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从天使到魔鬼背后的底层治理逻辑丨万字雄文解读

来源:一起创PPS平台合伙制管理咨询事业部

一、两起命案逼出的联名道歉信,要让初心回归

“在逝去的生命面前,我们没有任何借口。”这是“滴滴出行”官方微信号在8月28日晚8时23分进行“郑重道歉”时发出的声音,文章的署名作者为“程维 柳青”,前者是滴滴出行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后者是滴滴出行总裁。

文中写道:“仅仅三个多月,在平台进行安全整改的过程中,悲剧再一次发生,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和总裁,我们非常悲痛和自责。尽管在逝去的生命面前,一切的言语都苍白无力,我们还是要郑重地向受害者,向受害者家属,向所有人道歉。对不起,我们辜负了大家。”文末再次强调:“在逝去的生命面前,我们没有任何借口,再次向所有人郑重道歉。”

8月24日,浙江乐清女孩赵某乘坐滴滴顺风车前往永嘉途中惨遭司机奸杀。3个月前在河南郑州,一名空姐乘客遭滴滴顺风车司机杀害。两案如出一辙,同是滴滴,同是顺风车,同是女乘客死于非命。社会大众震惊于凶手的残忍,更无法容忍企业对生命安全和社会责任的漠视。在大范围舆论和官方约谈的压力下,滴滴出行董事长兼CEO程维和滴滴出行总裁柳青被逼无奈于8月28日以联合署名文章而

非公开现身的方式,首次进行道歉。

除了道歉,程维和柳青还在文章中表示:“在这悲伤的时刻,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带领团队去面对痛苦,承担责任,争分夺秒尽所有的努力去解决问题,让初心回归,用这种方式表达一份哀思。”

上面文字中有两个关键点,一个关键点是程维和柳青是以联合署名而非公开现身的方式进行道歉,这表明创始人和总裁不够真诚和不够重视。只是用文字代表自己而非亲自公开出面道歉,说明创始人和总裁认为自己身份高贵,不愿意为“区区小事”现身。

其实出现如此重大、影响企业发展的危机事件,首先出面的应该是创始人自身,而且不应该是以书面的形式,而是亲自现身公开道歉。当然,即使是书面的形式,干嘛非要拉一个“柳青”,这关柳青哪门子事?拉上柳青除了作秀外,我觉得没有别的意思。这就说明创始人程维对这件事完全不够诚心,这本来就应该是创始人自己勇敢站出来面对的时期,这样处理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敷衍和应付。对于出现如此重大事件后,创始人的态度与处理方式,只是发表一下我的一些观点,觉得这种处理方式非常让人费解、简直匪夷所思,对生命太不尊重了,但这不不是本文的重点。

本文的重点是关于另外一个关键点,即这份道歉的文章中提到了五个字:让初心回归。

这五个字让我想起2016年百度在贴吧事件与魏则西事件后,5月10日上午,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以《勿忘初心 不负梦想》为题发布长达1500字的内部邮件进行反思,表态将壮士断腕,坚守创业初期用户至上的使命感和价值观,现在想起来来还记忆犹新。

在当时的邮件中,李彦宏回忆了百度创业的初心。他提到,早期的百度招聘海报,经常用一个名人的头像配一句简练的文字,比如用鲁迅的头像,配的文字就是“是翻译,还是用创作寻找中国意义?”用钱学森,文字就是“是在海外住别墅,还是回中国做导弹之父?”

“一直到今天,每当我把这些词句说给后来人听时,都会几近哽咽。”李彦宏说,正是在这些梦想的感召下,百度去倾听用户的声音,在实力相差极为悬殊的情况下一点点地赢得了中国市场。“是我们坚守用户至上的价值观为我们赢得了用户,也正是这些用户在贴吧里盖楼、在知道里回答问题、在百科里编写词条,他们创造的内容、贡献的信息,让我们区别于竞争对手,成就了百度的辉煌。”

对在1月贴吧事件和4月魏则西事件中百度暴露的问题,李彦宏也直面问题不回避。他表示,因为从管理层到员工对短期KPI的追逐,百度的价值观被挤压变形了,业绩增长凌驾于用户体验,简单经营代替了简单可依赖,这样的做法使“我们与用户渐行渐远,我们与创业初期坚守的使命和价值观渐行渐远。”

李彦宏公开信中最令人瞩目的应该是这样的一句话:

如果失去了用户的支持,失去了对价值观的坚守,百度离破产就真的只有 30 天!

