肉,但是每一次大盤狂跌,不割肉可能會有更大的損失,所以往往在熊市的底部,很多堅定看多A股的散戶們絕望了,都把籌碼給割肉了,這麼一來籌碼就被抄底的機構投資者廉價買了過去。

為啥你一買股票就大跌?因為股市只有大漲才能吸引你去買股票,而股市的連續大漲,正說明了風險在積聚,莊家要出貨,您高位買股,肯定會做接盤俠。而你一甩出股票,股市就大漲,因為你本來對股市持有很強的期望。在經歷了長期下跌後,你已經絕望了,這時候恰時牛市行情蘊釀起來之前。所以,炒股炒到最高競界是心態,而絕對不是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是心態的比拼。


不執著財經


其實我們不太樂意用陰謀論考慮問題,因為這大部分是屬於心態問題,但是我們也要考慮一個陰謀論的常識,股票是可以被買光的,買光之後是可以被操縱價格的。這其實不是陰謀論,這是我們所有人應該有的通識,當有操盤手秉持博弈的理念,他認為你虧的是他賺的,你賺的是他虧的,那麼他會怎麼來獲得收益呢?當然是通過價格波動導致你的虧損,來實現他的盈利。再說一遍,這是基於常識的理解,所以有時候我們投資很小很小的公司就要小心,這種坑永遠存在。至於為什麼大家都有這麼一個感受,買了跌,博弈論就是講心理的,只能說大多數人心理的想法應該是大同小異的。

當然拋開這些感覺陰暗的東西,另一方面就是你對於投資的態度了。股票是對於信息的反饋,信息又分歷史信息,公開信息和內幕信息。你之所以盲目的買入導致虧損,是因為你對於信息對稱性沒有信心。在投機者看來,價格上漲必然代表好事將近,因為我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所以當技術突破的時候我們就會認為股票應該有內幕消息已經被外部某些人得到了。但是即使你這個信息傳遞理論假設是成立的,你依然不知道其為什麼會上漲,所以你的買入和賣出都是在猜,因為你不知道驅動因素。

所以行業的跟蹤觀察在這方面就尤其重要,你要了解某次行情起來的驅動因素,諸如最近仿製藥一致性評價促進醫藥部分標的上漲,那麼你就要跟蹤一致性評價的結果,看看哪些企業是收益的,哪些反而更加差,這樣你的賣出和買入才是有思路和邏輯的。

買股票就是解決一個問題,在什麼時候以多少的價格買入多少什麼證券?我們要解決時間問題,價格問題,種類選擇問題,倉位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基於你對於行業的瞭解以及信息的接受獲取能力。


凱恩斯


這個現象並非是個別現象,而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以至於在現實中,好些股民感覺自己好似反向指標,股價因我而動,只是反向而行。

這兒主要有兩個原因:

1、 信息極不對稱

股市中的信息,如關於經濟狀況、政府經濟政策、上市公司業績等,屬於基本面信息,這類信息普通股民基本上和市場專家、金融機構等同步得知;而股市中其他人投資操作具體信息、每日行情數據信息等屬於技術面的信息,普通散戶往往是滯後得知。

對於長線投資者而言,關注基本面即可,但對於股市炒作(好似博弈)而言,技術面信息尤其重要,因為市場上其他人操作的信息是股市短期上下背後的助因。

而遺憾的是,對於普通股民而言,技術面信息是極不對稱。也就是說,莊家能看到你的牌,而你卻不能。

2、 Buy the Rumor, Sell the News

華爾街有句名言:“Buy the Rumor, Sell the News”。意思是,金融市場就是一個預期心理的市場,而“Buy the Rumor, Sell the News”用中國的俗語對標的話,就是“看到黑影就開槍”。

用近期的黃金和美元匯率為例,道理和股市是一樣的。近日,美聯儲一如市場之前的預期又加息了。大家知道,美聯儲加息意思就是借貸美元的成本提高,也就是說美元值錢了,那按說美聯儲加息,美元匯率應該上升,而同時黃金由美元定價,那相對而言,金價應該下跌。

但事實上,美聯儲加息之後,美元匯率不升反跌、金價不跌反升。

為什麼呢?

