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工作後的自己|對不起,是我太理想化了

工作前我們對未來生活的嚮往是什麼呢?

我們想著,

工作幾年之後便可以付上房子首付。

搬進新房子,

看著珠江夜景,

坐在飄窗前,

也許身邊還有愛人相伴。

早上穿著高跟鞋“登登登”的去上班,

下班後憩息在自己的小窩裡。

久了之後,

有個小人會拿著棒槌來敲醒你,

別白日做夢了!!

正像王小波說的那樣,

“後來我才知道,

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

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

最後變得像捱了錘的牛一樣。”

對...捱了錘的牛一樣...

現實是,

工資還沒漲,

房價倒是一個勁兒地往上走了,

並且壓力賊大,

有了工作卻沒個安身之處。

每天早上在地鐵上、公交車上擠得像罐頭裡的沙丁魚...

有了工資也買不起死貴的房子,

每天用了螞蟻花唄再用螞蟻借唄,

刷爆了信用卡,

再盤算著用下個月的工資來補缺。

什麼時候是個頭?

終究是我們太理想化,

把生活想得那樣簡單。

走出父母為我們建築的避風港,

才發現原來生活的重擔都是他們替我們扛著。

如果再過兩年,

分析一下自己的工資和能力,

如果在廣州買房無望她就要回貴州。

放棄這個曾經對她有著無限吸引力的城市。

著名經濟學家陳志武教授在接受《有POWER訪談》時,

對房價一直上漲的原因為我們做出瞭解釋。

我們成天抱怨著房價突飛猛漲,

卻沒搞懂其中的金融原理。

他指出,

如果老百姓一直要求監管房地產,

使得房產行業的門檻提升,

很多的普通人無法進入這個行業,

自然供給減少,

然後房價就越來越高。

其實道理非常簡單,

房價高也並不是毫無理由的。

在這次訪談中,

陳志武老師還討論了共享單車、區塊鏈等新物種,

並且如果加強金融通識教育會改變整個社會。

以前覺得金融是毫不相關的東西,

肯定超難的,

肯定需要花功夫去學。

但是在和陳志武老師交流的過程當中,

並且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懂了這些金融原理後,

生活還是要繼續!

和之前不同的是,

我們會更加清醒的前行。

不要再那麼理想化了,

其實有事做、有人愛、有所期待就夠了。

然後直面體重、脫髮、自己是單身狗的事實,

然後笑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