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百度贴吧事件和魏则西事件发生后,李彦宏的公开信与程维、柳青的联名道歉信,如出一辙的是都提到了“初心”二字!一个是不忘初心,一个是回归初心。

这两家企业都是面临同样处境情况下,即在企业变得越来越平庸、越来越失去用户,甚至变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臭名昭著的局面下,发出了要不忘初心和回归初心的声音。

我想问的是,初心为什么这么容易忘记,这么容易失去呢?如果是企业的创始人不在了,也就是企业改朝换代了,忘记和失去了初心,还容易理解,但是明明这两家企业的创始人都还在,就怎么走着走着,就忘记和失去了初心呢?走着走着,就从刚开始的把客户和用户当着“天使”,变成了把客户和用户变成“韭菜”了呢?从真正的想为用户痛点解决问题,为用户创造价值,变成了肆无忌惮的收割用户了呢?

二、回顾滴滴的历史,看看滴滴是怎么忘记和失去初心的

这部分内容的素材来自网络,所有这些素材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加了解滴滴这家公司,希望能够通过这些素材来分析判断滴滴是怎么忘记和失去初心的,并且做出判断,滴滴的初心还能找回来吗?

(一)首先让我们看看整个滴滴的创业简史(来自百度):

2012年6月,程维和吴睿、李响一块创业。【开始美好出行的初心与梦想】

2012年7月,他们跑了一百多家公司,没有敲开任何一家出租车公司的门。【为了梦想艰苦奋斗甚至拼命】

2012年8月,北京昌平,只有200辆出租车的银山出租车公司,成为第一家跟“滴滴打车”合作的公司。程维在司机例会上介绍产品。当时100个司机在场,只有20个有智能手机。

2012年9月9日,“滴滴打车”上线,已经安装了500个司机端,但是上线亮灯的只有16个。第二天,灭了8盏。司机在使用过程中认为“滴滴打车”是骗子,和运营商合伙骗他的流量,程维决定给司机流量补助,一周5元。

2012年11月,第一次超过100辆出租车同时在线。公司的A轮融资终于成了——来自金沙江创投的300万美元。【有投资人投资了梦想】

2013年4月,十多家打车软件在互相竞争,“摇摇招车”、“打车小秘”、“微打车”、“易打车”等,常常是“滴滴打车”在这边设点,竞争对手就在对面设点。

2013年8月,原百度研发经理张博带着技术团队推出“滴滴打车”的重构产品。

2014年2月,“滴滴打车”完成了三轮融资,总共融资1.18亿美元,其中腾讯投资近5000万美元。

2014年9月9日,滴滴打车上线两周年,覆盖城市近300个,出租车司机用户超过100万,乘客用户超过1亿,日成交订单超过500万,滴滴打车由此成为全球最大智能移动出行信息平台。

2014年8月,滴滴在北京启动滴滴专车业务公测,并开始加速在全国范围推进。滴滴除了出租车业务之外,专车成为其另外一个重要的业务板块。

2015年2月14日,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宣布战略合并。【垄断开始】

2015年,滴滴相继上线企业级、快车、顺风车、代驾、巴士以及试驾等业务,同年9月,“滴滴打车”正式更名为“滴滴出行”。

2016年6月,滴滴出行完成新一轮实际总额高达73亿美元的股权融资。本轮投资人包括:Apple、中国人寿、蚂蚁金服、腾讯、阿里巴巴、招商银行及软银等。

2016年8月,滴滴出行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收购Uber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进入全面垄断,为收割做好最后的准备】

(二)在整个创业过程中,作为创始人的程维经常在各个场合演讲滴滴的梦想,这些梦想到底是真梦想还是假梦想,后面我会详细为大家展开分析和判断。

下面是程维在不同场合演讲滴滴初心与梦想的部分照片(来自互联网),我们一起来跟随滴滴梦想的轨迹:

这是滴滴快的2015年宣布完成新一轮20亿美元融资时程维演讲的场景。当时滴滴(滴滴快的)创下了互联网诞生32年来的最大单笔融资纪录。

这是2015年滴滴上快车业务时,程维演讲的场景。程维宣布滴滴快的宣布从5月25日开始将在全国11个城市推出免费坐快车的活动,每位乘客均有每天两次15元面额的机会,此活动总投入将超过10亿元。程维在发布会上宣布,将花10亿请全国人民免费体验快车这一便捷出行工具,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移动出行的好处。

上面三张图是2015年12月18日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互联网技术与标准”论坛上程维发表的演讲,演讲中他提到过去三年互联网结合交通带来了非常多的转变,同时他向大家介绍了滴滴打车目前布局的业务。

谈到与快的的合并,他表示一开始是因为婚姻,两个年轻的企业慢慢培养出了感情。另外在国际化方面,他表示明年滴滴打车将会走出国门,明年中国的用户去美国,去东南亚,去印度,已经可以用滴滴叫一个当地的出租车了。希望自己变成一家大数据驱动的公司。同时程维还提出:我不会开车,却解决了大家的出行。

这是2016年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程维做的“滴滴让出行更加美好”的演讲。【滴滴的使命和梦想是让出行变得更加美好】

这是程维在2017年警企合作年会上做“在滴滴,安全第一”的演讲,详细详解滴滴的安全科技。【滴滴非常重视“安全”】

这是2017年8月8日晚滴滴代驾两周年高峰论坛上,程维做的开场致辞演讲。他认为,未来交通会有三大变化:新能源化、共享化、智能化,而中国会成为全球交通创新的引领者。“我们希望让出行更美好,我们相信未来新能源,未来的共享,未来的智能交通大时代正在到来,我们相信这个时代有可能是由中国引领,是由中国走在创新前沿并且承担责任,而且让全世界享受这些创新带来的好处。”程维演讲最后说道。

这是2018年1月25日,程维在智慧交通峰会上演讲,提出,“希望滴滴不仅是连接用户和司机的出行平台,人、车、路、灯和背后的交通决策体系未来都会线上化,我们希望未来能够成为智慧交通的服务商。”【为了让出行更加美好,要实现智能和智慧化的交通】

2018年4月24日,程维演讲宣布了滴滴的三大愿景:一是成为全球最大一站式出行平台,服务全球20亿用户和50%的出行需求;二是共建汽车运营平台,推广超1000万辆共享新能源汽车。他透露,滴滴的车队规模今年会突破5万辆,绝大部分是新能源车,并且有信心能够赚钱;三是成为全球智能交通技术引领者,投入智慧交通和无人驾驶。【梦想越来越大】

(三)我们再来看看滴滴发展过程中整个融资简史:

根据IT桔子数据显示,此前滴滴累计融资金额达到1565.9亿人民币。而其中的投资者更是遍及银行、上市企业和投资机构。

天使轮 2012年7月1日 数百万人民币,投资人:天使投资人王刚

A轮 2012年12月1日 300万美元,投资人:金沙江创投

B轮 2013年4月1日 1500万美元,投资人:经纬中国、腾讯、陆传陞

C轮 2014年1月1日 1亿美元,投资人:腾讯、中信产业基金

D轮 2014年12月9日 7亿美元,投资人:H Capital、DST、腾讯、Temasek淡马锡、陈小红

E轮 2015年5月27日 1.4亿美元,投资人:新浪微博

F轮-上市前 2015年7月8日 30亿美元,投资人:Coatue Management、平安创新投资基金、Temasek淡马锡、腾讯、H Capital、中投公司、阿里巴巴、刘毅然

F轮-上市前 2016年2月24日 10亿美元,投资人:中金甲子、鼎晖投资、中投公司、中信资本、正心谷创新资本、赛领资本、北汽产业投资基金、四维图新、民航股权投资基金、春华资本Primacera、宽象资本