很簡單,這是因為美聯儲加息是之前市場的預期,因此,早在加息之前,這些預期已經反映到了美元匯率和黃金價格之上了,這就是所謂的“Buy the Rumor”,而且預期往往會被強化,也就是所謂的“超賣”;而當靴子真實地落地了,美聯儲真的加息了,市場又在美聯儲主席的發言中聞到了鴿派的味道,即未來的加息可能不會如預期那麼猛。於是,Sell the News,預期反轉,立刻變為“超買”。

炒股和炒作其他金融產品的道理也類似。

答案:就是主要因為以上兩大原因,我們散戶在炒股時,往往一買股票就跌,一賣就漲。因此,對於散戶而言,多投資,少投機,做價值投資是上上之策。


陳思進


買了就跌,賣了就漲,這種現象幾乎所有的散戶都經常遇到,好像主力就盯著自己手裡那點股票似的,為啥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一、趨勢特點不清楚

“漲出來的風險,跌出來的機會。”這句話用在熊市特別明顯。很多散戶,在熊市時,“一陽改三觀”,經常追高買入,結果一買就套,又不肯認錯,看著股價又創新低,跌得心都碎了,才害怕繼續下跌而割肉,結果股價又開始反彈……

“追漲買入”,那是牛市的策略,熊市是“逢高賣出”。比如下圖是上證指數日k線圖,暫且當做一直股票來看待。

上圖明顯熊市,ABC點是明顯的賣點,而不是追漲買入點。為啥,因為反彈已經在60日線附近的高點了。現在,股指處於D位置,在30日均線處,該買還是賣?首先要當成一次反彈而不是反轉對待,必須這樣,因為是熊市。所以,不能再追高買入了,而且再衝高要減倉!

有人問,那要是反轉怎麼辦?那請問,前面ABC如果不賣,會如何?股市沒有100%,要的是安全和概率。如果接近60日線減倉後,指數大反轉,再買入就是了。不怕錯過,就怕做錯。

二、買點賣點不恰當

這和上面說的好像相似,其實有差別,這裡強調的是,買賣要在拐點處最好。

有的人不是這樣,缺乏耐心,進場買賣在一個趨勢的中途,被幾下震盪就出局了。

上圖的最新收盤D點,嚴格來說,這個位置,對中短線做波段的人,買和賣,都不合適。因為,目前這是一個可上又可下的尷尬位置,在這個位置,不建議進行買賣,可以觀察。已經底部買入了的,可以等待進一步上漲。如果下跌破20日均線,果斷賣出三分之二以上。如果繼續上漲,那到60日線附近,賣出一半到三分之一再觀察。如果這個位置貿然調整倉位,可能兩頭不討好。

三、心理調整不到位

臆想。比如上圖ABCD點,臆想會出現反轉而追高買入,做小概率的事而置熊市這個大趨勢而不顧。

貪婪。上面臆想說的是追高買入,這裡說的貪婪,是指已經在低位買入的人,到了高阻力位,應該止盈逐步減倉才對。但卻想吃盡每一分盈利,結果因為貪婪損失前面利潤甚至被套。

恐懼。就是跌倒一定價位,乖離率指標已經顯示可以買入時,卻害怕下跌而失去機會,或者因為恐懼而割肉。

四、紀律遵守不嚴格

這就不說了,誰都有過這個經歷,明明知道這個位置不合適,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小手手啊!買了就後悔,賣了也後悔,這讓我怎麼說?

謝謝您的閱讀、點贊,和轉發。請在評論區發表您的見解,或者關注我後私聊,方便入群交流探討。


投資悟道


買了就漲,賣了就跌說明你還處在,菜市場消費的思維當中。菜市場怎麼消費的?菜花兩塊,你就說一快賣不,最後一塊五成交。4元的股票,誰會老老實實的四元去買?都是掛到3塊9,等到了3塊九,還想撤單去掛3塊8........如此下去,當然是散戶越買越下跌。

買股票,首先你要判斷大盤整體趨勢,多問問自己買這股的原因。彆嘴裡念幾句咒語(跌不到哪去,沒啥風險)就果斷介入。大盤趨勢怎麼判斷?不是說大盤平穩就好,你現在看著平穩,等你買進去就開始下跌了呢?首先你要判斷大盤的位置,是高位,中位還是低位。就拿目前來說,大盤屬於中位。上有巨大壓力,下有巨大支撐,到底是衝破壓力往上走?還是跌破支撐往下走,這就要不斷的跟蹤觀察,以及用你的經驗去判斷。

