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爱·杨和」末期评估中怎样多维度展示项目成效

临近年底,

很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也接近尾声。

在这个疯狂的第四季度里,

你是否也在为项目末期评估而焦头烂额?

每个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性质虽不一样,成效展示的方向却是大同小异。以一个项目为例,项目主题是困难群体帮扶计划,服务内容包括了家庭服务中心的儿童、妇女、家庭和志愿者板块。在末期评估时,出席人员大多数为购买方、评估专家、机构和服务团队,项目成效展示可从以下角度来思考。

1

购买方——得出服务数据背后的结论

购买方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有明确的需求,希望社工为他们所关注的某个社区/群体提供服务。对购买方展示项目成效,数据是必不可少的。项目服务人次,开展活动场次,图文并茂地展示是最有效的。当然,还有购买方重点关注的特色板块,每个项目一般都有1-2个特色板块,需要重点展示。晒数据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读懂数据背后的结论。数据的分布、特征、体现出项目的哪个特点,要简明扼要总结出来,体现出服务成效。

某家庭服务中心数据显示

2

评估专家——多维度的服务成效展示

以某家庭服务中心项目为例,以往我们会习惯于从各个领域来汇报成效,儿童领域、妇女领域、家庭领域、志愿者领域等,而忽略了各个领域之间的成效是有联结的,相互影响的。2017年社会工作宣传周主题是“社工让社区更美好”,强调了社工在改变社区中的作用。不管项目细分为哪几个板块,最终目的都是希望在社区层面能够发生改变,因此在项目策划时,就需要关注社区层面的目标设定。其实领域的区分是为了让社工更有针对性地提供精准服务,而非把项目割裂成分散的板块。以上项目分别从群体视角、服务视角和资源链接视角进行分析,就使得项目成效更加立体。

服务视角

群体视角是跳出单个领域,从个人、家庭、社会层面去挖掘服务对象所在系统所引起的连锁效应。服务视角是把社工在开展服务时如何灵活运用个案、小组、社区三大专业手法开展服务的思路进行展示,并从中找到服务中的联结。值得关注的是,项目中除了个案、小组、社区外,还会有恒常活动的开展,这些恒常的活动如何被培育、培育后又是如何运作的,运作后能够长期发展,也是社会工作服务专业性的体现。

群体视角

资源链接视角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关键是链接资源后如何进行整合,使得1+1>2,社工如何把资源运用到服务中,服务对象是否享受到该资源等,也是值得社工去提炼的。

资源链接视角

不同视角的服务成效看似独立,实质上是密切相关。建议项目负责人在项目成效汇报前先与各个领域负责人聊聊,了解一下同工对所负责领域开展服务的感受和评价,有助于梳理思路。

3

机构和团队

——随着项目的成长而成长

真正与项目同成长的是机构和社工团队,末期评估能够让团队检视过去一年的成长。社工在项目中是否得到成长,也是重要的服务成效体现。项目带给社工怎样的成长,社工又是如何推动项目的开展的,涉及到社工的专业水平、经验,以及机构和督导的支持,社工个人的反思。项目的活力归根到底是团队的活力。随着项目的深入开展,社工团队的专业能力跟得上吗?督导和培训足够吗?机构的培养足够重视吗?这些因素都可以融入到项目成效展示中。

4

其他辅助形式——可视化的宣传

做好可视化宣传品很重要,购买方一般都是通过月度、季度的汇报了解项目进度。能够拿到手上展示的可视化宣传品便于购买方了解项目成效。PPT制作也很关键,有督导建议,1/4展示项目做了什么,3/4的展示项目获得了什么。具体的服务内容可以在画册展示,成效汇报和短期焦点治疗模式有点类似,注重短、平、快,项目负责人如果能把社工所做的服务用10-15的分钟的时间准确地描述出来,就事半功倍了。

社工在开展服务时,很多时候会因为服务对象的一个小小的改变、一句感谢的话语、亲手做的一碗糖水,而忘却所有的疲劳。而对于服务对象来说,除了视频、相册这些宣传品外,定期的真诚问候、专业的工作手法、给予他们最贴心的服务,就是最好的服务成效展示。这是最真实的服务成效,却也容易被我们忽略,把服务中的情感、细节记录下来,用多维度的视角展示,更能显示项目的生命力。

热点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