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別真假紫砂壺的方法有哪些?

孫孝南


鑑別紫砂壺的真偽,判定其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真品,還是後世的仿品或者偽造,這就要從壺式造型的時代風格、泥料、工藝、裝飾的特徵、署名銘記的方式內容等幾方面,進行綜合的判別,做出最準確的判斷!

紫砂壺的判別技巧給大家分享一下幾點,僅供參考,如有誤的地方,點擊右上角關注我,交流討論學習指正!

鑑別技巧一、

壺式造型的時代風格:紫砂壺時代特點的客觀表現形式,是在歷史發展中所形成的,不同時代的紫砂壺具有不同時代的氣息與味道,老東西它給人的氣息完全不一樣!縱然壺式造型可以仿製偽造,而時代氣息卻是無法泡製的。這點很重要。

比如說明代壺式造型以筋紋形體為獨有特色,其製作十分工整,一囊一瓣都交代得清晰完滿,一絲不苟;壺內外一致,仔細觀察品味,絕不會有壺體表麵筋囊分明。

清代早期的壺式由自然形體取代了筋紋形體,造型風格由樸素典雅趨向妍麗秀美,模擬自然界花、果、樹、動物造型得以流行。而且追求形象的逼真。這種熱衷於肖形的追求,促使壺藝風格的轉變,由明代的注重器形,變為著意壺上的裝飾成為清初砂壺造型的時代特徵。

鑑別技巧二、

泥料工藝特點:不同時期的泥料有著不同的泥質,不同的泥質又產生不同的色澤和叩擊聲。如明代砂壺泥料普遍質感較粗,且多含沙,觸摸壺體手感平滑整齊,硬朗溫潤,叩擊注意聽,會發出沉悶的木擊聲。清代泥料普遍提高,加工製作遠較明代細膩,但製品色澤有乾枯之感!

鑑別技巧三、

印章款識:這是辨別砂壺真偽的一個重要因素之一。早期的砂壺上不留作者名款。到供春製作樹癭壺時,在把側刻畫“供春”為署款的雛形。署款的內容除了製作陶人的名款外,有的加署紀年,有的加署定製者的齋堂名號等。從印章款識這方面鑑別砂壺,得了解各朝各代印章款識的發展背景及其變化,瞭解其中細節。

砂壺的鑑定除了以上三點以外,還需要注意一些細微的變化。如壺把、壺形、以及各個時期稱呼等,凡此種種,都是從實踐中得來的經驗,積累越多,對鑑定幫助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