大盤判斷完畢,在問問自己,你買的股票,有沒啥優勢,譬如價格優勢,位置優勢等等

然後你還要看看,你買的股票未來有可能存在什麼風險,如果這個風險爆發,你是否有應對的策略。如果你是個業餘股民,閒錢炒股,全當我沒說。

最後,多站在散戶的角度想一想,大家都愛買的股,一定好不到哪去。大家都害怕的股,才是獲利機會大的股票。因為,在森林裡我們遇見野獸,我們的風險不是野獸,而是你別跑到最後一個就OK。機構主力就是野獸,野獸的心思我們不好猜,但是大家都是散戶熬過來的,散戶的內心,就是你曾經的內心,沒事多聽聽自己的心吧。就寫這吧,有緣人就多點點關注,大家一起切磋探討!


ZKLG869582669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63c000f1b190031e3b9\

選股助手


在中國,有個龐大的群體,他們叫股民(散戶)。

在中國,有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市場,叫股市!

他們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愛恨情仇?——且看下文

首先,什麼是股市?

某公司沒錢用了,他就隨便找來一張紙,寫上100萬,然後賣給你(免不了要吹一通說這紙怎麼怎麼值錢,要不然你也不會去買),這張紙就是股票。

負責推銷這張紙而寫成的宣傳資料,叫研究報告。鼓吹哪一張紙值錢的叫股評家,(不要搞錯噢,那可是很高大上的行當,有權威部門的測評依據的)。

如果他賺了錢,你要憑這張紙來領錢,這叫派息。如果他虧損了,不要緊,他說明年我們會賺的,這叫預期收益。當然,每年都要告訴賺沒賺,出個文件,這叫年報表。怕你老擔心,年中再出一次,這叫半年報。還不行?一個季度彙報一次,叫季報。

你還是拿不準,要求退錢,那不行,但你可以把這紙賣給別人,這叫股票交易。他又沒有錢用了,再找張紙寫上100萬,這叫增發新股。終於賺到錢了,討論每個人分多少,有這種紙的都可以來,這叫股東大會。大家投票決定每具有10股的人得錢1元,出個通知告訴沒來的人,叫公告。你覺得少了?我公司總共有200萬股?你都買去,就由你說了算,這叫收購。

你覺得這紙還是不錯的,好吧,我們按每具有10股的人再得一股,這叫送股。你高興了,現在市場上這種紙走俏,10元一股,得一股就像得10元,比派息好,結果第二天市場上該股只賣9元,這叫除權。你一想11股*9元=99元,和原來10股*10元=100元,還差1元,這叫貼權。你正想不通,每二天漲到10元了,真賺了(11股*10元)-100元=10元,這叫填權。

漲了你也不賣,好,你被稱為投資者。有利你就賣,OK,你被稱為投機者。你買得多,多到能夠影響股價,你被稱為莊家。你買得少,隨時準備跑,你被稱為散戶。你買得不多不少,介於之間,你被稱為大戶。你代表你們單位,用單位的錢買,你就是機構。拿別人的錢買紙的叫基金(買哪張紙你就不用管了)。

你認為要漲,你被稱為多頭。你認為要跌,你被稱為空頭。你把全部的錢都買了股票,這叫滿倉,只用了一半:半倉;完全沒買:空倉。要是今天買了就能賣,或者賣了後可以立即買,那叫T+0。今天買了只能明天賣,叫T+1;後天才能賣:T+2;後後天才能賣:T+3。

專門買賣紙的地方叫交易所。現在科技發達了,連紙都不用了,只用符號了,記錄這些符號的掌櫃叫證券結算公司。決定哪張紙可以拿出來賣的叫證監會。拿到了錢想溜之大吉,即“閃人”的叫退市。股票交易就是一張紙轉來又轉去,轉到你的手上後沒人再要了叫套牢。拿到了錢花完了,再也沒人信了,然後換個馬甲再賣紙的叫重組。

這就是股市!讓人又愛又恨的一張紙。

什麼是股票?

