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教師職稱要有名額限制?

滄海一牛102776691


關於教師的職稱問題,我的每一次回答都會引起網友的關注。說明職稱評定是教師們最關注的!

為什麼要有名額限制?原因很多,最根本的還是財政負擔問題。

我們知道,教師職稱越高,工資也越高。例如在蘇州地區,同一年工作、工作內容相同,高級教師比一級教師高1000多元(還只是實拿部分)。差距還真的不是一點點。當然就表明財政將會給高級教師買更多的單。這也就是為什麼初級、三級教師不限制名額,一級、高級教師卻死死限制名額的根本原因。其實,就是高級教師的工資也是分檔次的。我就一直拿著高級裡最低的7檔工資,而別的行業高級卻可以拿6檔、5檔、4檔。(每一檔工資相差300多元)

除了財政因素外,限制名額可以增加高級教師的含金量,能有效促進教師的自我發展。

如果不限制名額,又如何體現教師的差異性呢?誰都可以晉升高級,可能會導致混日子的情況出現。不利於教師的專業發展。

我一向主張高級教師職稱評定要嚴格限制,但教齡滿30年的老師可以自然享受高級教師待遇。(不給高級稱號,享受待遇)這其實是對安心從教的老師一種禮遇。

當然,教師職稱評定中出現諸多不公平,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不在本問題討論範圍內。


為你寫詩醉紅顏


這個問題的嚴謹的說法是,為什麼教師的中高級職稱有名額限制。因為,初級職稱就沒有名額限制,轉正就是員級。

這其中還有幾個問題:

1.大專學歷,畢業工作滿一年,轉正後定為中學三級;大學本科,轉正後定為中學二級;碩士研究生,直接定位中學一級(小學高級)。

2.現在職稱統一為:正高級、副高級、中級、初級(包括助理級、員級)。現在,大多數地方,已經要求小學教師的基本學歷為本科,專科學歷基本上連參考的資格都沒有了!

好了,現在我們來看,為什麼教師的職稱(中級和高級)要進行名額控制呢?原因非常簡單,三水三心曾寫過幾篇文章來談論這個問題——改革職稱評聘最好的辦法就是變指標(也就是名額)評聘為標準評聘,什麼意思呢?就是不要在下指標,不要在控制名額,二是制定一個標準,達到這個標準,就評或者聘為某一個職稱。但這種呼籲,並沒有得到有關的回應,道理也非常簡單:

第一,根本原因是財政負擔問題

因為職稱與工資收入是掛鉤的,中級職稱與高級職稱之間,每月差距在200元左右,年收入差距在7000左右,中級與初級相差在5000元(皆包含保險和公積金等等)。舉個例子來說,某地現有高級50人,中級100人,初級200人。那麼,一旦投入名額為高級10人,中級20人,每年支出就會增加70000+100000,總攻味17萬元。一旦不進行名額限制,高級達到20人,中級30人,那麼,每年的支出就會多出140000+200000,共計34萬元,比有名額限制多出17萬元。如果是1000個老師呢?全國有多少個老師?

所以,對名額進行限制,首先就是財政負擔問題。

再說了,財政每年都要預算,這有《預算法》作為保障的,可教師由於數量多,情況複雜,要想做出比較精確的預算,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你能統計出每年有多少教師會評職稱嘛?(這一點,技術是不是不可以實現,全面的問卷,基本可以解決)

第二,沒有名額限制擔心可能體現不出職稱的激勵作用

物以稀為貴!大家衛生麼要去整這個職稱?因為少,越少,越彌足珍貴,越能起到激勵作用!

雖然,現在的高職稱,並不意味著更高的教育教學效果(這個實在是不好評,三水三心曾專門寫文章談過,大家有興趣可以找來看),有的甚至還沒有一個初級教師教得好!有一個網友就說,他們學校一特級教師,所教的班的學業成績,在全校墊底——你說,多勞多得、優勞多得,不是分配原則嗎?

但如果真的一放開,有人認為,大家就不會珍惜,你不珍惜,哪裡還有激勵作用呢?

第三,從管理上,擔心出現對標準的無限放鬆

前幾天何以著名教育專家探討,我們有一點達成了共識:教育學把所有人都當作好人、善人,管理學將所有人當做壞人、惡人。

也就是說,在管理上,如果上級不對指標進行控制的話,那麼,各學校為了避免矛盾,就會把標準放寬——事實上,確實也是如此!舉個例子,評優秀教師,如果沒有指標,作為校長,你會控制上報的人數嗎?

總之,對職稱名額進行一定的限制,有一定的道理,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最根本的原因,不就是財政負擔嗎?再說了,一到評職稱的時節,原本和諧的同事關係,因為競爭PK,往往變得劍拔弩張起來,你看,這是不是人為的設置矛盾?

所以,從真正的尊重教師的角度,就應該將名額放開,用標準評價來代替名額評價——既然教育處於最核心的戰略地位,多投入一些,那又怎麼了?你總不能一邊喊教育重要,又不願意投入吧?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的“提高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你連評職稱的錢都要控制,那還如何提高呢?