战略投资 2016年5月13日 10亿美元,投资人:Apple苹果

战略投资 2016年6月13日 6亿美元,投资人:中国人寿、华夏基金香港、张倩

F轮-上市前 2016年6月16日 45亿美元,投资人:腾讯、蚂蚁金服(阿里巴巴)、Apple苹果、软银中国、中国人寿、招商银行

战略投资 2016年8月16日 亿元以上美元 ,投资人:中国邮政

战略投资 2016年9月9日 2亿美元,投资人:富士康

F轮-上市前 2016年12月13日 数千万美元,投资人:律格资本

F轮-上市前 2017年4月28日 55亿美元,投资人:招商银行、中俄投资基金、软银中国、高达投资、银湖投资、交通银行

F轮-上市前 2017年12月21日 40亿美元,投资人:软银中国、阿布扎比慕巴达拉公司

战略投资 2018年4月5日 2.648亿美元,投资人:Mirae Asset Vebture Investment

下面是融资简史的图示(来自网络):

(四)这里到了最重要的内容,即滴滴的股权结构。股权架构相当于一份事业(不是一个企业,因为股权架构往往设计多个企业)的地基和底盘,分析和研究一份事业的股权机构可以看出很多本质问题。

下面是滴滴公司即北京小桔科技的工商注册的股权结构(来自于天眼查):

根据天眼查资料,小桔科技注册股东只有5个,注册资本只有区区的1000万,而且出资时间是2032年7月1日。当然大家如果以为这就是我们想象的滴滴公司,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借助“离岸融资实体—离岸壳公司—香港壳公司—境内外商独资企业—境内运营实体”的链条,滴滴搭建起了典型的VIE架构。

在这一架构下,滴滴肆意地吮吸着资本,不断兼并、扩张,打造自己的产业帝国,同时承担着外界不晓的惊人亏损。我们再看看下面这张滴滴投资与股权架构地图:

是不是有点眼花缭乱?通过上图,我们会发现,滴滴真的已经不是单纯的“移动出行”公司了,或者已经不是我们以前认识的“滴滴”了,滴滴现在已经俨然变成了一个强大的资本与产业帝国。这些让人摸不着北的公司系中,作为创始人的程维一个人就有27家。【滴滴的梦想还依然是美好出行吗?滴滴的初心还在吗?滴滴的资本是为梦想服务的?还是梦想只是为了实现对资本的“包装”和“美化”?或者梦想成为了资本的工具和手段?】

而且,就在今年8月24日浙江乐清女孩赵某惨遭滴滴司机奸杀事件之前的10天,程维还注册了两家公司(含一家自己做法人的公司和一家小桔科技全资的子公司,信息来自众筹之家网)。【程维到底想干什么?是为用户服务,还是就是想肆意和疯狂的收割用户?】

8月13日 ,滴滴(厦门)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人民币,登记机关为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持股80%,滴滴CTO张博持股20%。公司主要业务为,依法从事对非公开交易的企业股权进行投资以及相关咨询服务;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投资)法律、法规另有规定除外) ;投资管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除外);受托管理股权投资,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与此同时,滴滴(厦门)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也登记在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吕卓,监事为滴滴出行联合创始人吴睿(2011年与程维一起从阿里巴巴离职共同创业)。该公司唯一股东为滴滴出行主体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但最终受益人为程维和滴滴天使投资人王刚。【为什么同时注册两家公司?难道一家是为了收割用户,另一家则是想拿收割用户的钱通过资金杠杆放大后再投资?】

公司主要业务为,受托管理股权投资基金,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受托管理股权投资,提供相关咨询服务;依法从事对非公开交易的企业股权进行投资以及相关咨询服务;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投资(法律、法规另有规定除外);投资管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除外)。

为了全面了解滴滴,寻找滴滴是怎么忘记和丢失初心的,通过网络搜索,上面我列了四个方面的素材,一是滴滴创业与发展的历史,二是滴滴创始人程维在不同场合演讲分享梦想和初心的照片,三是滴滴历次融资的数据,四是滴滴的投资与股权架构。

所有四方面的材料中,第三和第四方面的材料是最重要的,在某种程度上,第三和第四方面是道出了滴滴忘记和丢失初心的最重要资料。具体为什么,我们第四部分再来详细解释。

三、阿里巴巴和小米是怎么保护好初心的

马云挥泪斩卫哲

说起阿里这些年发生过的堪称地震级的事件,无疑就是“2011年马云挥泪斩卫哲”,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的发生,让阿里重新审视自己创业的初心。

事情起因于阿里巴巴B2B公司中存在已被列为禁售黑名单的欺诈客户仍在公司的供应商网络中非法肆意敛财,且是批量员工为谋私利故意签黑甚至与骗子供应商内外勾结所造成。事件的结果是上至该公司CEO卫哲、中至该公司的VP和总监、下至普通销售员纷纷被或开除、或降级、或转岗。