故事一

夜幕降臨,大媽們紛紛走上廣場,今年很流行跳《小蘋果》,一位舞藝超群的大媽在廣場中央領著大夥跳,這是龍頭股,前兩排大媽也一直跳得很好很帶勁,這是績優股。

一位大媽從前默默無聞,最近忽然舞技大爆發,秒殺眾人,她就是黑馬股。後來這位大媽一直髮揮穩定,成為大家公認的“舞林高手”,此時,她就變成了白馬股。

跟在大媽們後面歡樂地跳著的小屁孩、屌絲男士們,這是潛力股哇。

前面我們將大媽比喻成股票,那麼一位大媽叫個股,100位大媽就叫一手股票,這邊一撥大媽在跳《小蘋果》,她們就叫“小蘋果指數”,那邊的大媽在跳《最炫民族風》,她們叫“最炫民族風指數”。廣場上所有的大媽就是大盤。

小區廣場上跳舞的大媽太多,居民們投訴廣場舞太擾民,於是大媽們約上舞伴在小區活動室歡樂的跳舞,這屬於場外交易。上海大媽找了位香港老大爺做舞伴,兩人一起歡快的跳恰恰、跳國標,叫滬港通。

大媽們舞技超群,小小的廣場已經裝不下她們對舞蹈的這份摯愛,於是大媽們紛紛組成舞團,準備演出。大媽舞團在大陸表演的是A股、去香港表演是H股,去紐約表演是N股,大媽舞團在美國表演時碰了壁,那還是回來吧,這時就是“海外中概股迴歸A股”。

故事二

她說

我讀初中的時候,很喜歡一個男生,有一天,他不知道為什麼就被人打了,被打後他一個人坐在操場上很可憐的樣子。

我買了一堆雲南白藥什麼的去幫他擦傷口,就這樣默默的,大家都沒有說話……

後來,他成了我的男朋友。

但是,他永遠不會知道,是我叫人去打他的。

他說

我讀初中的時候很喜歡一個女生,有一天,我突然就被人打了,被打後我一個人坐在操場上裝出很可憐的樣子、

她去買了一堆雲南白藥什麼的來幫我擦傷口,就這樣默默的,大家都沒有說話……

後來,她成了我的女朋友。

她一直以為我不知道是她叫人來打我的,但我就是喜歡她在別人面前的小聰明和瞞不過我的傻勁兒!

我說

我初中的時候,很喜歡一個女生,有一天,她讓我去打一個也喜歡她的男生,順便幫她買一些雲南白藥什麼的跌打損傷藥品。

我興高采烈地就去把那個男生暴扁一頓,又屁顛屁顛地去買了雲南白藥什麼的給她。

之後我沉浸在打敗了情敵的激動心情中,並且不由自主地開始對女神產生各種甜甜又羞羞的遐想。

但,至今我都不明白,為什麼他們就在一起了……

她,是分析師。

他,是莊家。

我,是散戶。

炒股必須讀懂股市的7大定律

定律一:青蛙效應(俗稱溫水煮青蛙)

把一隻青蛙放在開水鍋裡,青蛙會很快跳出來;但當你把它放在冷水裡,它就不會跳出來,然後慢慢加熱,起初青蛙出於懶惰,不會有動作,當水溫高到它無法忍受之時,就想出來,但已沒有力氣了。

股市裡的青蛙效應:“青蛙效應”在上輪大熊市中表現的是最為明顯:6124點一路跌下來,大多數股民5500點沒人肯清倉,大家理解為牛市的正常回調,仍看到8000點、1萬點;到4000時,5000點都沒走,4000點憑什麼走?大家不是都說牛市沒改變嘛。等到3000點,大家終於承認股市是走熊了,不過這裡不是有政策底嗎?破3000點的政策底時,大家這才開始恐慌了,股評都說會到2500點以下。但高位套牢的股民已經沒有回天之力了。

到這裡發現自己被“溫水煮了青蛙”,股價被市場殺去了一大半。大家不要忘記,當股價慢慢回升,股市的回暖,也是一樣的煮法。等你感覺到了股市的溫度,這時往往已經來不及追了。

定律二:邦尼人力定律

一個人一分鐘可以挖一個洞,六十個人一秒鐘卻挖不了一個洞。合作是一個問題,如何合作也是一個問題,需要的是有計劃。

邦尼人力定律與股市:一隻股票裡如果只有一個大的莊家,股價可以很快被控盤;一隻股票裡有多個莊家,合作是一個問題,除非是在大牛市,才會抱團取暖。震盪市和熊市,這樣的股票就會飄忽不定。