三水三心


首先,中國人對教師的態度,你優秀,你辛苦,你無私,你奉獻,你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都是應該的,但是談錢,談職稱,談工資,就俗了!

其次,看看網友們的此事的看法:

1 這是毀中國教育的根源,人為的把老師分為三六九等,評不上的老師自暴自棄消極怠工,評上的沒有追求,幹著最少的活,拿著最高的工資。甚至拿著職稱來以權謀私,騙財!

2 如果考慮財政壓力,那麼取消職稱多好,如果不取消,縮小職稱於工資掛鉤的距離,職稱間工資距離相差二三百元。

3 人們不怕工資低,就怕不公平。幹一樣的活每年相差幾萬元,誰願意。

4 發工資時嫌教師隊伍龐大,放開二胎後再過些年學校教師就該不夠用了;

5 職稱就是金錢人人爭,職稱不是金錢,是榮譽,戴個花領個獎狀,可能就沒有這麼多的人爭了;

6 有些學校十年沒人評了,前面不退,都在排隊。

7 為從事義務教育三十年以上的初級教師點贊!他們才是真正熱愛教育事業,師德師風高尚,是當今社會最可愛的人!國家更應該提高他們的待遇,為人間樹正道!

8 提議取消職稱的估計都是評不上的,職稱取消不就變成吃大鍋飯的了,沒有了進取心和競爭意識,估計有一大幫人要噴我了!

9 我們這隻有級沒有檔,所以我們三十多年工齡的教師連中級職稱都沒有,和我們歲數差差不多的其他人高級職稱比我們工資高一千多元了。


遊戲大咖王


高級職稱指標是教師編制的衍生物。現行教師人事管理實行全額財政撥款事業編制,任何措施都有利弊。這種體制最大的優勢是隊伍穩定,有利於國家教育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弊端是一入職就等於賣身契,不管好賴,想走的沒地方去(走哪裡都受編制限制),不想要的推不出去(無過失不受處分),基本一潭死水。人事管理制度本身不具備競爭機制,如果對高級職稱實行齊步走,就連唯一的競爭都消失了。要想破除指標限制,前提必須是打破現有人事管理機制,將職稱評定再交回政府其他部門,比如科委,但這權利可是教育部門打破頭爭來的,怎麼可能再放棄?然後,實行評聘分離。全國一盤棋,各地政府根據自己的承受能力和實際需要,向各學校下達高級若干中級若干初級若干的招聘計劃,各校面向全國每學年招聘一次。但同時會出現新的問題。高級教師將會面臨無人願聘的問題。聘用一個高級教師的費用基本可以聘用兩到三名初級教師。如果僅僅只是教書,一個大本有三年時間基本可以成為熟練教師,完全可以承擔高二一下全部教學任務。而且好管理,聽話。為什麼要花幾倍的錢請老強頭(我就是)?那麼,大量的老教師將面臨失業的困局。同時,也可能存在一部分學校開學面臨無教師上課的問題,條件差的教育局還可以用經費彌補短板。但如果校長缺德無能心胸狹隘,就無能為力了。難堪的是校長,貽誤的卻是上千甚至幾千學生。還是弊大於利。民國已經證明此路不通。


雨軒品茗2


雖然職稱制度大多數老師不認可,甚至持否定態度,但是,並不是說有名額限制是錯誤的,任何一個行業的從業人員,都有級別區別,人人平等的大同世界是不存在的,永遠都不會存在。

何況,題主這句話問的,本身就是錯誤的,職稱有名額限制嗎?要看職稱的級別,初級職稱是沒有任何名額限制的,夠條件就上,從來沒有設限過。

有名額限制的,是中級職稱和高級職稱,設限沒有問題,不可能人人都是中高級教師,進學校工作第一年,直接來個中高級教師,白痴都知道這是錯誤的。

職稱的問題在哪裡?一是在於這個名額限制過了度,中高級教師比例太小,特別是高級職稱,本來應該是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結果變成了無論你怎麼“跳”,也摘不到桃子,這就是失敗。二是,評審中也存在不少問題,不能真正體現教師的專業技能業務水平和工作業績,讓一些有水平業績好的教師寒了心。

對於職稱制度改革,我第一讚成取消,其次覺得應該逐步將職稱與工資脫鉤。但是,在職稱制度不可能取消的情況下,我覺得就是加大中高級職稱的比例,指標放開一些,同時,對評審環節要實現嚴格有效的監督,修改評審條件及方法,讓真正德才兼備的人,取得相應的職稱資格,聘到相應的崗位上,做到人盡其才,發揮職稱的激勵作用。


教師妹子一枝花


財政支出有壓力

為什麼教師職稱一直是老師們爭搶的對象,而為什麼教師職稱一直這麼難。其實原因還是挺多的,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財政