这场结构性的人事巨变,恰如其分的反映了马云强调多年的价值观,也就是当初创业的初心在公司里还有没有人记得。

其实从2004年起,马云便一直担心快速增长的员工数会稀释阿里巴巴的价值观,过分追求现实主义的利益会使阿里人忘掉初心,进而发生一些因漠视或践踏规则而导致的恶性事件。

2011年的春节马云没有过好,他在接受《福布斯》(亚洲版)时曾回忆说2011春节期间,他痛苦、纠结了一个月。

最终马云选择了刮骨疗伤,B2B的CEO卫哲、COO李旭辉等相继以引咎辞职来完成对此次事件的交代。要知道卫哲的地位不同常人,他的离职令不少阿里人感到惋惜。

卫哲自从执掌阿里巴巴B2B,不仅显示出他非凡的商业才干,更是做出了可见的成绩,马云也曾明确地在一些场合表达过卫哲可能是他未来的接班人。为顾全大局,挥泪斩卫哲,马云心中是既不舍又无奈。

但是马云深知,该不留情面,严肃处理的必须狠绝,尤其是违背初心,破坏价值观的高级管理层,必须挖出一个砍一个,唯此才能敲山震虎,肃清局面。

最终,阿里这场最高级别的人事地震以卫哲、李旭辉辞职、数十位资深总监等大批中流砥柱被开除、降级、转岗等划上句号,这种严厉程度在当时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史上可谓仅见。也正是这种狠绝的处理让所有阿里人警醒,不管在公司发展的任何阶段任何时候,都必须谨记初心。

2016年小米不开心

下面说说小米。

大家都知道小米成立于2010年,从第一款产品小米1发布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瞬间打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格局,成为一个现象级的科技公司。2012年到2014年小米手机销量增长率分别为2296%、160%、226%,风头一时无两,小米手机也一跃成为“国民手机”,收获米粉无数。而雷军也至此功成名就,跻身国内科技大佬之列,成为许多人的偶像。

从2010年到2014年,小米塑造这个奇迹仅只用了五年时间,且一度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科技初创企业之一,顶峰期的估值达450亿美元。

但到了2015年之后,小米增速放缓,手机销售增长率仅为16.1%,虽然出货量还是第一,但并没有完成预期销量目标。到了2016年情况就更不乐观了,不仅市场份额减少,出货量一降再降,反而被国内的OPPO、VIVO这些后来者反超。

小米,曾被外界称为“中国苹果”,2016年迎来它的最低谷。相比曾经市值450亿美元的人生巅峰,不到一年时间,小米的市值就被某英国机构惨降到40亿美元,直降90%,连巅峰期的零头都不到!

以至于曾经和小米豪赌10亿元的董明珠都看不过去,公开发表言论称“雷军不好过,其实我也挺难受的。”

但是从2017年开始,小米重回世界手机行业之巅,在前不久刚公布的上市后的首份财报,各项数据更是靓丽到令人惊喜。

小米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小米第二财季收入为452.36亿元,同比增长68.3%;调整后净利润21.17亿元,同比增长25.1%;上半年小米收入796.48亿元,同比增长75.4%;经调整利润38.16亿元,同比增长62.2%;第二季度手机销量达3200万部,同比增长43.9%。

小米是怎样做到的?

坚守初心。

小米的坚守初心就是永远学习四家企业:

向同仁堂学习:做产品要真材实料,还要有信仰。同仁堂最重要的是其司训:“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意即做产品,材料即便贵也要用最好的,过程虽繁琐也不能偷懒。同仁堂的祖训:“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另外,向海底捞学习口碑源于超预期向沃尔玛、Costco学习低毛利、高效率是王道

雷军在数个公开场合都曾经说过,小米的初心是要用价廉物美的产品让人人都能享受到科技的乐趣,要通过打造高品质产品彻底改善国货在国际市场上廉价、低劣的三流形象。

雷军知道,小米在以火箭速度狂奔五年后,手机创新不足、品控不严、供应链跟不上等各种问题的爆发是因为内部能力欠缺的累积,这些旧疾已伤及筋脉,是时候连根拔起了,于是他在小米手机的产品研发和供应链系统亲自挂帅,最忙的时候一天要开11个会,吃一顿午饭只有三分钟时间,每天工作到凌晨一两点。

从金山退休后已财富自由,转战个人天使后仅短短三年时间在投资界又斩获累累硕果的他,有什么必要再拿小米为自己挖个坑,辛辛苦苦的在其中刨食?