定律三:華盛頓合作規律

華盛頓合作規律說的是:一個人敷衍了事,兩個人互相推諉,三個人則永無成事之日。

華盛頓合作規律與股市:一個股評敷衍了事,兩個股評就會有兩種說法,三個股評則會讓你永遠也找不到方向。

定律四:蘑菇管理

蘑菇管理是許多組織對待初出茅廬者的一種管理方法,初學者被置於陰暗的角落(不受重視的部門,或打雜跑腿的工作),澆上一頭肥料(無端的批評、指責、代人受過),任其自生自滅(得不到必要的指導和提攜)。

股市裡的蘑菇管理:看股票的漲跌週期大致可以分為:初跌段,主跌段,末跌段;初升段,主升段,末升段,循環往復。其中,末跌段與初升段是重疊的;末升段與初跌段也是重疊的。在末升段和初跌段,一直到主跌段,你對待股票的管理就該運用股票的蘑菇管理。扔棄後把它遺忘,給它澆上一頭肥料。而在末跌段和初升段,策略正好相反,買進以後耐心持有,等待肥料里長出蘑菇。

定律五:零和遊戲

一個遊戲無論幾個人來玩,總有輸家和贏家,贏家所贏的都是輸家所輸的,所以無論輸贏多少,正負相抵,最後遊戲的總和都為零,這就是零和遊戲。零和遊戲之所以受人關注,是因為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處處都能找到與零和遊戲雷同或類似的現象。

零和遊戲與股市:中國股市由於長期持有取得的盈利不敵銀行利息和交易手續費,所以股市是一個標準的零和遊戲。因此你買賣A股的絕大多數的股票,千萬別把它當成郵票,股市裡取得收益的關鍵訣竅和策略,就在於你是否掌握做足中線的波段的操作。

定律六:鱷魚法則

其原意是假定一隻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去試圖掙脫你的腳,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腳與手。你愈掙扎,就被咬住更多更緊。所以,如果鱷魚咬住你的腳,你唯一的辦法就是犧牲一隻腳。

如在股市中鱷魚法則是:當你發現自己的交易背離了市場的方向,必須立即止損,不得有任何延誤,不得存有任何僥倖。

定律七:木桶理論

“木桶理論”是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長短不齊,那麼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決於最長的那一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一塊木板。

“木桶理論”與股市:在股票交易操作中,有的股民投資者善用技術指標、技術形態、基本分析等作為買賣依據,但缺乏綜合性的判斷思考如大盤分析、趨勢分析、市場環境分析等,最終因這些不詳解之處造成損失。另外例如投資者的缺點和優點相比,往往虧損就是你的缺點在犯錯。

炒股容易,賺錢不易,最後還是要提醒大家: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金融視角


每個人好像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某隻股票買了就跌,賣了就漲,看好兩隻股票,二選一,買了其中的一隻,結果買的那隻下跌,沒買的那隻漲停,真的是氣死人,很鬱悶。好像整個股市在跟自己作對一樣,這樣的情況多次發生,損失錢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打擊我們的信心,影響我們的情緒。

我一開始也是這樣,可是千錯萬錯,市場沒錯,那麼,既然市場沒有錯,肯定是自己哪裡出了問題,所以,我就從自己的選股策略和操作開始著手,慢慢的,發現自己可以盈利了,再後來,可以穩定的盈利了,在此,我將我的一點經驗分享給大家,也請大家不吝賜教。

首先聲明一點,我的操作,也許只適合於我,你可以借鑑,也歡迎你提出你的建議和意見,大家一起交流完善。\n

單單就買入股票而言,我選定以後,是不會一次性買入的,一般是分為四次。\n

比如我想買入一支10元的股票10000股,我會先買2000股,等其上漲到10.7再買入3000股,再上漲至11.4再買入3000股,再上漲至12.1再買入2000股,達到持倉的10000股。

但是,在買入之後,我會有止損,我的止損是在每天的收盤價的基礎上制定。在實操中,比如10元買入,第一天漲到了10.2,那麼當天收盤後,我會調整其成本價為10.2,此時,第二天開盤的時候,你的股票會顯示盈利為0,在此基礎上,如果上漲,繼續按照我上面說的,漲到10.7加倉,漲到11.4繼續加倉,每天收盤的時候,都要按照收盤價,調整成本價以至於第二天開盤的時候你的股票仍然盈利為0。如果中間有下跌,只要跌幅不超過8個點,比如跌了3個點,這個時候,不要改動你的成本價,讓它顯示為虧損3個點,如果第二天繼續下跌3個點,那麼你的成本價就顯示為虧損6個點,如果接下來走好了上漲了, 彌補了這6個點的虧損,又盈利了2個點,那麼你的盈利仍然設置為0,以此類推。如果虧損繼續擴大,超過8個點,那麼就要賣出。\n

