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到终身学习,先记住这十条法则

对于成长的渴望,是我们获得进步和改变的前提和诱因。当我们把眼光放在自身的成长问题上来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已经意识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每一个渴望成长的人都需要做出改变,主动培养自己的成长型思维。这是《终身学习:10个你必须掌握的未来生存法则》中作者丹·苏利文和凯瑟琳·野村提到的问题。

丹·苏利文,世界著名的改革家、演讲家和培训师,也是战略培训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及总裁。他有关个人成长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已成为企业家培训的标准。

凯瑟琳·野村,战略培训公司的合伙人,在全球范围内为企业家提供培训,帮他们把成长的设想变成现实。

人获得成功最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他的思维方式。改变思维模式最好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大师的笔触,领略这帮助我们脱胎换骨建立成长型思维的十条黄金法则:

法则一 将来为上,过往次之

你如何设计将来,就能有多大未来。

这里想到了小米公司的一句广告词:“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对未来充满期待,相信美好的未来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相信改变的力量。

法则二 学习为上,经历次之

将精力转为学习,将人生赋予终身学习。

有经验是好事也是坏事,过于依赖经验会让我们待在舒适区里,丧失去探索未知的勇气,失去提升进步的机会。

法则三 付出为上,回报次之

所得易使人沉沦,付出使人成长。

每一次的付出,并不是为了得到回报。自己能够经一事长一智,获得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法则四 表现为上,赞誉次之

你无法控制他人的赞誉,但你能把握自己的表现。

眼睛向内、关注自己、聚焦成长,关注自己每一次的表现和进步,对于他人的赞誉一笑了之。

法则五 感恩为上,成功次之

学会主动感恩,而不是被动拥有。

感谢所有给予我们帮助的人,我们感恩的目的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法则六 乐趣为上,劳累次之

带着“取乐”的心态做事,其结果一定不差。

乐观积极的态度,可以让我们摆脱枯燥和疲乏,预期一个好的结果。

法则七 合作为上,地位次之

感谢并欢迎别人的贡献,而不是局限于个人得失。

这个说法和双赢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妙,把得失的观念转化为舍得之道,对于要求进步成长的人来讲尤其重要。

法则八 信心为上,安乐次之

在赢得小目标后,保持自信去迎接更大的挑战。

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真正的成长都是和痛苦相伴的,但是也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法则九 目标为上,金钱次之

你的眼光要放在目标上,金钱只是顺便的事。

关注目标的实现,可以让你目的明确并排除利益的干扰和诱惑,让我们成为一个专注的人。我们需要通过实现目标,来达成自己的愿望,整天谈钱不如谈谈自己的小目标。

法则十 问题为上,答案次之

真正的好问题,能使你一生都在思考、成长。

真正的好问题是提给自己的,而不是提给他人的,提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有目标,去思考进而获得成长。

一个简单的表格,一个完整的方案

在最后,作者提供了一个叫做成长聚焦器的工具,通过表格清单来管理自己。

法则只有变成习惯,才能实现真正内化,形成习惯的前提就是行动,只有行动才能改变!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