为的就是坚守初心,不忘心中这份神圣的使命。也正是因为秉承初心,小米做到了,并且重回王者宝座。

为什么滴滴和百度玩着玩着就把初心玩丢了,而阿里巴巴和小米却一直都能够坚守初心,即使在出现危机时也能够力挽狂澜保护初心。这其中的原因在哪里?这就是本文下面第四部分要分享的内容。

四、滴滴从天使变恶魔背后的底层治理逻辑

马云曾经说过两句话,我特别认可:

(1)如果一个企业家被资本控制就没有希望了,因为资本是为你服务的,而不是你为资本服务。

(2)当一个企业失去创始人精神时就会立刻变得平庸。

上图说明了三股力量推动了企业和社会的发展,第一股力量是企业家,企业家是有情怀、有梦想、有使命,他敢于去创新、去冒险,企业家的创新体现在制度、模式方面的软创新;第二股力量是资本家,资本家有资金和资源;第三股力量是科学家,科学家有技术和发明,科学家的创新是硬创新。企业家需要资源的时候就会去找资本家,企业家需要技术时就找科学家,当然科学家也推动着企业推广和应用技术。

三股力量中,企业家和资本家之间存在最大的博弈,资本家天然是逐利的,有控制的欲望,容易绑架和控制企业家,当企业被资本家控制,失去创始人精神和初心之后,就一定会变得平庸。这就需要最好的制度安排来保障企业家不被资本控制,同时还要保障创始人自身不资本化。

我们回到滴滴案例中,当滴滴被资本控制时,当滴滴失去创始人精神也就是创业初心时,滴滴就一定会变得平庸。在滴滴的整个融资历史中,滴滴的胃口越来越大,滴滴也就越来越变成一家资本公司,整个滴滴就成了资本的王国。

滴滴刚开始创业时是非常有梦想、使命和情怀的。滴滴当时的初心(学习优步)就是要干掉出租车公司,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程维创业时认为出租车行业,出租车公司没有创造任何价值,只是承担了中介公司的作用,极大的剥削了出租车客户与出租车司机的利益。因为出租车公司抽了很大部分的份子钱,使得出租车司机拿到手的钱少得可怜,同时也加大了出租车客户的成本。

因此,滴滴最大的梦想和价值就是干掉不创造价值的出租车公司,将出租车公司的价值返还给出租车司机和用户,降低用户的成本和提升出租车司机的收入。但是随着事务的发展,事情越来越向着偏离初心的方向发展,滴滴不仅没有干掉出租车公司,反而自己成为了一家最大的线上出租车公司,收的份子钱甚至比出租车公司还高。

当然大家会认为,这是垄断造成的。我不完全这么认为,垄断只是外因,不是根本原因。真正的原因一定来自于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来自于企业自身的选择,垄断只是加速了和促进了这种选择。

滴滴变得越来越嗜血、越来越逐利、越来越视客户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于不顾,其背后真正的原因也不在于多少轮的融资和投资滴滴的资本越来越多,而在于创始人骨子里越来越资本化,创始人自身失去了企业家精神,创始人自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资本家。

程维变了,滴滴才会跟着变。当然大家会说,企业大了,创始人真的管不过来了,这是最大的借口和谎言。任何事情不可能刚开始发生。任何事情都是逐步由小到大的开始演变的,正因为程维变了,开始慢慢纵容类似“资本”行为的恶,才会导致今天滴滴几近到了失控的局面。

程维越来越“拽”,越来越把自己当回事,离客户的距离也越来越远,程维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程维,以至于出现人命关天的事情,还偷躲在背后不出面。也许,过去的程维是真正怀抱有梦想和情怀的创业家、企业家,真正把用户当天使。但是,现在的程维已经成为了把用户当韭菜,赤裸裸的资本家了。