再舉個例子。你買的這隻股票從10元上漲到了11元,你的持倉是2000+3000,這個時候你有5000股,後來這隻股票沒有上漲到11.4,反而從11元下跌了8個點,這個時候,你就賣出了,就沒有後面的5000股的事情了。\n

需要說明的是,這個操作是我建模總結出的結果,中間經歷了很多次的修改,比如加倉點和止損點,最終,我形成了目前的操作模式。當然,肯定有很多的缺陷,但是,目前,對我來說已經夠用了。


李九三


我常常思考這個問題,是沒有技術嗎?我認為不是,炒股的確不靠技術,陳江挺說,股票是不是科學,是藝術。怎麼做才能賺錢?我認為必須有節奏。

纏說,沒有節奏只有死,的確有這麼嚴重,沒有節奏,靠如果,這麼,那麼,怎麼賺錢。

能生存下來的人,也就是說能在股市不段賺錢的人,都有自己的操作原則,而且堅決執行,他們必須自信。

無論什麼方法,總之他們一定有方法。

而股票就是買和賣,要做到賺錢,必須迴避大的回檔,不然最後是一場空。我今年上半年,基本沒有什麼利潤,僅僅20%的利潤,這讓我很懊惱,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因為我從來不執行自己的計劃。

我的好朋友,什麼都不懂,但是有原則,今年賺了80個點,他厲害的就是迴避了所以大的回檔,很有原則,知道什麼地方跑,什麼地方進貨。

那麼你要問,他的技術是不是很高,有什麼神奇的方法研判大盤嗎?

的確沒有什麼技術,靠什麼呢?

他有2個原則,第一,大盤,大盤下跌趨勢,破掉5.10日均線是不做股的。

第二,股票不追高,滿倉買入一個價格便宜,縮量跌到5日線的股票,用MACD判斷股票方向,

大盤MACD綠竹不加長,站上5日線,就做多,破掉5日線或者10日,出貨。從來不貪。

從不看基本面,從不看新聞,從不看市盈率,其他什麼都不看!

他年年能獲得翻倍的收益,每次都只買一個股,但是次次都賺,有時候錯了,賠小錢出來,但是買10次,起碼有8次獲利,他說,賺錢很容易啊,我的方法簡單。

其實,他的方法我也做過,我在博客說過了,但是,我總認為自己的方法比他厲害,但是我沒有節奏。

我的買的股,根本不是想長線,但是漲了不想賣,跌了也不想賣,總認為能漲,問題還不大。

他買的股,我瞧不起,但是能漲,而我買的股,自己認為能漲,買什麼突破股,放量,其實全部都做反了。

所以說,炒股賺錢不難,只要有節奏,正確的節奏。

為什麼炒股都不賺錢?

我認為,我們自己太自以為是了,始終認為自己的判斷是對的,我希望用持有來證明,我的判斷沒有錯。

而結果證明常常是錯的,在股票的盤整中,我失去了大量的機會,我的心態會變的浮躁。

而回避大的回檔難嗎?根本不難,為什麼不懂技術分析的人,遠遠超越我的收益。

我真的無地自容,一次簡單的抄底,就能獲得20點的收益,或者在大盤轉勢,買入強勢突破回檔的股票,這難嗎?

在大盤處於底部的時候,逢低買入000776.600031.這些底部的股票,我們還不談其他優質股,現在買入持有3年,能不賺錢嗎?你也知道能,但是你能堅持嗎?

人人都希望快速增值,都喜歡短線快速獲利,但是,有這個能力嗎?你有節奏嗎?你的短線買入,獲利的概率有多少,大盤大的回檔,你規避風險了嗎?

為什麼有套牢的人,就是因為沒有節奏,套牢的人永遠不可以原諒。這是最可恨的錯。

無論什麼買入,都不能跌去本金的10個點,而短線,絕對不超過5個點,

如果你短線看好的股票,跌去5個點,還等什麼,手起刀落,讓你看好的股票見鬼去吧!

而我是從均線止損,也就是說,大盤雖然跌了,我的股票如果5日線都不跌破,還賣出幹什麼呢?

