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不去的记忆,前亭火车站,牵挂着一代人的情怀~

干嘛去?

赶车去徐州!

那时还不是双休

每逢周日,孩子放假,父母休息

凌晨四点就起床,带好水和零食

赶火车去徐州是一件多么欣喜的事情

大个黑色火车头,红色的大飞轮,

摇臂上下转动,“昂”的一声长叫,

“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

“嗤”的一声喷出大片水蒸气,

别说坐了,看着那都特别有“煽事”


只不过现在路多了宽了

出门交通工具也多了

柳泉镇的前亭火车站已经不对外开放

却牵挂着一代人的情怀。

柳泉镇现有火车站三个,

一是柳泉火车站建于1910年,

一是三张茂火车站建于1942年,

再有就是前亭火车站,

据铜山县文物保护碑上记载建于1956年。


确切的讲,

柳泉境内的火车站一共应该是四个,

除了上面三个外,还有前亭村南、檀山东,

坐落在前亭南小洼地的“南小房火车站”,

简称“南小房”,

因1952年柳泉属檀山二十三区,

名字又叫“檀山集火车站”。

前亭火车站月台


中间月台入口


前亭站

是柳泉火车站和檀山集火车站合并过来的。

据住在前亭火车站附近的一些老人回忆说,

建站的时间还要晚一些,

1956年的时候还是一片荒地,

1957年的时候是单道,

修建前亭火车站时建的复道,

柳泉学校的学生都来帮忙抬石子,修建票房。

从前亭至三张茂的铁路线上全是人,

大家用杠子抬钢轨放到平整过的石子、

枕木上,上好螺丝

然后是调整轨道,这个时候是最为壮观的,

大家沿着铁轨站成一排,

齐刷刷的,人挨着人,

斜拿着撬棍,插到铁轨下面,

随着指挥员哨子“嘟”一声,

大家撬棍抬一次,铁轨动一点,

“嘟”一声再动一点,直至铁轨调整完毕。

正在干活的铁路工



停靠客运车辆的时间说法是一致的:

1958年10月1日。

最早在前亭站停靠的是“市郊车”和贾汪车。

“市郊车”起始站是徐州至枣庄,

清早六点来到前亭,到徐州的火车票两毛七,

下午从徐州回来四点左右到前亭。

改造成活动场地的候车大厅,字的下面是曾经的售票窗口


原封未动的木门及锁鼻子


其次是贾汪车(徐州至贾汪)在这停靠,

贾汪道原来是从柳泉火车站向东

建好前亭站又从柳泉村南新建一条贾汪道,

就是现在的“前贾一号”道口。

后来又增加停靠快车郑州至济南的(247、248),

还有徐州至青岛的,

到1962、63年达到顶峰,

停靠的车辆有十趟左右。

图为前亭火车站检票出口


对柳泉地区老百姓影响最大的是贾汪车,

一天来回两趟,早上七点十五去徐州,

上午十一点多回来;

晚上七点去徐州,九点多回来,

在那个年代成为柳泉去徐州最方便的交通手段。

而且车票便宜,最初到徐州一角钱,

后来涨到一角九分,2001年左右的时候涨到一块五。


为方便前亭村民,当年修建的地下道


七十年代,火车站增加货运服务,

原来只有两个月台,

后来扩建东边和西边的货运月台。

1980年修建建淮海水泥厂的专线,

货运业务主要运输石头、煤炭、水泥。



现在的前亭火车站已经不对外开放,

没有了原来的喧嚣,静静地躺在原地,

以前的老树见证火车站的变迁

仿佛等待着有人来诉说它的前世今生,

让人们不要忘记它曾经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