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學生刺殺班主任,剛走上教師崗位的我,以後在教育路上該怎麼做?

農人樂生活


事情發生在2017年的11月份,起因就是因為老師在放假前,放了一部電影給學生看,要求學生看後寫篇讀後感,誰知道這部電影成了老師的催命符!當時那位殺人的學生曾表示不願意看電影,老師的語氣可能也不是很好,與那位學生髮生了口角,誰又曾想到就是因為老師的幾句呵斥的話,平時成績優異的學生會向自己拔刀相見!


這一事件發生後,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畢竟學生殺自己的老師,是任何一位家長都不敢相信的事實,那位學生的行為,無疑給所有的老師和即將走向教師崗位的老師們,深深的震撼,誰能想到曾經人們心中羨慕的教師行業,盡然也成了“高危職業”!近些年一直有不少老師被家長打、被學生拿刀捅的新聞,不得不讓我們反思,現在的學生應該怎麼教育?作為一名剛走上教師崗位的人,以後在教育路上該怎麼做,才能即能教書育人,又不得罪學生和家長!


其實大部分的學生都是非常敬重和愛戴自己的老師的,像題目中拿刀向老師的學生畢竟也是少數,但是這無疑也給當老師的一個警醒!當教師已經不是和以往一樣教書育人那樣簡單,作為老師學生的心理疏導也很重要,平時除了關注學生的成績,學生的家庭環境,學生的心理素質,道德培養甚至比書本上,交給學生的知識更為重要。很多的學生因為家庭因素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導致性格孤僻,脾氣暴躁,不善與人交流,內心越來越陰暗,最後走向歧途!


作為老師應當平時也要與學生多多溝通交流,將學生的平時愛好和性格也要摸透,這樣才能及時的瞭解學生的心結,解開心結才是。有些學生沉迷於網絡遊戲或者是暴力漫畫等書籍,如果老師發現也應當引起重視,與學生的家長及時溝通之一情況,將學生從走向歧途的路上拉回來。總而言之,現在的教師不僅要擔當教書育人的職責,也要時刻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的必要,避免以上事故再次發生!


決勝網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學生殺老師事件,也是少極少的。沅江鮑芳老師被學生殺死,並不意味著是老師就一定面臨生命危險。



當然,現在師生矛盾日益尖銳,這也是不爭的事實。為什麼矛盾會日漸尖銳呢?

1、現在孩子普遍被溺愛被嬌縱,因而性格人性,在家不服家長管,在學校也不服老師管。隨著人大性長,尤其是到了青春期,逆反心理重,就很容易發生師生肢體衝突。

2,很多規定對於學生打老師有變相支持之嫌。學生打了老師,很多學校無權開除,也不能懲戒,除了殺雞嚇猴的不痛不癢的處分,再無其他手段。年齡沒滿18週歲的孩子犯罪不重處,未滿14週歲哪怕殺了人都不承擔刑責。這些讓學生在使用暴力時可以無所顧忌,尤其是對於有錢人家來說,犯了罪大不了賠錢。

3、現在個別老師責任心不強,平時工作懶散,不細緻,也不講方式方法,當學生出現了嚴重的違紀才記得要管,管不下來就採用簡單粗暴的方法,很容易引發師生衝突。



要避免校園暴力事件,保證老師安全,需要上下齊動。需要上面出臺相關政策措施,也需要學校增加底氣,還要求老師的敬業和專注。

學校是文明之地,應該是安全之地。倘若當老師都人人自危,那教育還有什麼前途,大家說呢?


文軒閣


首先,教書育人固然是教師的天職,但是也要有法律做保障,老師就是在和學生還有家長打交道,怎麼在自保的同時又教好學生呢?還真是個難題!

其次,我認為要做一個有良心的人,一不要誤人子弟,二要保護好自己,以利教書育人,且成家或養家糊戶,總之一線班主任很不容易。

第三:現在的教育現狀,看到心寒。學生在校淘氣了、違反校紀校規了,教師教導了,孩子回去哭了,說教師變相體罰了,教師懲處措施不得當,家長來了,新聞媒體都來了,社會輿論來了,事件就大了;教師怕了,不敢管了,家長又來了,新聞媒體又來了,社會輿論又來了,教師又被推上風口浪尖了。

說了這麼多,其實也沒有能夠解答你的問題,慚愧!靜待專家們的精彩發言!