所以,止損,或者賣出,必須結合個股,大盤不是第一位置,賣出和買入是不同的。

我的股票,跌破13日線,手起刀落,讓股票去見鬼!

如果大盤跌破13日線,不談買入2個字,讓大盤重新站穩再操作,這樣就能迴避所以大的回檔。

大盤破掉13日線,看什麼MACD,看什麼月線,不給我重新站上13日,我就是觀望。

不急不燥,不快不慢,把握節奏,就好像一個機器,到 了什麼時候,就怎麼操作。

我以前和迷信MACD金叉,長長買入金叉的股票,都是跌的,這是無數次了,為什麼這都失敗呢?

價格在前,MACD的異動在後,當股價金叉的時候,股價已經是漲了很多了,往往出現了壓力位置,或者已經倍量,出現放量滯漲,不死才怪,還有,我們的大盤背景是下跌震盪,不是牛市,如果是牛市,金叉買入沒有錯,

但是,現在大盤這個階段,只有死。

買入突破股,也死,因為突破的股票,都是巨陽線,往往出現放量拉昇,自然要橫盤震盪洗盤,堅持不住,就套了,不套也是橫在那裡,

就好像,我的好兄弟,股市人生的觀點,大盤現在月線,周線,日線,都是空頭散發,這裡沒有底。

我說,等你看到均線多頭散發,周線,月線金叉,大盤起碼漲了200點了。

可是,現在的震盪行情,周線金叉了,才剛剛買入,大盤漲200點,馬上就是回檔了,你照樣吃虧。

我們這麼點資金,還談什麼國家JDP,CPI,這不是我們散戶研究的東西,什麼東西都會在圖形上提前反映。

基金經理研究多嗎?可是,熊市照樣賠大錢。

作為散戶,到了買點就買,賣點就賣,對到了賣點的股票,我們毫不留情。

手起刀落必須做到,你買入的股票肯定是要上漲的,上漲途中跌破13日線,都是走弱了,必須賣出,

沒有說,賣出後就不能買回來,如果賣出錯誤,不會造成虧損,但是股價重新站穩13日,你可以再次買入。

必須養成手起刀落的賣出,必須有敢作敢當的氣派,錯了就錯了,怕賣出就漲,怕割肉就暴漲反彈,就永遠沒有節奏,如果,這麼,那麼,不是節奏,操作不能如果那麼,而答案只有一個結果,股票不是多項選擇,而判斷題,你每天都要做出準確的判斷,走,還是留。

猶豫是我們造成沒有節奏的原因,而猶豫是因為沒有覺悟,我在判斷的時候,總是有個指標在給我們指引,

太多的理由讓我們不知道什麼是對的,所以必須定下手起刀落的規則。

節奏是買和賣,而買和賣必須有嚴格的計劃,我們知道為什麼要有計劃,為什麼會定規則,因為我們知道不遵守這規則,我們就會變的沒有節奏,而沒有節奏,只有死!

如果你今年7個月過去,跟我一樣沒有賺到錢,必須反省,一次準確的操作,足夠有20個點的利潤,而你天天看盤的忙碌,天天操作,你得到的是什麼?是給證券公司的貢獻,還的套牢剩下的綠色賬戶。

我感覺炒股必須做到幾點

1.迴避所有大的回檔,做到上升趨勢的80%。

2.精準的買點和賣點,牢記5個點的止損!

3.一定要買對,賣錯沒有關係,他不會導致你虧損!

4.力度發生轉折,破掉13日線,手起刀落,讓股票見鬼去吧!


qzuser146368316


從我個人得從業經歷來看,這個現象和人性有著密切得關聯。所有人進入市場都是想賺錢的,因此在潛意識裡我們都想要盈利而害怕虧損。你問一個新手,股市中該如何賺錢,他一定會回答你低買高賣。然而,問題就是出在低買高賣上。


因為我們總是認為低買會賺錢,所以一定會把不漲的股票留在手裡;因為害怕利潤得而復失,所以一定會把有盈利的股票,剛剛啟動的股票賣出。這樣就會造成一個現象:股民手裡的永遠是弱勢股,即便是持有過龍頭股也無法拿住。


成功的投資者總是會選擇逆向投資,即與公眾的投資習慣相反。比如:趨勢交易系統就是賣出不漲的,買入漲了最好的;巴菲特是在眾人恐慌時他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