壓力。若沒有名額限制,相信學校裡還有很多老師是符合職稱評定的標準的,全國近兩千萬的老師隊伍;若所有符合條件的老師都評了職稱,則財政壓力可想而知;有些地方老師正常的工資都發不出來,若職稱全部放開,可能會發不起工資。職稱最大的影響還是老師工資待遇,有無職稱對老師的收有較大影響,這也是老師們爭搶的原因。

對老師的激勵作用會消失本身教師職稱是對老師的正向激勵作用,是對老師工作能力和成果的肯定。本身這個制度設計的初衷是好的,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出現了很多令人詬病的現象,例如很多老師評上職稱後工作更少了、業務更散漫了,非但沒有起到正向激勵的作用,反而造成了不良的影響。當然,若是職稱取消則又會打擊很大一部分老師的積極性;若直接取消名額限制,那用什麼來評價老師的工作和成果呢,顯然不行;

我覺得目前最重要的還是對評價標準進行修訂,製作出對所有老師公平公正的方式,降低職稱對工資的影響。


學霸數學


很簡單,因為職稱是和工資掛鉤的。上了高一級職稱就要加一級工資,國家是要掏錢的,全國那麼多老師,上一級職稱國家就要掏好多錢的,但是又不能沒有職稱評定,否則沒了激勵,老師們就都混日子了。


花非花69232330


教師職稱制度設立於1986,當初設置初衷為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提高教師待遇,剛剛設立的就是有名額限制的。


經過32年的發展,職稱制度越來越完善,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全國統一為三級九檔。高級職稱對應五六七檔,一級職稱對應八九十檔,二級職稱十一十二十三檔。每一職稱之間,每一檔次之間崗位工資,績效工資,10%工資有差異,職稱越高工資越高。我們當地高級五檔和一級十檔基本工資相差近1500。

教師職稱是有名額的,我們當地高級職稱是15%,一級職稱的比例40%。正因為有名額的限制,有很多學校目前名額已經滿了,只能退一個評一個,很多老教師都沒機會評上高級職稱,怨氣很大。


同一學歷同年參加工作的老師,因為所處的省市不同,學校不同,有可能有的老師已經是高級五檔,有的老師可能還在一級十檔掙扎,還有可能有的老師連一級都沒評上。

為什麼職稱會有名額限制呢?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財政負擔的問題,因為教師的隊伍太龐大了,如果取消職稱名額限制,那將是很大的財政負擔。教師職稱經歷了32年的發展,已經累計了很多需要評職稱的老教師,退休的名額遠遠滿足不了的評職需要,所以教師意見很大。


很多教師都希望淡化職稱工資,用績效工資來考核工作業績,用教齡取酬比較合理,各位網友認為呢?同意的贊一個!


胡楊傳說


教師職稱就像行政職級一樣,是有名額的,一般按在職在崗人數的比例,其目的是為了促進教師的積極性。所謂有壓力才有動力,有動力才有積極性。

職稱評聘的初衷是好的。按照規定聘上的三年後要重新續聘,能者上庸者下,而不是一聘終身。雖然名額有限,聘上後工作不認真,就可能落聘。沒聘上的,只要工作認真,三年後也是有機會可以聘上的。

可在實際操作中,續聘成了一種擺設,只要沒有犯重大錯誤,等同於終身。這樣就改變了職稱聘任的初衷。聘上了的人就可能因失去了動力而不再上進。沒聘上的人,因為名額被別人佔了,看不到希望而失去動力。

個人認為,職稱聘任制度,實際上是好的。但是因為執行和操作的人,沒有認真執行續聘制度,讓能者上,庸者下。使職稱聘任走向了反面成為了負擔和障礙。


平原81463962


首先,同一個問題從不同的層次,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理解和解讀。從教師的角度來看,教師職稱有名額限制,會阻礙年輕教師的晉升,導致不公平。當名額已滿時,年輕教師工作再努力,成績再突出,也必須無奈的等待名額。這是對教師工作積極性的打擊,而且當許多的老師去爭奪有限的名額時,不正當的競爭就會出現。當有些老師靠暗箱操作的方式晉升成功時,就會激起更多教師對這項制度的不滿。


但是從國家角度來講,如果取消教師職稱的名額限制,不但會增加政府財政的負擔,而且會讓職稱評審的暗箱操作情況更為嚴重。因為當職稱名額取消之後,職稱的評審也就失去了嚴格執行的前提。當然,現在的情況也幾乎就是如此,因為負責評審的,並不關心多通過幾個人會給政府增加多少財政負擔。於是政府發現了這個問題。我們這裡在幾年前修改了教師職稱晉級填表的制度,首先從填表關開始把控,採取名額限制。教師要通過競爭來得到填表,參加評審的權利。這一制度使得教師職稱的晉升更加難上加難。但卻是國家,政府想要的結果。


從社會角度來講,我大膽猜測,如果出現大面積的教師高工資情況,只會讓教師招致更多的聲討,當然,作為教師的我,寧願被聲討也要高工資。但是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人對教師的態度,你優秀,你辛苦,你無私,你奉獻,你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都是應該的,但是談錢就俗了的無恥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