最後,看看網友們有什麼好的建議:

1 善待學生愛育學生,別以成績論英雄;

2 用真情對等學生,儘管你嚴格,同樣的受學生喜歡!

3 站著說話不腰痛,誰說自己是教育專家,到一線試試。


遊戲大咖王


作為曾經在教育隊伍裡呆過的一員,絕對有權回答這個問題。現如今很多教師都有這樣困擾:國家越來越重視教育,家長也越來越重視教育,但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教了?

其實教師問題,主要熱議事項,不外乎這些:

認真教學吧,教師教的多,孩子學不好,是教師的責任,就像一句話說的那樣:“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學生在校淘氣了、違反校紀校規了,教師教導了,孩子回去哭了,說教師變相體罰了,教師懲處措施不得當,家長來了,新聞媒體都來了,社會輿論來了,事件就大了;教師怕了,不敢管了,家長又來了,新聞媒體又來了,社會輿論又來了,教師又被推上風口浪尖了。

那作為新進教師如何在教育領域自處安身呢?

首先,必須要有過硬的教育教學本領。

不管社會輿論如何,不管教育環境如何,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本職也是天職,教師必須也應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而這基於自身過硬的教育教學本領。畢竟教育就是“育人”,這關係到一個孩子的未來,更關乎一個家庭的希望。雖說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至少也是很多孩子,尤其是寒門子弟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這點教師自身必須清楚認識到。

其次,師德不能丟。

一個自身素質和品行都有問題的人,試問:這樣的教師縱使滿腹才華,有怎能教出好學生?

所以不管現在教師如何出於社會輿論的風口浪尖,教師如何被拿出來說事,都不能影響自身師德的培養。畢竟孩子無辜,孩子還是需要一個健康的道德環境成長的。

最後、學習為人處世+學會自我保護。

教師的工作除了教育教學,還有處理師生、教師與家長、教師與社會的關係,因此,教師要學會處理這些人際關係,這需要就是教師的情商了,同時教師作為弱勢群體,也要學會在這些人事中很好的保護自身,以免自身合法權利受到危害。

最後,希望教師們且行且珍惜!!!


sunny


老師是越來越難做了。

作為一名從事教工作十年的一線教師,這是我最大的感受。

記得剛當上教師的時候,看到學生們一張張天真可愛的笑臉,心裡也覺得很輕鬆,很溫暖。可隨著教學時間的增長,才慢慢發現,那些天真可愛的笑臉背後,有可能就是一個個小小的惡魔,特別是中學的學生,作為老師你實在都不敢去想象他們的腦袋裡都有什麼可怕的想法,不學習,不守紀律倒還相對好些,頂多把你氣得渾身發抖,遇到個別性格有缺陷的,可就要冒著風險在教育了。



特別是近幾年,學生的安全問題一年比一年喊的響,一年比一年重視,早就有這麼句話:安全是第一線,無論學生學習,紀律如何,只要沒有安全問題都不是問題,而一旦學生安全上出了問題,那麼任何功勞和說辭都是多餘的。於是,做教師的不敢管,不再管,學生及家長也越來越有恃無恐,也就發生了類似題主所說的案例。說多了都是淚。

怎麼辦呢?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要怎麼做呢?我覺得有這麼一個原則:保護好自己。在對待學生的時候,先想想後果:對自己有什麼樣的後果?能否讓自己平安渡過?我們教學不是衝鋒打仗,不需要那麼多勇氣,寧可保守一點,也不要一時衝動上了頭條。


鑫鼎賽亞



報道孩子殺死了父母,孩子該怎麼管還得怎麼管;報道患者殺了醫生,患者該怎麼治還得怎麼治;報道消防戰士救火獻出了生命,消防戰士依然前仆後繼;……

既然你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走上了教學崗位,就要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不要忘記招聘簡章上教育部門對教師的要求,多想想上師範時或自學學到的教材教法,好好把多年學習積累的知識運用到教學當中去,要以身邊多年從教的優秀老教師為榜樣,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好每一步。