当然,大家会问一个问题,那怎么解释程维到处演讲,满嘴的梦想和使命?这点很好理解。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有梦想和使命,有格局和情怀。但是只有真正少部分的梦想、使命和情怀是真的,大部分人的梦想、使命和情怀是假的,特别是商人和资本家的梦想很多都是“道貌岸然”。

为什么梦想、使命和情怀如此高大上的事物也有真有假?非常简单,有的人满嘴的梦想、情怀,但是他是在用梦想和情怀谋利,是在把梦想和情怀当工具来赚钱,这种人道貌岸然,伪装的非常好,你还没有办法识别。真正的梦想和情怀应该是目标和目的,而不是工具,应该是以商来弘道,而非以道来赚钱和谋利。

我又想起马云演讲说过的一个概念:忽悠!什么叫忽悠,忽悠就是尽说些让别人相信的话,其实自己一点都不相信。什么叫不是忽悠,不忽悠就是只说自己相信的话,别人相不相信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因此,很多人的梦想是说给别人听的,说的天花乱坠、口若悬河、激情四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忽悠好愚弄别人,更好的收割韭菜,其实自己血液和灵魂深处,一点都不相信。

如果程维还真正有梦想和情怀,就不会把自己搞得那么资本化,相反只会把资本化当成工具。

同样对于百度也是一样的。百度的李彦宏刚开始选择回国创业,创建中国自己的搜索引擎时,也是意气风华、风华正茂,带着梦想、使命和激情,要创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搜索引擎。

百度当初也确实成功了。但是,百度成功后,李彦宏变了,由创业者变成资本家,变得一样的嗜血和逐利,一样的视生命为草芥。这也就是百度为什么越来越平庸的根本原因。

有些人的梦想是用来忽悠、愚弄老百姓的,有些人的梦想才是为了真正去实现的。

阿里巴巴和小米为什么可以一直保持优秀?最难能可贵的是在遇到低谷之后还可以快速反弹?其实真正根本和核心的原因在于马云和雷军的企业家精神。

其实滴滴和百度的案例只是代表,中国传统的中小企业很多都有这种特质,刚开始创业时都带有企业家创业的艰苦奋斗拼搏精神。一旦做起来有一定规模了,慢慢就开始变成资本家了,开始不务正业,不聚焦自己本行,开始走资本化的道路了。

再次强调,我不是否掉企业拥抱资本,我极力主张企业在发展过程应该尽早的拥抱资本,资本和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两个翅膀,拥抱资本可以加快及企业发展的速度。我反对的是企业资本化,也就是资本永远是做企业的工具,不是目的,一旦企业把资本当成目的,企业肯定就立马变平庸了。

五、什么样的制度可以更好保护企业的初心

让我们来谈谈两种制度,即经理人制度和合伙人制度。

经理人制度---资合,以资本为核心

首先我要谈的是经理人制度。经理人制度的本质就是资本聘用经理赚钱,然后给予经理人以薪酬和股权期权等回报。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经理人就是为资本打工而产生。

我们如今普遍采用的公司制,相对合伙制而言,是一个年轻的产物,它诞生于16世纪,距今不过四五百年的历史。正是因为公司制成为主流的组织形式,才有了职业经理人的诞生,这大概要追溯到1841年,至今也才160多年。职业经理人产生于美国,在这个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出现职业经理人一点也不意外。

资本天然是逐利的,资本的属性就是哪里有价值就流向哪里,哪个行业赚钱,哪里就是价值洼地,随着资本不断的向外围扩张,它越来越不懂得如何经营好一个企业;另外,在经营企业和不断扩张的过程中,资本会和客户、代理商、员工等多方关系建立合约,这其中就滋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马克思也在《资本论》中说过,资本和劳动者有着天然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职业经理人这个群体油然诞生,成为资本的代理人,去帮助资本经营企业以及处理与多方关系之间的复杂合约,从而获得薪酬和股权期权等回报。

自从公司制诞生的这四五百年来,资本一直是企业的核心,有了资本才能购买机器、建造厂房、雇佣工人,直至完成生产作业流程。资本的作用如此之重,以至于企业主投注了资本后,必须要急于通过追逐利益来收回投资,以及赚取尽可能多的利润来不断提升自己的财富地位。因此经理人必须帮资本逐利,否则就得不到资本的薪酬和奖励,也就是必须跟资本“一丘之貉”。