對你來說,老師這份工作可能來之不易,這一職業儘管沒有某些行業工資待遇高,也永遠發不了大財,對於這一點首先要有心理準備,不要人云亦云,跟風兒,自尋煩惱。

人們的思想越來越開放,學生的個性發展越來越明顯,教師的工作越來越不好做,教學管理的難度會越來越大。作為教師要首先處理好與家長的關係,處理好與學生的關係。教育教學水平要不斷地在實踐中摸索提高,而不能被動地怕這怕那,等漏洞出來了再一個一個地去堵。

不光是教師這一行,要想真正勝任幹好每一項工作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歡迎您加入討論,感謝支持關注)


赤橙黃綠青藍紫518


這種事情是個悲劇!但是隻要發生了一定有原因,老師以個人愛的名義傷害學生,讓學生說假話導致學生崩潰,歸根到底是缺乏民主和自由所致!有些人可能以為我沒幹過教師說得離譜,其實我本人就是一名教師!在去年我們這有個學生參加學校戶外活動回來,學生在寫總結時候反應飯不好吃,班主任認為這是負能量,要求學生重寫,結果導致學生自殺!在成人看來好像是小事,對未成年人其實是個大事!未成年人看待問題和成年人的眼光和角度是不同的!這才是中國教育的最大悲劇!一個學生自己的正常想法都不能表達出來你還指望他將來會成為一個傑出人物?這也是中國為什麼建國幾十年幾乎沒有培養出一個大家的根本原因!


方慧90407477


教師在當今的社會,已經成為了一個高危職業,無需質疑。但是,生活還得繼續,這就需要教師既幹好工作,又要保證自身安全,確實不容易。個人結合自己的經歷,提供幾個建議,以供參考:1、新生進校第一週必須召開家長會。在這個家長會上,班主任以書面形式,為家長下發家校合作協議,內容包括:學生姓名、年齡、性別、民族、身體狀況(胸大疾病)、性格特點、父母姓名、聯繫電話、家庭住址、家長的教育觀念、對學校的意見和建議、是否同意適度懲戒。2、瞭解學生學情,尊重學生自尊性,教育學生的方式因人而異,但是要公平公正。3、理解教育的差異性,別太理想化,正確看待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並且尊重他們,不可唯分數論。4、注意言行,遵紀守規,不犯政策性錯誤。


閒潭落花110063461


你不必擔心,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問題的出現往往是平時負能量疊加的結果,只要你平時多觀察瞭解及時疏導就不會悲劇重演。現在的學校最缺的是心裡輔導師,學生信息攝入巨增,導致的浮躁與迷茫以及家庭社會的鼓譟性激勵,勢必要有學生走極端的。這問題不是說說就能解決的還不到時機。


未來不在我還在1


我有42年教齡,從教55年。退休之前,大約從2000年始,感覺到了師生之間許多的不平等。

我不能不自保。我教數學,從根子上要求學生。根子是背公式。每節課開始都要默寫公式。全班的試卷封存半年。這樣,在家長會上有證據表明某人不學習,或不好好學習。

因為我是男老師,所以找學生談話儘量有男有女,一起談。或把班幹部找來一起談。記住,來自同一戰壕裡的槍彈根本防不住。或者在操場、在走廊等開闊公共場所談。萬般無奈,也要把辦公室的門敞開,那怕是三九天。

學生們問問題,等同於談話。場地選在教室裡,敞開門。

女學生的問題,忌諱男老師直接管。假手女的班幹部去管。我做班主任時,班裡成立女生委員會和風紀檢查委員會。由他們管理女孩子的特殊情況,和男孩子的風紀違紀。

批評學生時控制數量。一個、兩個,最多不超過三個。公開批評,發動學生們參與討論。實際教育全班。

表揚學生時也控制數量。一表揚一大批,至少五個,越多越好。實在只能表揚一個,在辦公室,由班幹部、團幹部參與。話重,場合隆重,但聲音輕。

家訪,不要到了學生犯了大錯才去家訪。那時候太尷尬了,氣氛不好。我常常帶著所有的幹部,一起去家訪。說十個優點,只說一點希望。這樣,學生犯錯了再家訪,也不致於太尷尬。

這都是老經驗了,放到今天不一定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