经理人制度决定了绝大部分企业很难坚守初心。当然不排除极少数资本和经理人具有真正的企业家精神,能够真正坚持使命和梦想。但是这不是靠制度安排实现的,而是靠觉悟实现的。

这也就决定了滴滴、百度等倚靠经理人制度来发展的企业跑着跑着、走着走着就失去了初心,企业的性质逐渐变样,以至于接连爆发危机事件。不仅企业一次次被站在全国舆论的风口浪尖,受到万民的拷问、质疑、痛批,甚至连企业自身也岌岌可危。

合伙人制度--人合,以人为核心

合伙人制度的核心:企业家精神即合伙精神

经理人制度,职业经理人包括企业家,为资本打工,给资本服务;合伙人制度,资本为人所用,为企业家服务。合伙人制度一开始就从制度上给予了对坚持初心的保障,不能传承企业文化、不具有奋斗拼搏精神就不能成为合伙人,这完全跟经理人制度是不一样的。

这里讲的合伙人制度是管理上的制度安排,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合伙企业。

法律意义上的合伙制

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 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这是相对于公司制而言的一种企业的组织形式。

合伙人:法律意义上的合伙人包含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其中普通合伙人是企业的管理者,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企业的管理经营由普通合伙人负责,有限合伙人不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

管理意义上的合伙制

管理意义的合伙制是一种新时代的共创共享共担机制、事业发展机制和分布式组织管理机制,指组织具有相同经营理念的人,建立起事业共同体,将人才与资本结合,共同推动企业的创业创新与发展。事业共同体里面的人,就是合伙人。

合伙制最大的特点就是创造拥有感, 这种拥有感不是法律上的拥有概念, 主要是参与企业经营的权利,给权利、给责任、给前景,使经营者变“给老板打工”为“给自己打工”的心态投入工作。

再以联想和华为举例,为什么联想越来越平庸,华为越来越优秀?因为联想一开始就选择的是经理人制度,经理人制度最容易被资本绑架,也最容易失去企业家精神。而华为一开始就选择的是合伙人制度……

我们看看华为的集中式事业合伙人股权架构体系:

正是采用了共担共创共享的人才持股机制,大大激活了人才的创造力,激活了公司的效能,2015年华为全年营收达3900亿,2016年达5200亿,2017年突破6000亿,增速达15.7%以上,净利润的增长率更是超28.1%,华为成为当之无愧的巨无霸,屹立于中国民营企业之巅。

虽然华为没有明确的提“合伙”,但半数员工持股,且始终坚持艰苦奋斗的企业文化,这正是合伙制企业的典型特征。

我们再看看小米的合伙人股权架构体系:

据小米招股书披露,截止今年3月30日的数据统计,小米员工中有5499位也就是有超1/3数量的员工在公司拥有期权。截至2017年末,小米未行权的期权近1.9亿份,平均行权价为1.05美元。

截至2017年末,小米已解锁的限制性股票为2221万股,平均买入价格为2.46美元;未解锁的股票有2450万股,平均成本为2.94美元。

按此计算,除了期权能创造的收益外,限制性股票如能全部解锁,员工可获得的收益有数亿美元。

数据显示,小米上市成就了7000多名合伙人,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合伙人的齐心协力,奋斗拼搏,小米不断在创造新的奇迹。

最后再举一个例子,就是阿里巴巴的合伙人精神和体系,我们只需看蚂蚁金服的合伙人制度股权架构就可以看出阿里巴巴的合伙人精神和体系了。

到现在为止,我们应该知道了,什么是保持和维护创业初心最好的底层治理逻辑和制度安排,这个安排就是合伙人制度。

最好的品质是厚德载物。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当一个企业德不配位时,就一定会受到大自然和社会的惩罚,搞不好,甚至企业大厦就会一夜之间轰然倒塌。

最好的精神是自强不息。当一个企业失去自强不息精神时,就会开始变得平庸。

什么是最好的制度?我认为,最好的制度是能够保障企业厚德载物品质和自强不息精神的制度。

中国经济当前正处在从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从中国速度到中国质量),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过程中。

在这个历史性的跨越阶段,所有企业都需要和值得用合伙人制度重新再做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